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ret创始人比托:进军中国市场迎战无秘

2014-11-01来源 : 互联网

曾经在中国内地一夜爆红的匿名社交软件“秘密”,如今经历了被苹果商店下架的风波,并成功改名“无秘”重新上市。但是,Secret创始人大卫·比托却依然认为,无论是秘密还是无秘,都是对Secret的抄袭,这也更加强了Secret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

Secret创始人大卫·比托表示,Secret是一款定位于适用**市场的匿名社交软件,中国市场自然是Secret无法忽视的重要市场之一。大卫·比托认为,秘密就是抄袭Secret,他本人也是偶然发现了这个软件的存在。不过,大卫也承认,秘密在不少功能上作了改进,是一款不错的软件。

        

匿名社交的起源

“Secret起源于我们另一个创始人给女朋友写匿名情书的想法。”Secret创始人及CEO David Byttow  这样谈起Secret这款流行App。

Secret栖身于旧金山繁华地段的一幢灰色小楼里,外面没有任何标识。  他的说话声音很轻很慢,似乎听不出情绪波动,而在他周围Secret的十几名员工正在紧张加班中。Secret是一款目前在美国很流行的匿名社交应用,它是基于熟人关系链导入而成的匿名信息分享。这款应用是2013年10月份David和朋友Chrys  Bader-Wechseler 共**建。

创立Secret之前,David是旧金山另外一家科技公司Square的重要员工,曾**开发了Square的主打产品Square Wallet  ;而更早之前,他是谷歌的工程师,曾经参与开发过Wave和Google+等产品;另外一名创始人Chrys是David在谷歌的前同事。作为产品经理,Chrys和David在Google+等项目上曾经紧密合作。

Secret于2013年10月份开始开发,当时只有David和Chrys两个人,David负责技术架构,Chrys负责视觉和界面交互。两个月后的1月30号,这款应用正式登陆IOS商店。

匿名社交在美国

说到Secret,就不得不提PostSecret,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PostSecret几乎承载了秘密社交的全部功能。这家和Facebook几乎同时诞生的网站从一开始就和Facebook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根据资料,它*初只是创始人Frank  Warren临时起意的一个社会实验:他在他所居住的区域附近散**信片,让人们匿名写上自己的秘密再寄回给他,经过他挑选之后放在PostSecret的网站上。

从诞生起,PostSecret就迅速在互联网世界扩散开来,Warren家门口的木质邮箱成为了一个人们倾吐秘密的树洞。到了2011年,PostSecret的网站可以每周获得400万的点击量。这家10年历史的网站在现在人看来甚至有些奇特:每年,Warren都会精选一些特别有创意的明信片集结成册出版。此外他还以心理咨询师的形象四处演讲,并组织了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团队来回应那些有**倾向的匿名者。在美国,他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公众人物。

2011年9月是  PostSecret的转折点,当时Warren顺应移动大潮在iOS应用商店上线了一款同名应用,立刻大*。但是由于缺乏审核机制,每个人都可以提交应用,问题接踵而来。尽管Warren找了很多志愿者来审核内容,但是大量的诽谤、**等信息还是让PostSecret承受了*大的压力,施压者中不但有用户、苹果公司,甚至还有FBI。仅仅三个月后,PostSecret从应用商店下线。而很快,PostSecret的网站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迅速衰落。

        

“99%的秘密都是好的,但不幸的是剩下的1%的不良秘密*终压垮了我们。” Warren后来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总结道。

一年后的2012年11月,一款名为Whisper的应用上线,这款**基于手机端的应用是基于陌生人之间的匿名社交,人们可以匿名发布秘密,而所有人都可以匿名评论。这个应用一经发布也迅速走红。

比Whisper晚成立一年的Secret比Whipser更进一步,它是基于熟人关系链导入而成的匿名信息分享,类似真实生活中的秘密传播方式。“Secret是将用户的线**验,比如喝酒吃饭的时候将一个小秘密告诉朋友的情景,移植到线上。”David说。

