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校“掐尖”战:华农开出年薪百万千万科研经费求人才

2014-10-31来源 : 互联网

  广州高校进入人才“掐尖”季。日前,暨南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同时公布在**范围内招揽人才的消息,华南农业大学甚至开出*高**年薪、1000万元配套科研经费的大手笔。发现,今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也登出了海内外招聘青年英才启事,目前还在招聘中。短短3个多月时间内,连续3所高校向**人才伸出橄榄枝,一场广州高校间的人才大战正拉开帷幕。

  年薪房子科研配套经费样样给

  暨大此次招聘管理学院院长和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要求应聘者具有5年以上教学或科研工作经历,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具有正**专业技术职称,博士学位。其中,轨道交通研究院属于新建学院,还在筹建当中。

  华农此次招聘的职位分别为:兽医学院院长、园艺学院院长、动物科学学院院长和食品学院院长。这4个学院拥有****学科和广东省攀峰**学科,因此学校对应聘者要求也较高: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应聘学院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经历,在本学科研究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国内应聘者应具有博士学位且具有正**专业技术职称;海外应聘者具有海外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研究经历)。对于院士,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将优先考虑。

  待遇方面,暨大提出的是“按暨南大学有关规定执行”,而华工则表示**科研人员岗位获聘者年薪不低于25万元人民币,**青年教师岗位获聘者年薪不低于18万元人民币,普通博士后研究人员岗位获聘者年薪不低于10万元人民币。华农则*为大手笔:年薪40万元-100万元;提供科研配套经费150万元-1000万元;安家费和购房补贴80万元-400万元;聘期内学校免费提供一套100平方米过渡住房。如果应聘者符合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可同时享受引进人才其他相关待遇。

  广东高校求贤若渴抢人才

  实际上,与前些年各高校忙于大兴土木扩张院校相比,近年来,众高校的重心明显放到了求贤若渴这块,近两年广州各大高校间的这种人才“掐尖”战愈演愈烈。2008年,中山大学海内外公开招聘了12位学院院长。2011年,广州大学招聘19位院长。与此同时,各高校还在通过各种计划揽才。

  中大这几年通过“百人计划”人才引进工程,吸引汇聚了大批英才,目前中大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8人,接近全省的一半,在全国高校排第8位。暨大从2011年以来实施“宁静致远工程”,共引进教学科研人员189人,其中博士170人。学校现有院士(含双聘)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教授”3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等。

  “这种对人才的重视,说明大家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大学的核心就是一批**的人才。”暨南大学校长胡军认为,当前的高校已摆脱依赖于扩张、扩招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从单纯的求数量转到重质量上,“提高质量才是高校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这些都要靠人才来实现”。

  而这种“掐尖”带来的效应也非常明显。一高校人事负责人用“见效快”来形容高校热衷“掐尖”的理由:“学校在某个领域引进一位学科带头人,就容易组建强势团队,做出科研成绩。学校引导各科研团队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力争在重大领域出成果,也会带动提升学校竞争力。”

  2004年华工招聘11名院长;同年,暨大招聘10名院长

  2005年,广外招聘14名院长

  2008年,中大招聘12名学院院长

  2011年,广州大学招聘19名院长

  对话

  靠什么吸引人才?引才困难是什么?如何留住人才?

  暨大校长谈揽才之道

  这些年来,暨南大学陆续招聘多名海内外人才,其人才引进工作虽说和一些985院校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整体人才队伍成长增速之快,在各高校间颇为显著。在人才引进和如何留住人才方面,暨大校长胡军有怎样的战略意图和心得呢?

  :很多学校引进人才时,都会开出年薪、房子等条件,你怎么看?

  胡军:待遇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人才的价值怎么体现,当然要从待遇上有所体现。对很多高层次人才来说,他们更看重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暨大的引进人才就是基于这个来建立吸引人才的优势……对于新引进的人才,暨大推出了“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校长就是站长。校长还会主持召开不定期的协调会,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从目前来看,引进人才上*大的困难是什么?

