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受访学生没看完教辅书

2014-08-27来源 : 互联网

**关注《学习周刊》,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南都云生活”

开学在即,“教辅书大战”在线上线下齐齐拉开。记者近日走访城中多家书店发现,教辅书专区比往日多了不少家长和中小学生。书架上,每一科都摆着近20种教辅材料,“全解”、“宝典”、“手册”等各类教辅材料虽书名不同,但内容要点相近,家长抱怨“花多眼乱”。

而京东、当当等网上商城近期也开辟了开学特卖场,各店家还纷纷推出各种优惠。一位天猫网店店主告诉记者,近半个月来教辅书销量大增,比普通图书多了两倍左右。与此同时,南都联合大粤网进行的一份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开学购买教辅书的花费在200元到500元,另外还有受访者的教辅书花费超过了1000元。

趁着“开学经济潮”,各大书店纷纷上架各类教辅书。在广州购书中心四楼的教辅书专区,各种教辅资料不但摆满货架,连地上都堆得有半个人高。《中学教材全解》、《状元笔记》、《全易通》、《尖子生学案》、《教材1+1》……记者数了一下发现,仅是初中数学教材解读类的教辅书就有16种,类似《**夺冠》、《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的练习册更是多达30余种。与初高中的同步教辅材料的种类相比,小学教辅书也一点不逊色。语文和数学两大主科的教材同步解读就有17种,《举一反三》、《非常1+1》等练习册也多达30种,低年级的口算类教辅书约14种。

针对中小学生开学购买教辅书的情况,南都联合大粤网发起了相关网络调查,截至8月25日,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355份。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开学购买教辅书的花费在200元到500元,1.41%的受访者在教辅书上的花费超过1000元。在购买教辅书的数量上,有222名受访者表示加上教材解读、练习题、测试卷,一般每一科都要买上两到三本的教辅书。

对于购买教辅书的原因,过半受访者表示,是学校或者老师要求购买的,35%的人认为买些教辅书对提升学习成绩有帮助,还有不到一成的学生是因为从众心理,同学们买,自己也跟着一起买。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仅有12.8%的受访者表示会把每学期购买的教辅书全部做完和看完,近**学生只是看了一部分和做了一部分,更有人买了放着。

声音

有指定购买的,也有自己需要的

张同学和晓君是广州市江南中学八年级的学生,两人要为语数英等九科各买一本名叫《学习与评价》的教辅书,据两人说这是老师要求买的。

另外,两人还各买了五本教材解读类的书籍,其中语文的就买了两本,一本是《中学教材全解》、另一本是《三点一测丛书》。“我比较喜欢《全解》,但是语文老师要求买《三点一测》,所以我就两本都买了。”从她们口中得知,同学们买回去的教辅书一般都只能完成一半,有些是作为上课时的同步辅助教材使用。

有些书跑几趟都还没买齐

陈先生的儿子要升读初三了,老师给儿子列了一长串的**书目,搞得他这几天有事没事就往购书中心跑。“目前买教辅资料都买了两百多块了,还没买齐。”搜寻良久还没找到想要的书,陈先生实在有点不耐烦了,直接跑去问工作人员,但被告知没有货了,这让他颇有些失望。

建议

注意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意愿

从事教学工作十一年的郭老师建议家长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某本教辅书对孩子有用,*好是结合孩子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个人意愿,要不然买回家后孩子不看不做会造成浪费。其次,买多少教辅书还要考虑到不同科目、自己的学习层次,再结合自己手上的资料是否满足自己的学习量来决定。一般来说,练习册、教材解读、试卷册是多数学生必备的,由于语文会考到很多课外的知识,所以也需要买一些名著、作文选,*后还得挑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一般来说,每科一两本练习册,一本教材解读就足够了,不宜买太多的教辅材料。

采写:南都记者唐学良实习生罗嘉雯凌江婵

标签: 广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