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光明记忆,传承本土血脉新区启动“寻找光明记忆”大型活动,将填补区域文献空白

2014-09-12来源 : 互联网

城镇化建设越演越烈,与城市化建设相反的是,人们逐渐丧失了对城市的依赖和归属感。传统式微,历史文化遗产也一点点地走向消逝。由光明新区公共事业局主办、新区图书馆等单位承办的“寻找光明记忆”活动,从今年6月开始打捞即将消失的事物与传说,留存本地文化以指点后来人。目前,寻访小组已经先后走进圳美、白花、碧眼、迳口等多个社区,整理出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在新区文化馆副馆长王凌宇看来,这将解决区域文献资源空白的问题。

古书院和古村落见证文化流传和发展

德淳书室建于清朝乾隆初期,是新区历史*悠久且**保存下来的清代书院建筑。寻访小组在这里观摩拍照时,几名老人多番叮嘱,一定要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能给书室挂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希望书室和祠堂能够被保护起来。

书院内堂有一个大缸,里面插满香烛。老人说,这是临近高考的时候,学生的家长来书室求先人庇佑,希望学生能考出好成绩。老人们特别提起了进门两侧的阁楼,“在清朝期间给秀才住,后来**游击队曾在里面印报纸,祠堂和书室曾是革命根据地。”

另外一处也有数**文化流传意义的是白花社区,那里原是白花洞村,是一座有着三**历史的古老村庄。那里现存五座碉楼,始建于清末或**初年,*早的距今也仅**左右。

数**祠堂和古墓群见证历史,亟待文化保留

至今八百多年的黄氏大宗祠是迳口的标志性建筑,是深圳地区*古老的宗祠之一。几经毁坏,又经多次修葺,黄氏大宗祠至今仍保存完好。据当地人介绍,革命战争年代,黄氏大宗祠曾是东江纵队麦敬堂的团部驻地,部队在宗祠前休整练兵。迳口村口有几棵**“榕树头”,是居民乘凉拉家常的好地方。两棵古树见证着迳口的发展,它们是旧村的根。老人都希望**能为这两棵美丽的古树“上牌”,好好地养护起来,继续为大家撑起“保护伞”,造福后人。

同样古老的还有古墓群,在碧眼水库旁,有一座占地约2500平方米的古墓群———麦氏古墓群。据介绍,那里约有700年的历史,系明代风格,建筑形式*特。该墓群是深圳现存古代建筑中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而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建筑**杰作之一,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2005年,麦氏古墓群还被列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主官有话说

“寻找光明记忆”将建设“光明记忆”数据库

光明新区图书馆副馆长 王凌宇

此次“寻找光明记忆”活动由图书馆的陈瑛老师提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图书馆在区域特色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与支撑方面都存有很大的不足,而当地文化历史传承所需要的资源积累处于较低的水平。

开展“寻找光明记忆”活动,一方面记录历史,留住文化,防止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失去本土传统。另一方面搜集历史文化的资源,整理相关历史地方文献,摸清地方特色文化历史线索,搜集整理历史上关于光明地域内的正式出版物或非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源,解决区域文献资源空白的问题。

我们还打算后续工作要建立属于光明人民的专藏室,专门存放搜集来的、有着光明记忆的物品,例如家谱、粮票之类的,为期三年,建设集老照片、文献、视频和音频于一体的“光明记忆”数据库。

采写:光明通记者 韩志强 实习生 甘明彦 通讯员 陈瑛 麦敏

摄影:光明通记者 韩志强

区报大家读

历史文化遗存亟待*救

我们曾跟随寻访小组走进社区,发现不少问题。在迳口社区,树林中伫立着废弃的炮楼,门窗、木楼梯和顶部都毁弃了,只有墙壁。800年历史的黄氏大宗祠,因为具体的文献早年被毁灭或遗失,至今无法查证,也无法冠名文化保护单位。迳口还有不少**古榕,基本上是自生自灭。一棵约**的古荔枝树,正在遭受严重的病虫害。寻访小组成员还透露,圳美社区德淳书室建于清朝乾隆初期,是新区历史*悠久且**保存下来的清代书院建筑,但由于人手、资金缺乏等原因,几乎没有人打理。类似的问题,在其他探访地也不同程度存在。

由此看来,“寻找光明记忆”活动的意义不仅是搜集整理文献及实物,还在于普查、发掘和发现问题,促进保育。尽管姗姗来迟,依然弥足珍贵、意义重大。

采写:光明通记者 韩志强 实习生甘明彦

标签: 深圳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