2012中国餐饮行业分析

2012-12-13来源 : 互联网

中国餐饮业已经步入行业洗牌期,必须交流新思想、探索新模式,迅速由传统的“粗放式、模糊式、经验式经营”向“精细化、规模化发展”。近年来,我国的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从长远来看,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餐饮业的增长率都比其它行业高出十个百分点以上,可以说我国正迎来一个餐饮业大发展的时期,市场潜力*大,前景非常广阔。

(一)结构调整进展较快

我国餐饮业和集团经营、网络营销、中心厨房、集中采取、统一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明显突现出新经济特点。例如:北京全聚德集团公司通过结构调整,现已发展成拥有 49 家成员企业的中式正餐大型跨国连锁企业集团。该集团公司近几年投资建立了配送中心,建立了日处理 8000 只鸭坯的生产线,从美国引进了日产 2 万张荷叶饼的生产线,对北京和外埠连锁店实行鸭坯、荷叶饼和甜面酱的统一配送,并建立了 23 个特色菜品的用料和工艺操作标准,**了产品质量,生意一直红红**,2001 年营业额达到 6.63 亿元,比上年增长 8.3%。浙江红泥餐饮集团在杭州已有 5 家餐饮店的基础上,又在上海建立了 2家面积万余平方米的大型酒店。该集团在杭、沪两地实行低价位经营,在社会上产生了有口皆碑的轰动效应,生意越做越*爆。其低价位来自于大批量的集中进货和统一加工,统一配送,减少了原料成本开支;产品集中或部分集中开发,节省了厨师劳务技术成本支出,加之统一的形象和广告宣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加快了现代餐饮店的发展步伐。

(二)假日餐饮,频掀热潮

春节、“五.一”、“十.一”三个“**周”期间,国内旅游、客房预订、餐饮消费一再掀起热潮,给餐饮企业带来****。据统计,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南京、西安、沈阳、深圳等 10 个大城市,“**周”期间的餐饮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平均增长 27.54%,其中武汉同比增长 40%。综合起来看,假日中式正餐消费呈现三个特点:

1、地域餐饮,呈现“三忙”

一是旅游景区忙。仅国庆节 7 天就接待旅游者6397 万人次,同比增长 6.97%。所有旅游景区的饭店、酒楼、餐馆都出现了极为*爆的场面。**旅游城市青岛的**餐饮企业,7 天营业收入 600.5 万元,同比增长 14.7%。青岛汇泉王朝大酒店餐饮部每天接待 2000 多人,7 天营业额突破**元,同比增长 30%。

二是商圈附近忙。人们在假日期间先是到商场购物,然后到饭店、餐馆尽享美味佳肴,所以各商业区餐饮店的就餐人员络绎不绝。上海商业区的饭店、餐馆,午、晚餐排队等座的顾客比比皆是,新凯福大酒店、新亚饭店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7.7%、35%。

三是居民社区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餐饮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的家庭餐桌。许多家庭节假日全家团圆时**自己下厨做饭,而到附近的饭店、餐馆举行家宴。特别是有老人、孩子的家庭,一般都到所居住的社区内的饭店、餐馆就餐,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城市,这一特点十分明显。

2、就餐形式,呈现“两热”

一是“婚庆宴”热。十.一期间的婚庆市场*为红*。在武汉,**宾馆千元一桌的**婚宴及“新”字号餐饮企业推出的每桌 500 元~800 元的中档婚宴(全部为中式正餐)相当*爆。南京状元楼酒店仅10月2日一天,就承办婚宴100 桌;南京中心大酒店,丁山香格里拉酒店,玄武饭店同日都承接了50桌以上的婚宴;南京金都饮服集团7天共承接婚宴家宴656 桌,同比增长 22.4%。

二是“团圆宴”热。比如中秋节这天,城市居民到饭店、餐馆叫“团圆饭”的特别多,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为突出。

3、餐饮类型,呈出“三*”

三大节日期间,中式正餐呈现“三*” 。

一是大众餐饮*。青岛餐饮企业以便民,利民为宗旨,坚持面向大众,服务大众的经营方针,积极推进餐饮市场的繁荣。该市春和楼饭店发挥老字号商誉,突出鲁菜特色,重点搞好大众宴席,营业额同比增长 13%。大连市的大众餐饮深受市民的欢迎,如墨石礁酒楼以海鲜、小炒为主,非常适合散客和家庭用餐,“十.一”期间营业收入 82万元,同比增长37%。

二是地方风味*。地方风味代表着一个地方菜肴的特色,尝尝地方风味是外出游客的一种心理要求,所以节日期间地方风味菜肴比较*爆。“津菜”近几年的知名度越来越大,所以有“南有杭帮菜,北有天津菜”之说,外地游客到天津品尝“津菜”的越来越多,红旗饭庄,鸿起顺等津菜名店, “十一”期间销售额达到 151 万元和 245.5 万元,同比增长 58%和 17.5%;天津狗不理大酒店的营业额也达到 81.8万元,创销售新高。

三是特色餐饮*。如大连市极具特色的餐饮业代表“天天渔港”,其海鲜特色深受外地游客和本市居民的欢迎,节日期间天天爆满。

(三)以节造市,以市促销

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美食节、厨师节连连不断,如广州国际美食节、吉菜美食节、津菜美食节、重庆美食文化节、鲁菜美食文化节等,其目的是以节造市,以市促销,弘扬中华美食文化,推动中国餐饮业的发展。在这诸多“节”中,*具代表性的是中国商业联合会和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饭店协会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美食节,以及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厨师节。这些美食节提供了丰富的烹饪技术交流活动,既有理论上的探索,又有实际操作的现场观摩,涌现出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名菜和八大新菜系展,又进行了不同菜系之间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了中式正餐的创新和交流,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地方菜系,异军突起

近年来,全国各地对挖掘、整理、发展地方新菜系的工作抓得很紧,研发、创新了许多极具特色的名菜肴,并利用各种美食节进行推介。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美食节上,就评出了新八大菜系展,即吉菜、秦菜、杭菜、沪菜、辽菜、晋菜、敦煌菜、宁波菜。另外,津菜、赣菜、湘菜、陇菜、贵州菜、重庆川菜和哈尔滨的哈阜菜等,都加大了开发,发展的力度。各地在举办各种美食节时,省、市领导亲自到会进行推介,吉林省省长洪虎亲自抓吉菜的开发和推广,一时成为美谈。正由于地方菜肴具有新、奇、特等特色,加之人们的饮食需求向常吃常新,追求时尚转变,所以对各地的创新菜特别青睐。尤其是旅游者,每到一地,必然要尝地方风味菜肴,应该说,这是地方菜系发展较快的重要原因。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