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大病医疗救助金当花瓶

2014-11-12来源 : 互联网

花边岭广场

一周热事

谈民生问题绕不过一个“*”字,*大的难题无非是财政投入捉襟见肘,以致解决民生问题如同杯水车薪。但眼看到年底了,惠州市今年的大病医疗救助资金却无此忧。根据媒体报道,截至目前,惠州有249人享受了大病医疗救助政策,发放总金额119.5万元。不过,这项政策今年的预算有450万元以上。也就是说,一年的时间快过去了,还有四分之三的救助金没有发放出去。此外,救助金虽然向异地务工人员开放,但一年以来,直到上周才有*例异地务工人员成功享受到此项政策。

按照规定,惠州的大病医疗救助资金有几个来源,其中*重要而稳定的是:(一)市**安排支持的财政性资助资金;(二)市**相关部门安排的市级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地方留成资金(每年不少于200万元)。可见,这一政策的预算安排主要是公共财政在兜底,其执行效率直接反映了主管机构市慈善总会在该专项资金使用上的绩效。作为兜底性的公共福利,大病医疗救助金居然多到花不完,乃至让四分之三左右的资金“睡大觉”,这显然有悖公众的日常认识。这座常住人口近500万的城市,每天有那么多家庭陷入无**病,或者因病致贫的困境,痛苦、徘徊、煎熬,有的无奈求助媒体,有的四处奔走借债。无非想在绝望中抱紧希望。大病医疗救助金能够帮到他们,以契合政策设立之初心吗?

一边是患病家庭的悲情求助,以及只有被媒体“发现”才能实现的成功救助偶然个案,另一边却是**的数**兜底财政“找不到”适合它发挥能量的对象,沉睡就是一年。报道说,市慈善总会副***曾焕添很纳闷:是因为符合条件的人少,还是宣传不够呢?设立救助金的原则之一就是“量小面宽”,市慈善总会也承认,大病医疗救助受惠对象面比较广,全市低收入家庭成员约45万的人群,均可能成为救助对象。那么,连有限的救助金都花不出去,要么是因为救助政策的知晓率不高,要么是因为申请条件苛刻、程序复杂,要么是因为经办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让求助者打了退堂鼓。*例异地务工人员受助者李林,为了拿到救助金,跑了四五个部门,盖了四五个章,前后花费了两个多月,期间也多次犹豫政策的真实性。

市慈善总会也意识到问题所在,强调接下来将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项政策,同时要简化手续,让满足条件的人更加方便得到补助。然则也是泛泛而谈,或未触及问题核心。比如,申请手续之复杂,申请人要按规定提供必需的证明材料,乃是为了在程式化的办理过程中避免骗取救助金的行为发生,是为了保持政策的纯洁性和公平性而无奈为之。而可以改进的重心于是放在了经办部门的态度上,既然申请人要跑多个部门,盖多个公章,是否**绿色通道,以助申请人顺利“通关”呢?

善政未能结出善果,多因善意释放不足。话说得重一点,救助金习惯于“睡大觉”,折射出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对民众冷暖缺乏感知,实际工作中“官本位”思想仍旧严重,可谓典型的懒政和怠职。这一现象举国皆是,非*惠州为然。有评论者说得更为“尖刻”:如果是三公经费,相关部门恐怕会以各种名目把*花得精光,甚至不惜年终突击花*。而大病医疗救助资金,是否花得出去,只对困难群众有益,无关部门利益,对待起来难免消极。有好处的事情抢着干,没好处的事情不愿干,说到底是一些公职人员没有公仆意识,如此,何不回家卖红薯?

救命*,真不是花瓶。□末丛

标签: 惠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