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理财良莠不齐 别被高收益蒙蔽

2014-07-28来源 : 互联网

第三方理财产品销售乱象一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近日,一则&l*******迪集团资金链断裂、总裁陈若彬携款潜逃&r*******息再次将第三方理财产品的销售乱象问题推向风口浪尖。本期商报理财微问答将就如何树立防范意识甄别第三方理财来展开。

第三方理财机构表现良莠不齐

投资者问:*近经常有人上门发放第三方理财的宣传单,投资门类有保险、P2P等,收益普遍在18%以上,购买门槛又很低,且销售人员*******,看起来很诱人,不知道这里面可能存在哪些“**管理”陷阱?

中信银行重庆分行理财师谭建霞:第三方理财本来是指那些*立的中介理财机构,一般不代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通过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

不过,如今市场上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多以“理财顾问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或者是“**管理中心”的名义运作,既可提供咨询也可代客理财。由于发展迅猛,这种在欧美发展了多年的理财模式在国内却良莠不齐。

有些从业人员吸引消费者把低风险的存款取出、把保险退保,转投“收益诱人”的第三方理财产品,并且在销售中往往一味强调收益,隐瞒风险。不少第三方理财产品甚至未经登记和风险评估,仅靠夸大投资回报率来吸引投资者。这些公司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后,将让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

高额收益对投资者也意味高风险

投资者问:我伯父是退休工人,在步行街闲逛时接到了这种机构发的传单,宣称年化收益率则可达到12.68%。伯父一下动了心,购买了10万元的产品,后来,他家儿子看到合同对借款、收益等都写得非常清楚,但**没有提到是否**本金,感觉不对劲就和他一起去把本金退了。个人觉得这些第三方理财机构鱼龙混杂,不知道他们的产品能不能碰?

中国银行沙坪坝支行**经理杨波:一些第三方理财产品在销售中一味强调收益,隐瞒风险,出现资金链断裂后,让不少消费者遭受了重大损失,吃到了苦头。这些公司的所谓“理财新产品”,资金到底投向了哪里?风险怎样?收益如何?连他们自己的理财经理都不知道。有的为了达成销售额,甚至刻意对一些资质欠佳的**方和**项目进行包装,投资者很难全面的了解自己的资金流向和项目风险。

就拿P2P来说,这些号称第三方理财公司的咨询机构平均卖出一单就会分割10%左右的收益给投资者和销售人员,而公司则会向借款人总共收取20%~40%的利息,是反馈投资者的2~3倍。如此高昂的借款利息对于做实体经济的借款人来说很容易出现逾期或者恶意欠款,对于投资人来说风险也很大。

协议上是否有银行章

投资者问:近来,网上曝出一家人寿保险公司在职或离职营销员涉销售帕拉迪第三方理财产品,帕拉迪总裁后来潜逃,投资者2000万元打水漂的消息让人深感不安。作为普通投资者对在售的各类理财产品感到迷茫。

中信银行重庆分行理财师谭建霞: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在日益复杂的理财产品面前,千万不要被***蒙蔽。购买理财产品时*先要辨别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风险级别、投资类型,*关键的是要看清购买申请书、协议或合同上,是否有银行的业务章。若银行加盖公章,说明是银行行为,其产品一定有严格的内部审批程序和风险控制。如果是理财经理的私售行为,一般不会加盖银行的公章。另外,银行理财产品相对透明,特别是对产品期限、退出机制、收益分配方式等都有详细说明。此外,还可以考察销售人员的资质和相关从业证书。

标签: 行业资讯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