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0日,中山市在市委党校礼堂召开开展全民修身行动动员大会。南都记者吴进摄小朋友们在全民修身行动宣传展板前签名。图片来自中山网
讲述人:中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彭晓新
档案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人们的口袋鼓起来之后,为了让老百姓的脑袋“富起来”,中山市从2011年9月起在全国**开展全民修身行动,将它作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3年多来,无论是通过教育引导、**宣传、文化熏陶,还是实践养成、制度**等措施,全民修身已经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并逐渐内化为这座城市的共同行为守则。
讲述
四个月大讨论提出全民修身
全国*创的全民修身行动是如何提出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彭晓新见证了整个过程,据他回忆,2011年初的一次会见为如今中山开展得如*如荼的全民修身打下了*初的理论基础。2011年初,市委书记薛晓峰率中山党政代表团赴***拜访,会见期间薛晓峰**汇报了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理方面情况。在整个汇报快结束时,一位*****抛出了一个问题:中山是*批全国文明城市,在许多社会领域都有着先试先行的经验,能否在公民道德领域的建设方面也闯出一条新路来?
这个问题在中山市的**们心中激起层层波澜,并坚定回应要再勇当一次摸着石头过河的探路人。北京归来后,中山随即着手公民道德领域的建设探索问题,但几次会议下来,各部门都始终未能跳出所管辖的小圈子,形成适用全市的方案。就在即将陷入困顿之时,薛晓峰提出要探索公民道德领域的建设,就不能走旧路,探索*终是要形成全民共建共享幸福和美家园,开展一场构建现代的公民道德的大行动。
随后,市委宣传部组织大批社科类**学者,对现代公民道德内容进行了4个多月的大讨论,讨论的范围涉及了文化、道德、教育、体育乃至民风民俗方方面面。在各**学者提交的材料中,有细致到了如何规范市民打招呼的手势、传统餐桌碗筷摆放的规矩等。但**学者们很快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公民道德领域的探索更应注重培养和引导,而非是一套套日常行为规范,一个个硬生生的条文只会引来抵触。
*终,**学者达成共识,形成了中山*创的“全民修身行动”,并为其配套了城市精神光大行动、优良品德倡导行动、公共文明实践行动、市民素能提升行动、新老中山人融合行动、**干部尚德行动等十大行动。
修身学堂也有线下和线上
2011年9月20日,中山市正式启动“全民修身行动”。不过,彭晓新说,“全民修身行动”初稿形成时,**和**们都对内容保持着高度的谨慎态度。“全民修身行动”内容几易其稿,大改不下十次,小修更是多达百次。直至启动近半年后,通过听取群众的反馈,中山才坚定了“全民修身行动”5年计划的实施。据悉,当时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98%的中山市民认为修身行动感染了自己,95%表示愿意加入到修身行动中。
通过3年多的实践,通过教育引导、**宣传、文化熏陶等方式,全民修身已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作为全民修身的一个响亮品牌,修身学堂已经遍布中山各处。据悉,全市目前共有1100多间,涵盖机关、村居、企业、学校、新中山人和服务业六大类。这些学堂大多数是依托书院、祠堂等特色基层文化阵地建立起来的,听课的是市民,讲课的大多也是市民。
在修身学堂的讲坛上,曾经走上过很多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的人,他们讲自己的故事,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的方式,引导更多的人自我提升自我修养。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的修身学堂共开展活动超过8000场次,参与人数达到近200万人次。随着修身学堂越办越好,“网络修身学堂”也于今年1月份开通,旨在打造“指尖上的修身”。现在通过网络,全市260万名网民可以随时浏览、收听身边好人的故事。
行孝从给父母端茶倒水做起
如今,无论是在学校、医院,还是在小区、街头,都有根据不同特点而制定的修身行动。作为全市修身学堂示范点,杨仙逸小学体育路学校一直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魅力德育”。该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感恩、孝道等自然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灵。
在该校,每名学生都有一本“感恩作业本”,这是学生每天必做的家庭作业,如从给父母端杯茶、递拖鞋、捶捶背、盛碗饭做起,学会感恩。学校还将每年的12月定为感恩月,在这个月份里和孩子们一起过感恩节。而在学校的教室里,每个角落都有一个名字,如表扬角、环保角、读书角、孝顺对联、孝顺典故墙、孝顺班歌等。在各年级的孝顺墙上,展示着各班孝顺好孩子,以照片记录着他们在家孝顺长辈的行为。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日行一孝”活动,设计“日行一孝”表格,让学生自己记录自己做的孝顺事情。比如孝顺父母从倒一杯茶开始,孝顺老师从认真听一节课开始,也可以借一次文具给同学培养自己的“孝心”……“现在我感觉女儿越来越孝顺了。”该校六年级的一位家长坦言,孩子在家里会经常帮妈妈洗衣服、拖地、铺床、收拾碗筷,有时看到妈妈辛苦了,会主动帮捶捶背,揉揉肩。
不断壮大的“中山好人”方阵
今年6月17日,小榄镇一名骑摩托车的男子途经新市社区门口,不慎将口袋中的数十张百元大钞掉落在地。目睹钞票飘落,身穿红色上衣的女子冯欢娣将现场“保护”起来,直至失主折返将散落在地的钞票拾回,“红衣姐”冯欢娣则悄悄离开现场。在中山市文明办、小榄镇政府联合召开好人好事分享会上,冯欢娣坦言:“只是举手之劳,没想到会那么受关注”。
在更早前的4月18日,坦洲镇凤翔街一两岁男童被卡在二楼窗外的防盗网中,危急时刻,餐馆服务员余修凯在多名街坊的帮助下,攀梯将男童托住近10分钟,直至其被成功救出。随后短短几天,“托举哥”余修凯成了“名人”。对于自己当时的举动,余修凯说一切都是出于本能的反应,“只是想把小孩救下来。”
“红衣姐”、“托举哥”、“油条哥”……这是中山近一段时间以来红*一时的名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中山好人”。他们有的是清洁工,有的是餐馆服务员,还有是卖油条的个体老板,普通的协管员……他们都是普通人,但都做了一些不普通的事,他们伸手救助遇到困难的人,他们面对危险时刻挺身而出。
据悉,自全民修身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类道德模范不断涌现,“中山好人方阵”不断壮大,共评出了“中山好人”166人,其中3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广东好人榜”。在2013年“广东十大*美街坊”评选中,中山占了两席。
如今,修身行动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斑马线前,车辆会礼让行人,300多位司机因此获得交警部门的奖励。在随意一家餐厅,打包食物都已经成为很多顾客的习惯。在健康花城小区,一张精心制作的“邻里联系卡”,把邻居的姓名电话写上,方便大家互相认识,从而编织起邻里间互帮互助、自我服务的人际网络。在卫生系统,开展有“大医精诚齐修身”主题活动,*创了全国“无医闹”城市,去年全市重大医疗纠纷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2%。
述评
全民修身做法向全省辐射
随着全民修身行动的不断深化,中山在公民道德领域建设也得到了中央及省里的认可和肯定。2012年9月,时任***部长刘云山作出重要批示:“要注意总结各地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像中山市开展的全民修身行动,立足市民自我教育、自我提升,采取群众易于认知接受的方式和理念,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具体事情抓起,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2013年7月底,广东省委宣传部又在中山召开现场会,并下发《关于在全省学习推广中山全民修身行动经验的通知》,并且召开全省学习推广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经验现场会。会议指出,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是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为全省创造了新鲜经验。在《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推广中山全民修身行动的有效做法,中山全民修身的做法正在向全省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