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白叟义务行医60余载 捐钱40万元积德修桥补路

2014-07-15来源 : 互联网

  焦点提醒
  72年前,时年22岁的虞元顺以通信兵的身份加入了抗战,长沙会战、衢州会战留下了他浴血奋战的身影。
  数年后,他弃武从医,回到老家上饶玉山做起了“郎中”,悬壶济世,并在本地小有名气。
  积攒下的那点*,虞元顺几乎都用来做公益。据村干部统计,60多年来,白叟为村里修桥补路累计捐*达40万元。而他至今仍住在破旧的瓦房里,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电。
  近日,记者来到玉山县,走近这位乐善好施的白叟。
  2014年清明节时代,余弓足一行人从湖南衡阳奔走风尘来到了玉山县六都乡华山村。
  车子在一条煤渣路岔道口停了下来,为抄近路,几人步行约一公里,来到了村尾一个小山坳下的瓦房门口。见到虞元顺白叟,余弓足不断地址头称谢。
  虞元顺白叟恰是余弓足的命救恩人。
  2012年春节,余弓足被诊断出胸腔积水,“那时我的肺部全被覆没,连肺叶都看不到,做了两次抽液后,一向高烧不退。”转入湖南省肿瘤病院颠末两次化疗事后,余弓足一度瘦到了78斤,因为吃不用,便分开了病院。
  2012年年末,抱着*后一线但愿,余弓足找到了虞元顺。虞元顺从戎时曾学过医术,现在在四周村庄小有名气。
  两个月后,余弓足的烧古迹般退了,脸上也垂垂有了赤色。
  “半年中,白叟只收了4000元***,和入院**天花的*差不多。”余弓足的丈夫算过,老婆这场病在病院花了近5万元。
  虞元顺对*看得很淡,“我看病不为**,他们远道而来,必定是患了大病,花去了很多*。我开的药方,都是些**材,我只收成本价。”
  跟着余弓足等患者的口口相传,上门来寻医问药的人川流不息。
  而虞元顺的医术在本地早就小有名气,村里人有个小病小灾的,城市找白叟瞅瞅。
  虞元顺的收费很低,往往只收点成成本,若碰到小病或者家庭经济坚苦的患者,爽性就不收*。
  虞元顺是以被人们称为“神医”,但他更喜好本身的另一个称号——“老兵”。
  **战争中的“风语兵士”
  1936年,**战争的前一年,年仅16岁的虞元顺将整个家庭的重担背负在了身上,父亲的过世让作为四兄弟中年老的他无从选择。
  远房亲戚徐师长教师教他学会无线电手艺后,介绍他去加入**军队,当上了一名通信兵。
  “我刚到军队,就赶上了闻名的长沙会战,接下来又是衢州会战等重大战争。”说起这段履历时,虞元顺的眼里始终浮现着一层笑意,一双粗拙的手也随之挥舞起来。
  令白叟高傲的是,没过多久他就晋升为军直属通信营的一个排长,属下有20多小我、五台发报机。
  像片子《听风者》所描述的世界一样,那时的通信兵军队,被后人称为“风语兵士”。
  很快,虞元顺赶上了他的另一个师傅,并从他身上学到了一身精湛的医术。
  1945年,抗战胜利后,虞元顺被调至上饶《风气报馆》做抄报员。“那时的抄报员可是手艺活,要听得懂电码。”老兵成为了报馆手艺主干,拿着双倍工资。
  虞元顺看着同事拖家带口,就把多余的工资(那时辰是粮食)分给大伙儿。
  1945年末,虞元顺辞工回到了玉山老家,过起了悬壶济世的日子。
  捐*40万元的贫民
  历经炮火的家乡,满目疮痍。
  “那时乡亲们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糊口,不仅面黄肌瘦,还体弱多病。”虞元顺回忆这段过往时,脸色严厉,“后来我就去山上采药,用石头捣碎成粉末分给乡亲们服下,十里八乡的人知道我有这本领,也来找我治病。”
  即即是已经90多岁了,白叟行医向善之心仍没有改变。
  隔邻前洲村的占斯理说:“白叟出格好,几年前,我因为腿疾不便利就医,托人找到白叟,没有想到90多岁的虞元顺第二天就来我家了。”惟一令他耿耿于怀的就是,“白叟有个小病不收*的原则。”
  虞元顺的原则,家里人都看在眼里,“1993年,有一个山东人王师长教师,服药之后病好了,特意开车千里迢迢来找虞元顺,就为了送4000元*感激费。白叟果断不愿收,但对方硬是丢下*就走了。”
