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的“吉普赛”之种檀人(下)“种檀就像一场马拉松”

2014-08-21来源 : 互联网

麦姐和儿子曾志成夫妇。“种檀队”的队长吴志坤。养檀香鸡的广西老伯吴奇忠。陈文超(右一)、杨光玉夫妻和杨少芬、张方加。

引子:今天,我们推出佛山的“吉普赛”之种檀人(下篇),继续为您讲述高明深山中种植檀香者的故事。选择深山,大多因生活所迫。他们的人生或执着,或悲情,或无奈……人与树数十载的纠缠,交织成了他们人生旅途中的一道别样风景。

深山,檀香花开花谢,一年又一年。亲手栽下的幼苗,如今长成碗口粗,6年光阴过去了,还有14年的栽培岁月,檀香才能成材上市,工作才算结束。20年,对于这群深山种檀人来说,山中世事变迁,山外也已沧海桑田。

仍旧留在深山中的种檀人,像已经做了“两重”父亲的吴志坤,他这样说,山中种檀就像一场马拉松,有的人因生活离去,有的人因生活继续,“我能坚持下来,或许更多的是无奈。”

向深山讨生活,是这群种檀人继续过“世外桃源”生活的理由。在这种无奈的理由下,人与树一起成长的多面人生,是神秘的,鲜为人知的。

有的人因生活离去,有的人因生活继续。我能坚持下来,或许更多的是无奈。

———吴志坤

麦姐

舍弃洋房,山中生活18年

在高明瑶村深山的这群种檀人中,麦姐是格外显眼的一位女性,这不仅是因为她在深山呆得*久,还因为年近60岁的她,仍在管理着3000亩10万多株檀香。

年轻的麦姐是当时农场的一枝花,当初山里的林场(果园)撤走,麦姐不肯离去。新来的檀香种植**又三番两次地留她。这一干,又是6个年头。

她总是戴着棒球帽,背一个布挂包,身材高挑,像个棒球运动员。在山间行走,她健步如飞,带着新来的种檀人认山头,年近六旬的她永远**个爬到山顶,还不喘气。

与深山、大树结缘18年,麦姐的世界就是如今的19个檀香树种植山头。她不关心时事,不关心柯震东是否吸毒。她的生活,就是如何让树健康成长。

她从一名原林场工人,自学成才,成为种植檀香的管理者。本该是退休的年龄,儿子在佛山市区买了洋房给她,麦姐住不惯,非得回到深山。她说,那里才安静。对于外面的世界,麦姐摇摇头,“离我太远啦。”

儿子曾志成看到母亲一年一年老去,始终不放心。他和妻子商量,干脆辞掉工作,也到深山中种檀。如今,他们一家三口把打工瓦房宿舍当成了家。过年贴上对联,屋前屋后种上蔬菜瓜果,养上小猫小狗。

是对深山的依恋,还是只能依恋深山,麦姐自己也说不清楚。这位和蔼的老人,像一头老耕牛,只顾埋头拖着耕犁继续走。“这就是我的生活啊。”对于自己的选择,孝顺的儿子力挺母亲,说服年轻的妻子来到深山,接过母亲的接力棒。

有一次台风过后,走在檀香林间,看着一棵棵树苗在开花结果,麦姐停下脚步。“自己与树结缘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风雨过后,生活依旧。”她****。

黄朝会

“农家人知足就好”

沿着山路,南都记者随种檀人黄朝会回到深山中的家,妻子罗美色不在,他拿起手机给她打电话,先是没信号,后来无人接听。“不知道到山里哪个地方摘茶去了。”来山里种檀,黄朝会比吴志坤晚来一年。

谈话间,瓦房的墙角下一只黑色的小老鼠从眼前跳过,钻进床底。见状,黄朝会呵呵一笑:“没事,没事,这是小老鼠。刚过来时,蛇都有。”

2008年,**次外出家乡打工的黄朝会带着妻子,背着一床棉被,在广东一家伐木场工作。之后黄朝会夫妻二人来到山里种檀。寒假暑假,他的儿子会过来和他们一起住。

黄朝会说,“种檀人”不只是种檀香树,还有养鸡和羊,各自分工,不过大部分事情一起做,比如摘茶。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农家人能有什么追求,知足就好嘛。”

在他住的破旧瓦房里,抬头看得见天,下雨漏水要拿盘子盛水。“反正我们出来打工,也不那么讲究。有的三家住在一个地方,洗澡都在水井里提水洗。”他对比下以前,之前在伐木场,路都是自己挖的,也没有什么工地,住的地方就是一个蛇皮纸棚子。

在黄朝会呵呵一笑中,浅浅的八字须绽开,布满血丝的眼睛似乎写满知足二字。

吴志坤

“等檀香成材,我也老了,家在何处?”