  胡军:首先是房子问题。在暨大,海外人才和本土人才待遇一样,但住房问题确实难以解决。但住房难也是广东高校引进人才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的暨大南校区,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学校打算在新校区建1000套周转房,部分房子将提供给引进的人才住。

  :人才流动都是双向的,你怎么看待这几年暨大的人才流动?

  胡军:招聘只是吸引人才的一个方面,它*大的好处是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吸引到你需要的人。但*终还有一个融合问题:会不会水土不服?作为一个学院的带头人,需要带着大家向前走,这其中,有成功的,也有不适应的。学校通过这么多年的不断磨合,也积累出一些经验,尽量让各种人才都在校园能留得住。比如,有些海归不适应国内的合作模式,如今就尽量在海归里招一些学科带头人,然后下面再设一个执行院长,管理日常具体事务。又比如,一些岗位的招聘也可以同步对本校老师开放,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总而言之,是要形成一种开放的、包容的、人才可上可下的氛围。否则,再好的事都会出现矛盾。

  :暨南大学接下来还会引进哪方面的人才?

  胡军:暨大的人才引进工作和一些985院校比,还有一定差距,但进步速度很快。接下来暨大还会继续延揽人才,更注意结构的完善与学科配置的合理性。比如,社会科学类学科在暨大是优势学科,我们下一步会在社会科学方面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

  现象

  重海归

  出去转一圈

  回来年薪高10万

  在各高校的人才“掐尖”战中,海归无疑是争抢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广州各大高校的招聘都会写明“面向**”的字样。暨大3年来引进的189位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就有51人,占了近1/3。而2011年,华南师范大学花费千万元,引进“电纸书”之父、“信息感知光电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苏尼·斯文伯格,力度之大,在全城都引起轰动。

  “一般来说,海归学者的待遇会比本土学者略高一点。如果是同等学历,往往会更倾向于招聘有海外留学经验的。”一211高校负责人表示,这几年的“掐尖”战中,重海归在各高校都是一个普遍现象。

  不过,这种趋向逐渐在校园里产生一些不同声音。

  李博士(化名)是一所211**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他*近刚参与本校应聘,想留校任教,但却感觉前途堪忧。“我熟悉学校情况,也有论文在手,但从目前来看,*大的竞争对手就是一个海归。他其实在学术上不见得比我**多少,但有海外留学经验,无形中就帮他加分良多。”

  “我的导师就直接劝我出去转一圈,再回来就业。”同样是今年毕业的林博士说,“因为现在似乎出国留学是个大趋势,不少985、211高校都是这么选人的。出去转一圈,回来不仅好挑工作,年薪还可能比现在高个10万元。”

  人流动

  外来和尚未必“服水土”

  在不断引进人才的同时,留意到,不少引进的人才也在不断流失中。前些年各高校忙于大兴土木扩张院校之余,就曾掀起过一阵招聘潮。然而,招聘潮过后,又有多少院长留了下来?有知情人透露,不少“外来”的院长*后都没有留下来。

  “很多海归根本就适应不了国内的工作方式,和院里其他人吵得厉害,没法开展工作。”该知情人透露,作为领头人,院长的工作远比想象得要繁琐。“一方面要搞项目,搞科研,啃下硬骨头,你的专业素养、能力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另一方面还要协调院里大大小小的部门,如果是外来的院长,光理顺关系可能就得花上好一阵。”该知情人说,很多外来的院长未必能适应“本土”,不少干满任期后就没有再担任。

  林院长(化名)已离开那个耕耘了多年的岗位。在他当院长期间,学院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扩张,一举成为学校里排名前三的知名学院,即便这样,林院长*终还是选择了离开。“我在任多少年,就跟若干部门斗了多少年,实在是太累了。不如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他坦言,在行政层面的人际消耗太大,“一个命令下去,若干方的人会有不同的回应,你还得去协调……原来应聘的时候也想过有难度,但实际远比想象复杂。”

  采写: 尹来  季轩

  网络供图

标签: 广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