为了吸取PostSecret的前车之鉴,Whisper聘请了 92 个位于菲律宾的兼职人员,和 32 个全职员工专门审查网络上的留言。

而Secret则是**摒弃了人工作业,他们制定的规则是只要有两个人对一条秘密进行举报,这条秘密就会被自动**,除了发布者,没人看得到它。

David对此评价说:“在任何一个社区,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规则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一些简单易懂的社区规则,并**它能够实施。”

“ 在这里,你就像带着一个面具参加一个舞会。”David说。

当秘密遇上Secret

宅男David对中国有些陌生,此前只去过一次上海。但是当他的朋友把中国一款叫做“秘密”的APP放到他眼前并告诉他这在中国大*的时候,David还是吃惊不小。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非常努力的工作让Secret上线,并流行起来。你可以想象,当我们看到在中国出现跟我们一模一样产品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虽然David面部表情很平静,但从声音仍然能听出一点情绪。但秘密的出现也坚定了David将Secret引进中国的想法。“但是这也让我们知道Secret可以在中国很受欢迎。”

但是David明白进入中国并不简单。之后一段时间,David和他的团队积极了解中国市场,并不时找一些对于中国市场了解的朋友交流。当了解到“秘密”刚开始是通过微信朋友圈迅速扩散,他便和一些团队成员下载了微信,很快成为了上面的活跃用户,还和几个在中国工作的谷歌前同事取得了联系。

在对比了中国秘密和Secret的内容之后,David表示其实两国用户并没有太大差异。“人性都是想通的。” David总结道。

与中国秘密相似,在Secret上也经常会有谣言出现。2月份一条Secret说硅谷著名云服务公司Evernote将被收购,引来轩然大波,Evernote  CEO Phil Libin不得不亲自在twitter上辟谣。

而对于秘密这一个在中国的主要对手,David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他们的律师建议他们先向对方发一封律师函,这在美国是通用的做法。David同意了,但是律师函发出后得到的反馈是秘密一方的律师否认抄袭。

很快4月5日,就出现了“秘密”被苹果下架的事情,并引起了媒体的诸多猜测。对此,David强调,是苹果做出决定让“秘密“下架的。“我们与苹果的合作非常紧密,他们知道秘密做了什么,但是我们并没有办法左右他们的决定。”

虽然David坚持“秘密”抄袭,但是他承认秘密的一些功能上的改进很不错。”他们的产品做的很不错。“David评价道。

在一开始,Secret团队实际上有过和“秘密”团队合作的想法。“我们只想保证世界上只有一款Secret。” David表示,在之前Secret  登录其它国家都只是做了简单的语言优化,而中国非常特殊。  “我们知道中国和世界其它地方很不一样,我明白一定要有团队在那儿,我们并不介意和中国的“秘密“团队展开合作。”  David还强调,发律师函在美国是通用做法,他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当时的做法并不妥当。为此他还专门找人作为中间人向”秘密“创始人林承仁传达善意。但很快,中间人告诉了他”秘密“团队拒绝与Secret对话的消息。

David对此似乎并不担心,他表示已经在中国找好了潜在合作伙伴,这是一家中国大型游戏公司,他们将负责Secret在中国的推广和运营,和“秘密“直接竞争。

而在资金方面,Secret*近也不差钱,在三月份刚刚完成了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有Kleiner Perkins,Google  Venture等。而*近还有传言说Facebook想以1亿美元收购Secret被拒绝,但David并没有证实这个说法。

中国这边,据悉在下架之后,“秘密“一方面抓紧时间改进版本争取在苹果重现上架,一方面也找好了律师团队准备应战。而在下架的几天内,又有几款和秘密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迅速登录iOS应用商店。

虽然Secret还没有正式登陆中国,但可以想象在不远未来,外来者Secret和一群中国“秘密”将不可避免狭路相逢。5月20日,“秘密”改名为“无秘”,并在版式和界面上做出大幅调整后,重新在苹果上架,我发微信将此事告诉David。他回来的信息像是在自言自语:

“无秘,噢,就是no secret的意思。”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