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广东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论坛上,各路专家为古村落传承发展把脉建言

2014-06-19来源 : 互联网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向前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正逐渐加速和延伸发展,在高楼耸立的背后,一条条**厚重历史文化和原生态资源的古村落却举步维艰,渐渐隐去。如何才能让古村落重获新生?1月4日,由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花都区文广新局主办的2014年广东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在我区召开,共同探讨全省古村落的现状和保护发展工作。

广东省文联和民协有关**,****学者以及全省各地文联、民协代表近百人齐聚花都,对我区朗头村、茶塘村、三华村等古村落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在学术**上分别就古村落的建筑特征、文化意象、节日空间、文化精神、民间文化传承人等议题,开展了论述与研讨。省文联、民协**曹利祥、李丽娜、刘晓春,区**覃海深、张文兰等参加了**。

展现古村活态文明

**上,**学者普遍认为,古村落作为文化遗产,只看待为“物”而缺乏“文”,古村落就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壳,要进一步挖掘和研究古村的自身特色,深挖内涵,才能让文化遗产变成资产。在保护开发过程中,遵循真实性和完整性、少干预的原则,尽可能保留古旧建筑的原貌和风格。鼓励联合社会各界进行保护性开发,对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古村落,可暂时原状保留,以保持原生美感和生存能力。**学者在发表真知灼见的同时,也为花都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和意见。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民协副主席王元林建议,花都要在历史文化内涵方面多加挖掘,从血缘性历史入手,结合村史、地方史勾画各古村落的名姓著氏编年,提炼出民众的精神和古村落的灵魂;其次是挖掘古村落的历史地理布局、祠堂与居民建筑的特色,还可深挖古村落的民间故事、文艺工艺、神灵信仰等民俗文化,以及名人历史、教育制度、文化传统等历史遗产。

推动古村保护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我区十分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曾先后开展了多次文化遗产普查,发现文物线索近600处,其中古村落就有20多个,朗头村、茶塘村、藏书院村、三华村、高溪村田心庄、港头村6个古村落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为保护好我区的文化遗产,从2008年开始把文物维修费纳入财政预算,对部分古村落文物建筑进行了修缮和制定保护规划,同时更利用不少村里的祠堂古建筑,建成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阵地,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得到了较大的推进。

张文兰指出,要以本次**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使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要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多渠道解决古村落文化遗产的经费问题。同时还要加大保护力度,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审美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扶持和培训民间的乡土建筑维修队伍,保护、奖励古村落民间艺术人才,使“花都古村落”成为一张名副其实的文化名片。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