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忆:
广州酒家企业集团名誉董事长温祈福
今年60多岁的温祁福是老广州人,广州人吃的东西总是很有创意。他回忆说“小时候,在广州已经有夜宵吃了。”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国家经济生产逐步复苏,物资相对丰富,“在广州更是全天什么时候都可以吃东西,在晚上,别的城市店铺早就关门收市,但在广州依然灯*通明,可以吃夜宵。”
“稻草包”、“西施粉”、“番薯酒”、“黄狗毛酒”,你听说过这些名字吗?这些现在已经几乎没有踪影的名词,在上世纪60、70年代却是茶楼饭店上的“菜式”。
温祁福告诉记者,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一切物资都是限量供应,有白饭吃已经很不错。即使在广州酒家,也只能供应10到15公斤的猪肉、5公斤多一点的糖和食油。“但广州人的智慧是无限的,为了想出各种菜式,酒家的厨师有妙招:‘无糖,空中去糖;无油,以水代油;无粮食,瓜菜代。’温祁福回忆说:“当时有酒家甚至偷偷开车去韶关的莲山,拿咸狗肉、咸猪什。”
那时候去茶楼“喝茶”,能叫的不是干蒸烧卖,只有“稻草包”和“西施粉”。温祁福说,所谓“稻草包”,就是用禾秆在高压下用蒸汽汆,再打成浆糊,和上面粉做成。而名字很好听的“西施粉”,也只是用海草做原料制成。要喝酒,也只能喝“番薯酒”、“黄狗毛酒”。当时还有一种非常“矜贵”的“人造肉精”,叫小球藻,必须是患了水肿的病人才能吃,普通人还吃不上。当时,50公斤的番薯就可以换一台自行车,相当于2块*一公斤,而当时的工资,只有45块半一个月。
改革开放后,广州人成了“先富的人”。*包鼓起来的广州人,在吃的方面追求“吃得好”,就是吃得美味、吃得贵,不太讲究健康。“来只文昌鸡,要越肥越好。再来靓蟹、星斑!”这是当时人们上酒家吃饭的常见语。富起来的广州人,餐桌上追求“大鱼大肉”,“大件夹抵食”,要鸡鹅鸭,要龙虾、要星斑,但猪什、牛什同样“无拘”,总之要吃“好”的。温祁福回忆,当时的茶楼饭店虽然多以粤菜为主,但生意都很好。
进入新世纪,吃厌了大鱼大肉的广州人开始讲究起健康,要吃得清淡、新鲜,讲求营养均衡搭配。番薯、芋头、“黑五类”等五谷杂粮重新吃香。糕点要轻油轻糖,咸度也要一降再降。一些茶楼饭店甚至**了动物油。
*近十年,世界各地菜式争相涌进广州。温祁福说,世界几乎所有能说出名字的菜式都可以在广州找得到。国内各种菜系不在话下,国外的日韩料理、泰国菜、越南菜、意大利菜……甚至非洲美食都可以找到。
各种菜系在广州的发展,也导致广州人的口味也有所变化,比如比以前更喜欢吃辣。而一些粤菜餐馆,也相应作了改良。往往满满一桌菜里,总会夹杂着各种口味。超市里供应的西餐原材料、半成品,也似乎在迎合新广州人。
城论:
**美食家庄臣
**美食家庄臣:
广州餐饮已经达到了一种**
对于时下的广州饮食时尚,本报专栏作家、**美食家庄臣指出,现在广州的餐饮市场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美食无国界,不管是什么菜系,都得靠自家的特色来显示它的价值与存在,人们已经开始用综合的审美观来要求餐饮业,从口味、地域、、民族特色、厨艺及饮食文化等方面看,广州餐饮已经达到了一种**,就像宋代的豫菜、清代的扬州菜一样,这是基本的一种历史事实。
广州有*特的地理位置,古往今来均是一个与外界沟通*频繁的地域,接受外来信息既快又多,随着餐饮市场的成熟与规范化,已经成为理智性消费的温床,大众化以及平民化的美食不断推动广州餐饮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不过,大众化和平民化并没有高低档之分,而是广为人接受的东西。
广州人一向讲究“补与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外来饮食文化的包容性的增强,健康饮食的浪潮一波接一波,健康意识的理念已经是欲罢不能,这将为广州餐饮发展积聚后劲。
另外,广州的饮食文化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希望商家和**都能更加重视这方面的发展。“在某一个城市的小吃一条街,很旺,但是很多档口都是做外地名小吃麻辣烫,这就是饮食文化的发扬问题。广州也一样,地道的美食要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