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佛山情怀)
2013年中国“海归”增长率为29.53%,达35.35万人,仅比当年出国人数少6万人左右,今年回国留学生人数预计将超过40万;留学生回国后**次就业的起薪绝大多数低于6万,占比约为67.2%。不少镀完金回来的海归们难以就业。据媒体报道,佛山本土海归近年来暴增,但竞争力却日趋下降,入职年薪多低于6万元。(佛山日报昨日报道)
早在本世纪初,“海归”一词便已出现。其时,留学者仍是凤毛鳞角,出国读书机会可谓千载难逢。而随着时间推移,各国陆续**留学政策利好,使得本来镀金的留学渐渐走下神坛。再看如今,不光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留学人数暴增,包括佛山在内的地级市在近年的出国留学人数也呈井喷状。
与高校扩招而导致的就业难相似,留学政策的放宽,使得不少国内学生出国读研、读博。除去国外学术氛围好、师资力量雄厚等原因,更为大众所熟知的,是国内就业难所造成的客观环境所致。既然不能短期在国内找到合适工作,不如出国读研。既为深造,亦为规避就业风险,一举两得。
但真的勇士,总是需要直面血淋淋的事实。回国后,海归就业仍成为一大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看见在各种招聘会上,海归与非海归之间界限已渐渐模糊,国内招聘会在逐步“去海归化”。据部分招聘猎头介绍,目前国内存在大批快餐式留学者,缩短留学年限,只为成为“速成式海归”。另据了解,不少海归在招聘过程中过分强调自身海外教育背景,导致海归身份反成部分求职者面试过程中一大包袱。
这便是现实中海归就业的一大特点:自我标签化。不论是将沉重的国外名校头衔压于己身,还是刻意区别与国内竞争者之间的优劣,在海归自己看来,这是优势,是利;而在不少招聘方看来,这恰恰却是劣势,是弊。“他们应该明白,如今的绝大多数留学,已经**是教育金字塔尖的游戏了。”换而言之,以规避就业为由的海外求学,大部分都是暂避现今之险,以换取片刻稳定安逸。而回国后以“海归”一词前往招聘会的自我标榜行为,在多数HR眼中却是难称优势。换个角度思考,其实留学也是一种投资,既然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回国面临失业风险也便不足为奇了。留学有风险,海归就业需谨慎。*要谨慎之处,便是摆正自身心态,便是回归大众招聘,从而自我去掉那张印有“海归”的标签。(赵騄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