同样在深山呆了4年的吴志坤,他则还要继续在深山劳作下去。1984年出生的他和老婆从广西柳州来到佛山,成了“种檀队”的队长,在麦姐指导下,带领新人上山种檀。

8月16日上午,吴志坤带着工友们在育苗棚补苗,前一晚刮风下雨,培育的幼苗受损,他们漏夜带领工友一起补上。第二天太阳很晒,下午他们要用刀把树棚上的草割下来。

每天早上6点,他就上山。刚来时,吴志坤不知道蟒蛇喜欢在檀香树上盘缠,**次见到,吓得半死,半夜都睡不着。

每天,他和其他人穿梭在山林里,检查哪颗树**了,他们便将周围的枝剪掉,使檀香树长得更高。一个山头走上一圈,要近40分钟。这就是他四年来种檀生活的缩影。

在一幢20来平方米的小屋子,吴志坤装上空调和电视。去年父亲特地从老家过来带小孩,今年初,老人不愿再来。他的妻子吴艳琼说:“老人家还是不习惯在外面漂的生活。”

有时候种檀停下来,吴志坤夫妇也想过回家,但是没办法,小孩子要在佛山读书。刚来种檀香时,小孩才2多岁,4岁多带来佛山上幼儿园,如今孩子6岁多。

“生活就是一场无奈的变化嘛。”吴志坤打趣地说,他19岁离开家乡到广东打工,认识妻子,结婚生子,如今留再深山,不觉人已到中年。

“等这批檀香成材,我也老了。家在何处呢?”他抽上一根烟,停顿了一会“可能这里就是家了。”

吴奇忠

深山养鸡4载

只为山外那个家

在檀香树下养鸡养羊,这是檀香种植产业链上的一环。来自广西桂林荔浦的60岁的吴奇忠老人,是整个檀香基地养鸡和养羊的负责人。与麦姐不同的是,他留在深山,是为了守住山外那一个家。

吴奇忠早年从事批发大豆和蘑菇生意。天性开朗和口才奇好的他,38岁那年,艳福不浅,与一位18岁的少女结婚。之后,他生意惨败,一夜之间,一无所有。

4年前女儿上大学,“学费贵,我不出来工作,女儿怎么办?”不想妻子担当太多,吴奇忠来到佛山找工。来来去去,年纪这么大,不懂技术没有文凭,没人要他。

得到种檀树下养鸡工作,吴奇忠格外珍惜。每天天一亮,他就起床,把鸡放养在檀香林间,早上下午喂养两次,用的是精选大米,拌的是檀香粉。一批鸡,几百只,4年来,养的鸡一只只被人以百元高价买走,但他从来没舍得吃一块鸡肉。

背井离乡4年,因车票贵,他很想回家,但舍不得。在深山守住三间破旧的瓦房宿舍,“只想女儿早点大学毕业,我就解放啦。”

今年早些时候,比他*****的妻子终于从深圳来看他,这一次,他终于*次离开深山,去了高明市区一趟。“买了柚子,买了鸭肉,还是舍不得吃自己养的鸡,太贵了,吃不起。”

看到丈夫当初黑发出来,如今已白发满头。妻子告诉他,女儿四年大学毕业,如今已经找到工作,夫妻俩不用再分隔两地了。

吴奇忠深吸一口气,他摘下草帽,抹去额头的汗珠。“不干了,年底就回去,心很近,家太远。”

陈文超

“一年回家一次就可以了”

在一个多月前,陈文超和妻子杨光玉二人来到高明,在选择种檀之前,他们在其他农场工作过,“选择来深山种檀,希望生活过得更好点。”夫妻两人想法很淳朴。

来到广东打工有四年之久,夫妻二人从云南出来之后,一直在高明漂泊。做过山工,种过桉树,进过工厂,两人像游牧民族一样。

带着期盼,他们走进深山。

每天早上5点,夫妻二人起来,早餐都没吃,就到山里做事,中午才回来吃午餐。陈文超说,对山里的檀香林还不是十分熟悉。山里有很多小路,有时候夫妻两人走着走着,救迷路了。

他和妻子住在山头的小土砖屋里,低矮的屋子只有一层,屋顶铺着石棉瓦,原本白色粉刷的外墙,如今墙角已经发黄,墙壁上坑坑洼洼,有的地方,粉刷物的外壳向外突起,断裂开来,梁上的电线**,缠绕在一起,木质窗户上的玻璃被打碎了几块,用包装纸壳堵着。

老家在云南,小孩在家乡。夫妻两个说起回家的话题,话语低沉,挥挥手,“一年回家一次就可以了。”

可是说到期盼,种檀人的工资其实并不高,80元到100元**,还得自己掏*买菜做饭。但对于这些收入,夫妻两人觉得已经满足了。

摄影:南都记者郭继江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曾群善实习生刘颂辉

标签: 佛山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