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余华演讲的几分荒谬

2014-09-24来源 : 互联网

茶掌柜

(记者观察)

这太荒谬了。在一个豪华家具的大卖场,我**次见到了余华先生。房间里都是欧式气派的装饰,透过半透明的升降电梯,你可以看到这个豪华卖场里各式的沙发和椅子,还有正在交头接耳的商人们。十年前,我大学读《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序前余华先生的照片黑白隐匿,我怎么样也看不出眼前的这位中年男子就是他。

余华坐在一个豪华的板凳上显得很不自在,他说平时都没坐过这样好的椅子。他的语调平缓,如他的叙事一样,又冷不丁的来一句黑色幽默。你如果和他说话,他都会半沉思的状态,抬头对答时会浮现一丝浅浅的笑容。他在以前接受采访时说,他不会写富人,不知道怎么写。可是包围他的环境却如此金碧堂皇:顺德罗浮宫大厅顶部绘着各种翅膀的天使。

演讲前,很多媒体采访他,可能是8年前问过的问题还在问,例如别人说你创作力衰竭之类的。余华很无奈,但又不能不回应,文学批评的大家们说他早就在《活着》之后黔驴技穷、跌落谷底,既然如此余华不如说,反正都在谷底20年了,说不定还有上升。所有的问题都似乎问不到余华的内心,你想获得更多的文学大奖吗?《活着》是你*好的小说吗?你平时活得怎么样?你对韩寒怎么看?……这些问题就像一顿乏味但又必须吃下的午餐一样。

创作的乐趣和摸索,不能自持的眼泪和绝望,注定只能是作家孤*前行的风景。外部把他看成一个新奇的动物,寻找**看法和答案的公共人物,视他为自己的期待,末了还要问他在顺德吃得好不好。这一切都与其小说的沉重、内心绝望的沉重隔绝无声。

余华成了一个古董。他要在一个豪华家具卖场讲述自己早期创作时学习的文学**们。川端康成、卡夫卡、福克纳,这些词语曾是整个80年代流行的时髦,现在已经被马云、乔布斯和姚晨们覆盖了。围观的人们想让这个古董与时俱进,问他,你喜欢网络写作吗?你怎么看待郭敬明?余华只能如实作答。

也许*开始就是平行线,到了后来就扭曲各自向外,成了一个躺着的八字,尽管作家余华尽量想保持与外界开放互动的姿态。有人批评余华*新的小说《第七天》多取材新闻乃拼凑,余华却说拆迁和**怎么能是新闻?它们是残酷生活的一部分,是跟随我们挥之不去的幽灵,不管我们变得多么时髦、笑容灿烂、富得流油和**范。

余华在演讲中说,挪威人直到现在还以各种形式纪念他们的作家易卜生,在易卜生生前常去的旅馆,有一个桌子,上面易卜生生前的礼帽、拐杖一直未动,每天都有一杯啤酒摆在那里,早上出现晚上只剩酒沫。真正的尊重不是在*****开表彰大会,而是在这些细微的纪念之中体现的自发和自觉。

可是,人们还是围住了余华,让他不停地签名,不停地闪光合影,为的是给自己的生活一个纪念,“看,我有余华生前的亲笔签名和合影”。

我在和他合影的相片中再次看到了一种无奈的荒诞。(胡马)

标签: 佛山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