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社区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考

2014-06-26来源 : 互联网

[摘要]:加强社区民族工作,构建社区和谐民族关系,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下,城市民族工作全面展开,促进了城市社区民族关系的发展。但也存在着社区民族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工作方式有待改善,工作范畴有待扩展等问题。由此提出构建社区和谐民族关系的对策思考,即加强法制建设,依法调节社区民族关系;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社区民族工作程序;加强服务力度,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宣传教育,营造和谐社区氛围。
[关键词]:社区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历来是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和完善,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积极推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以人口流动为载体涌入城市社区。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给他们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他们也给社区民族关系带来冲击,使社区原本单一的民族关系趋于敏感和复杂,给社区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一、构建社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
加强社区民族工作,构建社区和谐民族关系,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构建社区和谐民族关系是落实我国民族政策的需要
促进民族关系和谐,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与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005年5月27日至28日,**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同志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次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确立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次把“和谐”同“平等、团结、互助”同时确立为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和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八字方针”。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民族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为处理新形势下的民族关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012年11月,***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1]
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区工作所体现的群众性、社会性、广泛性,是其它任何部门所无法替代的。全国95%以上的县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社区是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生产、生活、居住的主要空间,是协调民族关系的重要舞台。社区民族工作既有社区工作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民族性),既要管理诸如下岗再就业、社会*安、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外来人口等社区工作,又要管理民族事务。十六大提出“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社区少数民族居民的饮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得到尊重与否直接关系社区的文明祥和,与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密切相关,构建社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性由此即可窥见一斑。
构建社区和谐民族关系是适应新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民族关系中的不安定因素,往往出现在基层,给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正在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加速变革的关键发展转型期。在这一时期,利益格局逐步调整,群体关系分化整合,社会矛盾易发多发,社会处于高风险运行状态,民族关系也面临一定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民族之间交往增多,少数民族散杂居更加普遍[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所长郝时远研究员指出:“多民族的散杂居,是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现在才是刚刚开始。”未来族际交流、地区交流会更广泛、普遍和密切,语言、文化、信仰、就业、利益等方面都可能遇到新情况。调查发现,流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上海等沿海省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占58.2%。其中,广东是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增长*快的省份。2010年广东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250万人,其中流动人口近200万人,广州少数民族人口已增至63万多人,少数民族成份齐全,流动人口占90%,约57万人。如此庞大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促进民族之间交流、了解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民族关系的复杂性。
社区作为社会基本的细胞和城市各民族的共同归宿,是维系现代都市社会生活和居民家庭间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基层社区以社区资源为基础,运用社区管理的机制和手段对外来流动人口实施管理。构建社区和谐民族关系,既能堵塞外来人口管理中的许多漏洞,又能通过社区工作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切实提供服务和保障,促进流动人口参与所居住社区的服务和管理,从而增强其社区意识,培养其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快地适应、融入城市。
总之,构建社区和谐民族关系,不仅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而且有利于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二、构建社区和谐民族关系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下,城市民族工作全面展开,促进了城市民族关系的发展。城市民族关系良性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空间和社会总体氛围。近年来,广州市民族事务部门在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创建活动。如荔湾区制定了《荔湾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活动方案》,成立了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南源街道办事处的西焦社区和茶滘街道办事处的金兰社区为创建社区。力求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创建活动,努力打造社区民族工作的品牌和亮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
社区民族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完善社区民族工作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社区民族工作领导管理机制、长效管理机制,一直是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005年12月22日,国家民委党组书记、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在国家民委全体会议暨全国民委主任会议上指出: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对进一步完善民族工作机制研究不够是其中之一。主要是对推动地方各级党委**建立民族工作目标责任制研究不够;对建立健全民族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完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研究不够。以对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来说,长期以来,基本沿袭传统行政管理思路,采取“谁主管,谁负责;谁聘用,谁负责;谁容留,谁负责”的防范性管理,侧重*安管理和整*打击;依靠收费代替管理,缺乏服务意识;管理部门自行其是,难以形成合力。由于管理机制的相对滞后甚至是缺位,致使民族流动人口与汉族人口在就业机会、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生活水平、社会地位、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致使有的地区民族关系恶化,民族问题凸现。
社区民族工作方式有待改善
计划经济体制下,社区民族工作比较单薄,以执行上级行政命令为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建立带来了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加强,直接的经济利益、各自的民族习俗,使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口成为新的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起因。一些地区呈现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虽小,但分布却广、民族成份多的新情况,“上看不到,下管不了,中间成真空”,民族工作很难全面触及、深入。散杂居地区的工作能否从零散的、部门化的、低层次的工作方式,转化成为系统的、社会化的、高层次的工作方式?新世纪的散杂居民族工作,能否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去配置充足的资源,以开拓出全新的民族工作局面?对这些问题的肯定回答,表明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方式有待改善。
社区民族工作范畴有待扩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区民族工作的范围、要求和内容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社会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加,社区民族工作的范围扩大,对象增多,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利益共享和民族政策的落实纳入社区民族工作范畴之中已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逐渐增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各自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对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区工作定位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变,要求民族工作的内容比原来拓展。