  后来,白叟把*全数交到了华山村村支书占周军手上,提出用于修路。
  对于白叟捐*的善举,占周军有些习觉得常,“白叟动辄就捐个5000、1万元用来修桥补路什么的”。
  但每次到白叟家时,他都难以释怀,一间客堂、一间厨房外加两间土墙搭起的房间,便承载了白叟几十年的糊口,房子还在村子的*后一排,靠着山,阴晦潮湿。
  “若是不是亲目睹到,我都不敢相信他过得这么苦。”占周军说,以至于后来乡镇带领都给白叟做工作——“当局帮你修房子,不要*!”白叟却说:“仍是把*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占周军统计过,60多年来,白叟为村里修桥补路累计捐*达40万元。而对于这笔数字的前因后果,虞元顺尽力想了好久,仍是摇着头对记者说,“记不清了。”
  “爷爷存不住*,他和奶奶常年茹素,省下来的*,除了采办药材,剩下的都捐出去了。”而立之年的孙子虞礼凡前不久从杭州回到了老家,他时常看着后山发呆,纪念起儿时和爷爷上山采药的日子,“那时固然日子过得苦,爷爷却有讲不完的故事。”
  “爱财如命”的爷爷
  2000年后,华山村村里的路通了。“当初我念中学,天天都要4点钟爬起来赶十多里山路,此刻小孩可以直接坐三轮车上学了。”住在白叟家四周的郑礼骏较着感触感染到了通路的益处。
  村民虞尚龙告诉记者,村里没通路之前,山路泥泞难行,骑自行车城市溅一身泥,“此刻好了,外面的车子都愿意来我们村载客了”。
  采访中,村里人对修好的马路赞不停口,但对于虞元顺的支出却知之甚少。
  记者注重到,此刻的华山村固然地形复杂,但水泥路根基上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村民多建起了3层小洋房。但鲜有人注重到,虞元顺白叟还一向住在仅一层的瓦房里,并且处在山坳深处,并没有通路。每次回家时,虞元顺都要从门前的小山坳沿着阶梯趴下。
  有人劝白叟,*不如留给儿孙,至少能减轻后代的承担。但白叟感觉,“儿孙自有儿孙福,留*给他们就是害他们”。
  事实上,白叟每年能积攒的*并不多,他没有主业,除客岁轻时替身写文书、抄表的收入,此刻仅靠老婆每月2000元的教师退休工资过活。对于此中的苦,虞元顺只字未提。
  “他们本身吃惯了苦,却又看不得别人吃苦。”虞礼凡说,固然小时辰埋怨过爷爷不给一分零花*,但此刻看来,爷爷更像是家中的根,“根在,大树才能枝繁叶茂”。
  现在,白叟的家庭已经有了50多口人,3个儿子都在杭州做小生意,安身立命;3个女儿嫁在当地,现在也当上了奶奶。
  在白叟这间不到70平方米的瓦房里,除了有布满尘埃的感激锦旗外,土墙上的全家福也非分特别显眼,上面密密麻麻地挤着五十来号人,四世同堂,家人安康,是白叟*畅怀的工作。
  对峙走积德之路的白叟
  “2013年5月,得知雅安地动后,爷爷又把本身和奶奶筹办的百年后用来买棺材的*都捐了出去,总计2.02万元。”为此,虞礼凡和爷爷争执了起来,*终仍是妥协了。
  2011年11月,上饶体彩分中间工作人员**次来到华山村为虞元顺颁布爱心奖。一起头白叟不愿接管奖金,后来颠末村支书的挽劝,才勉强赞成。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呈现了,白叟接过奖励后,又从怀里拿出一沓*来,连同方才收到的1万元奖金,一并交给了村支书:“这是我本身的4000元,再把大南镇至华山村的路修一修吧。”
  不外,令虞礼凡难以忍受的是,也有人说爷爷的凉快话。“你爷爷真傻,这么大年数了,还来出这些风头。”这种说法在玉山县开展“常人善举,打动你我 ”2013年度人物评选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对于这些,虞元顺并没有在意:“积德积善是天职。”
  “常人善举”评选揭晓后,虞元顺成功被选了,但他没去领奖。
  采访时,虞元顺的老婆时常凝睇着丈夫。她说,此刻年数大了,白叟也没有那么多精神给更多的人看病了,但积德的路,他依然会走下去。(文/图 新法制报记者 刘宇琦)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