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开”的木头,寻觅初心

2014-08-24来源 : 互联网

作品:《初开》

木头是艺术家海弟思考世界的媒介,木的质地、木上面的棱角、木雕的摆放,都可以折射出他对世界的观察。*近,海弟的*个木雕刻作品展登陆歌莉娅225,这个名为“初开”的展览是他**化学实验员,专职从事艺术创作的*个展览,“初开”也预示着他回到了心之所向的*初状态。

现场:重现艺术家的木刻工作室

步入“初开:海弟木创作展”,观者会看到艺术家海弟的工作室在这里重现。策展人爱米告诉记者:“本次展览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入口的部分,我们希望观众一进入展览,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艺术家以木头为基础的一个**台,一个艺术家工作室的场景。那其实以前他做一些小的作品时他就会在这个木工桌上面做作品,包括墙上的这些画,都是他平常在工作室里面就是这样子的。”

随后,就会看到展览的主体部分。爱米接着介绍称:“另外一个部分,就是木头的雕刻。有些大的作品是他*近大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做的。然后有很多小的作品。”

在展览现场,作品《我们》得到了许多观者的驻足凝视。大小不一的棱站立在一起,它们或高或矮,或瘦削或圆润,或温和或孤傲。爱米说:“所有朋友到他的工作室时,都会很惊讶:一个人怎么可以收藏这么多老木头,包括他那个叫做《我们》的作品,也是在工作室里面叠放着,感觉好像到了一个哥特森林一样。但是好像他的每一个作品都是有生命的,通过这些木头的纹路、造型,你会看到他在做一些尝试和实验。”

此外,展览现场还有一件作品与展览的主题互相呼应,就是那件名为《初开》的作品。海弟介绍称:“《初开》是一个头像,也像个种子一样,你去看不管是绿豆红豆,它都会有一条缝,我就用榫眼来代替,它要是长出来就成为一个芽,其实我也是我父亲的一个种子啊,所以就做出这个作品。它张开嘴巴,大声呐喊,试图发出声音,这是生命的初始;它看起来满身伤痕,但仍然保持着发声的勇气。初开,也是我父亲的名字,所以这既是开始也是回归。”

理念:用木头串联所有记忆

艺术家海弟是一名80后,广东人,现居浙江。海弟自小耳濡目染父辈的传统手工技艺,为了更好地进行木头雕刻创作,还曾在木家具工厂学习。自2006年大学毕业后开始收藏古旧木材、古木家具。师从木材鉴定**苏中海教授学习木头鉴定。他曾在化学实验室工作,工作期间在中山大学学习艺术。出于对木头及艺术的热爱,今年海弟离开了工作8年的实验室之后,成为了*立艺术家,并且迁居到浙江的一座小城。

策展人爱米说:“自称‘木头人’的海弟,在他人眼中就是一位有如‘苦行僧’般的年轻创作人。他的工作室里堆满了他8年来从广州的城中村、回收站用单车载回来的古木板、民间拙朴感的老家具,还有水泥方块、老房子门口的石墩等。”

其实在做木头雕刻之前,海弟也用过其他东西,比如用陶、铁皮这些东西来创作作品,但都不是很理想,然后他觉得木头就刚刚好。海弟说:“我海边长大,它把我小时候到现在所有的记忆串联起来,所以我喜欢用木头来做各种玩具,喜欢看人家用木头造船,木头把我儿童时的记忆,到现在的记忆,完好地串联在一起,包括以后的生活。”

对话

纯艺术之外,还会创作生活用品

南都:为什么会从实验员变成了艺术家?

海弟:我大学是学化学的,然而毕业以后我就去中大,学习艺术有关的东西。然后,就做艺术类的东西。可能就是因为我比较敏感,我也喜欢写东西。

我清楚知道我以后要做什么,这条路是我毕业以后我想要去做的事情。我做实验员的经历,也影响到我后来的创作。这个影响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连接起来的,进而影响到我今后的创作,所以挺有渊源的。

南都:你接下来的创作计划是什么?

海弟:我的作品就是一些用木头**的作品,比较偏向纯艺术的。我想以后还和一些品牌合作,制作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我也在筹备以后的展览,我在学木头雕刻,然后我也去找木头,这一过程也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我也会把它应用到以后的展览上。

作品

棱(系列)

艺术家自述:棱角是我们每一个人身体的部分,作品上一个面与另一面的交接,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触碰,也是现在与过去的连接。艺术家来自海边,对他来说,这些棱也是海的浪,一个一个的浪连接而至,是与自身少年时代一遍又一遍的触碰。

镜子

艺术家自述:每一个小镜子都是多面体,每一个面都是我们的触角,每个人对不同事物有着不同的触角,不同触角的共处构成了这个多彩的世界。镜子仰着头,它又低着头,面与面的触碰,是不同触角的抵达,展现人类的多样;而人与人的连接,塑造了世界的塔楼。

采写:南都记者冯嘉安实习生陈理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标签: 广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