三、构建社区和谐民族关系的对策思考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群众对党的民族政策体会越来越现实,对社区的归属感、依赖感越来越强,对社区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围绕少数民族的切身利益把社区民族工作做实、做细、做好,构建社区和谐民族关系。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调节社区民族关系
我国已经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法》为核心的民族法制体系,民族工作已初步纳入法制轨道,各民族群众中民族法制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培育。1993年8月《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颁布以来,开展城市民族工作有了法律依据。但是,民族法制建设整体上还不完善,“条例”也显得不太适应变化了的形势。有些城市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实际情况表明,城市社区工作部门处理民族关系事件是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作支持,加之靠经验办事,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行政协调几乎是惟一可以倚重的手段。所以,应该健全民族法制,依法调节城市社区民族关系。在民族法制建设上应当建立有地方性的法规,以便配合当地情况依法解决实际问题。
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社区民族工作程序
1.加强和改善对社区民族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提高对城市民族工作,特别是社区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城市民族工作部门的自身建设。建议从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切实落实到社区。
2.健全民族宗教管理机构,理顺民族宗教管理机制。目前,虽然各级**都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民族宗教工作,但到了镇、街道办事处一级,特别是社区并没有专人负责民族宗教工作。这方面建议可以借鉴武汉市、上海市的成功经验,成立区、街道、社区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充实成员单位,扩展职能范围,进一步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推动社区民族工作的全面发展。
3.建立处理社区民族关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是推行属地化管理,促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融入社区、融入广州。当发生涉及少数民族矛盾和纠纷后,由市、区民族宗教事务局指导,社区统战干部和志愿者具体处理,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任务,明确目标,明确职责,明确分工,要敢于负责,靠前指挥。三是建立预警机制,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发现问题,制定措施,果断处理。四是建立信息反馈网络,形成从社区到街道再到各市区的有机整体,做到只要发生与少数民族有关的纠纷就能及时反应,从而维护城市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4.大力培养和选拔社区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在协调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又是开展好城市民族工作的基础和动力所在。目前,社区民族干部非常缺乏,组织、统战、民族等工作部门之间,要经常沟通、经常联系,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真正纳入到组织及人事部门选拔干部的视野之中。
加强服务力度,构建公共服务体系
1.发挥少数民族团体作用。城市少数民族社团是联系**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助手,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大多散落于城区和郊区,处于“无**状态”,所以要把他们联络起来,联动起来,搭建团结互助的联谊平台。广州目前共有市、区两级少数民族团体14个。其中市级5个,包括民族进步协会、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回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联谊会、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区级9个,除萝岗、增城、从化外,其余各区均成立了区级少数民族团体。如荔湾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在积极协助区民宗局切实做好清真食品管理、外来少数民族权益维护及关注少数民族在我区务工生活等方面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议在组织上、政策上、资金上为民族团体实现自我发展提供方便和扶持,由**出资,聘请专门工作人员,加强民族团体工作班子,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民族工作的需要。民族团体要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在政策宣传、帮困济贫、加强沟通协调、处理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发挥少数民族社团的能动性,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丰富社区民族工作的内容。
2.创新社区民族工作方法。民族工作的落脚点和抓手在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也要纳入到和谐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中去。一是建议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创新工作载体,在社区服务中心,或工作站,或少数民族流动人员集散点,建立民族工作窗口、开通民族服务热线、设立民族工作联络点等实体化的民族工作站点,发展民族工作队伍,组建民族工作网络,广泛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优秀社区活动,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绩效和水平。二是建议建立城郊结合部社区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城郊结合部社区民族工作,拓展社区民族工作范围,实现社区民族工作网格化、实体化、全覆盖。这方面,可以借鉴上海市的经验。上海市民族宗教委从1997年起,将工作重心逐步下移到全市200多个社区、乡镇,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社区为载体,使社区民族工作成为上海城市民族工作的基础。2002年以来,先后制定下发了《上海市社区民族工作简则》、《关于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优秀社区活动的意见》、《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优秀社区评分表》,使上海社区民族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3.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实际问题。各级工作部门应积极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排忧解难,热情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社区要主动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如妥善安置社区少数民族下岗职工,适当提高社区少数民族低保对象的*低生活发放标准;积极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就业、权益保障、福利待遇、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做好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增设有利于方便少数民族生活的设施和机构,以增强民族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扩大宣传教育,营造和谐社区氛围
1.提高对社区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尽管社区民族工作意义深远,然而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对社区民族工作的重要性不以为然,无论从工作的规划上,措施的落实上,还是人员的配备上,大多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为此需要进一步在党员干部中强化教育,提高认识,加强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基本常识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培训,从而提高对社区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更多的干部及群众掌握民族知识,了解民族文化,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支撑民族工作,自觉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2.加大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宣传力度。通过开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在大力加强深入学习贯彻**和省、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广州市荔湾区统战部每年都举办统战干部、民族干部培训班,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多次组织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的理事外出参观学习,提高他们的民族工作意识和工作水平。建议培训教育进社区,一是对社区工作人员民族理论、民族知识、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文化的教育培训。二是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把维护民族团结自觉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行动之中。三是加强对社区内少数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宣传教育。以此提高他们的文化、技能水平和法制意识,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广州市的各项法律法规,避免各种违法行为和执法冲突的发生。

注释: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
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基层民族工作[EB/OL].http://www.tongxin.org/j-sys-news/page/2003
/619/1702_554.Shtm.l

参考文献:
[1]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M]•北京:**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一九二一年七月———二OO五年五月)[Z]•北京
**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周竞红•城市民族关系的结构变化与调整[J]•**民族大学学报,2001(6)•
[4]孙懿•论****市场经济对城市和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J]•满族研究,2002(2)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