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偷猎野物须打组合拳

2014-10-27来源 : 互联网

我来建言

鹤山彩虹岭一带偷猎现象愈演愈烈,果子狸等野物日益减少,穿山甲已经绝迹。派出所说是***管,***的人前脚刚走,偷猎的人后脚又来了。虽然集中打击对偷猎有所遏制,但在鹤山、开平、新会、恩平和台山山区的偷猎依然存在。执法部门认为对市场酒店难取证,所以监管难度大。(10月24日江门读本)

偷猎者对法规置若罔闻,皆因抵不住丰厚的利益诱惑。在江门各市、区,捕杀、买卖和消费早已形成一条灰色利益链,还有从牵线搭桥中牟利的掮客。为逃避打击,偷猎者联系上掮客,由其通知酒店,酒店再通知食客,不知不觉中完成从猎杀到餐桌。也确实存在监管难题:偷猎多发生在深山老林,一有风吹草动立即逃跑,有时连人都找不到,更别说能抓到证据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付偷猎已经“黔驴技穷”了。

监管力量薄弱和监管手段落后,是偷猎野物肆无忌惮的**,说明体制内的单打*斗效果有限。破解之道*先在于建立群防群*的监管网络。一方面要吸纳当地群众参加,给予一定奖励。虽然有群众出于正义勇敢举报,但奖励确实能让更多人加入;另一方面要提高生态补偿标准,让群众从保护野生动物中受益。偷猎者*怕当地人干预,在成群结队的村民面前不敢轻举妄动。只有把群众的热情点燃,才能早发现早制止,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

发展俗称“深喉”的业内人里应外合,是提高打击效果的关键。*容易发现偷猎线索的是身处其中的档口员工和酒店的服务员、厨师,通过重奖和保护措施,鼓励这些内线或知情人举报往往事半功倍。十多年前一度疯狂的北部湾香烟走私问题,为何到了江门境内就能逮个正着?是因为各市、区发展了众多的“深喉”。所以,通过制度性激励,激发知情者积极参与,也是对监管手段缺乏的弥补。

构建由林业、公安、检察、工商、卫计、食监等多部门联动的保护机制,可以保持长效的高压打击态势。相对于盗猎团伙作案工具之专业、分工之明确,保护监管部门仅靠林业巡逻显然力不从心。当各个拳头既组合又分工深入到**环节时,监管打击才有可能全覆盖无死角。

强化科普教育**吃野味,同样不可或缺。前不久,**电视台节目《是真的吗》,播放了饲养的黄鳝有不少可以危害健康的寄生虫,喜欢吃黄鳝的人立马减少。比起人工养殖,野生动物潜伏和传播病毒病菌风险更大。宣传教育是加强监管的基础,对改变进食野味陋习有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作用。(邱镇尧)

本版来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报立场无关。欢迎投稿至ndtsdb@163.com,采用即付稿酬。

标签: 江门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