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南华西街社区,“健康小屋”的工作人员为社区老人讲解卫生**知识。实习生蓝冰珣南都记者钟锐钧摄
南都讯记者罗苑尹通讯员穗实宣 今年,广州市***要求全市4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与居民签约并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南都记者昨日获悉,海珠区目前已完成这一指标,但部分试点机构提出,信息系统的建设落后、全科医生紧缺、社区医院与**医院的药物品种难以对接,或将成为制约“家庭医生”在广州铺开的关键问题。
[走访]
“不能一味强调签约率”
作为全市*早开设“家庭医生”试点,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早在去年5月就开始探索。该中心副主任何素晖表示,“家庭医生”的概念从英国引入,区别于**医院以*病为主,社区医院提供的“家庭医生”服务的**是给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从饮食、运动、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甚至下一步转院、挂号等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虽然有签约的仪式,但居民可以自主选择医生。但相对稳定的家庭医生,可以提供长期的跟踪、有针对性的指导,以预防为主。”
今年广州市“**”期间,广州市***党委书记唐小平曾表示,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广州市卫生系统近年来的**工作之一。通过社区卫生中心的全科医生团队与居民签订服务契约,能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引导居民有序就诊。
“不能一味地强调签约率,所以我们要求家庭医生,*短就诊时间要在8分钟以上,还有在尝试设计质量评估体系等,结合居民的认可度等指标,来考量医生的绩效。在社区医院,医患关系要比**医院和谐很多。”何素晖说。
[背景]
已与7000多位居民签约
海珠区目前已在全市**成立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指导中心,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培训、科研指导、督导考核等工作。在“家庭医生”服务方面,目前已建成沙园街、滨江街等9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试点机构,已与7000多位居民签订服务契约并提供服务。目前海珠区***已制定方案,建立了4个医联体,将有数万名居民受惠。
海珠区***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家庭医生”的**服务人群有四类,包括65岁以上的老年人、0—3岁的儿童、孕产妇以及慢性病患者,平均每个团队每天约能服务300—500户居民。“如果有大病的居民,需要从社区医院转移到**医院,我们建立的医联体,可以提供绿色通道对接好。”
瓶颈
1
缺“医”
全科医生紧缺
“现在如果还能招到全科医生,就像捡到‘宝’,但这些‘宝’现在基本上都捡不到。”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何素晖表示,由于现在医生不能再通过短期的转岗培训转为全科医生,应届毕业生需要完成三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才能回到社区医院上岗,社区医院需要等待三年。“随着公共卫生服务包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严格,全科医生的工作量更大,再过几年,全科医生紧缺会很麻烦。”
另一方面,何素晖认为,社区医院的信息系统无法打通,客观上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她举例,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就有三套信息系统,包括门诊医生工作站、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系统,单单在该中心内部,已经无法做到信息互通,而杭州、上海、北京等城市,社区医院的信息对接已经相当完善。“曾经有一个病人在我们中心复诊完,刚走出中心,就接到同一个全科医生团队的另一位医生的电话,约他来复诊。”
2
少“药”
街坊抱怨社区医院“药少”
“我经常吃的降糖药,社区医院都没有,但大医院要排队,药费也比较贵。”家住南华西街的陈婆婆,今年79岁,南华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离她家只有5分钟的路程,但她宁愿跑到约1公里外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复诊。昨日在南华西街的“健康小屋”,陈婆婆反映的问题,也是不少街坊遇到的问题。
海珠区***相关人士表示,实际上,社区医院的药物品种已经大幅增加。但由于社区医院的基本医药目录药品(以下简称“基药”)的用药比例达到100%,**医院则可以选择大量基本医药目录以外的药品,比如进口药品,因此部分慢性病人到社区医院复诊时,不能接受同类功效的基药。
“进口药的优势在于,疗效比较稳定,服用的次数和数量一般较少,基药往往做不到。”因此,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何素晖认为,即使社区医院报销比例比较高,但在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由于药物品种难以对接,慢性病人往往还是选择到**医院复诊。
[知多D]
所谓“医联体”,指的是把某个区域内的1家**大医院、数家二级医院和若干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镇卫生院捆绑,在医联体内可以实现患者的社区首诊、双向转诊,专家、技术、信息、床位、检查设备、药品目录等资源互通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