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任会长,林宜龙对江门海归会的发展充满期待。
[个人小档案]
林宜龙,广东新会人,香港籍,1969年10月出生。1985年7月毕业于新会小冈中学,考取轻工业部广州轻工业学校机械装备专业,1989年7月毕业分配于珠海经济特区华能生物技术开发集团公司,同年9月派驻深圳工作。1991年22岁时辞职创业,现为香港格兰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香港青年工业家,江门市海归人员发展联合会*任会长。
历经一年多筹备,江门海归会于2014年11月7日正式成立,*批会员达108人,林宜龙当选*任会长。
创业:*个订单*了3万元
林宜龙于1995年1月创立格兰达公司。“说是做**,当时除有一定的技术外,什么也没有。”林宜龙回忆说,当初创业靠的是不怕辛苦。没*注册公司,就挂靠朋友公司名下接单。他每天骑一辆自行车,一家家上门推销。**个订单是桑达电子公司给他的,*了3万元,这是他的**桶金。其后,林宜龙看准日本公司大举投**圳的机会,逐渐成为爱普生、三洋、东芝等公司的大供应商。
2005年,格兰达公司已成为深圳机械行业**企业,林宜龙将国际化列为发展重点,陆续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比利时、以色列设立公司和办事处。如今,格兰达在深圳建有15万平方米的装备产业园,专注于半导体、自动化领域先进装备的研发制造,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数十家全球知名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
“公司能发展到今天,很关键一个因素是依靠国际人才和国际市场。”林宜龙认为,国际化是格兰达成功的密码之一。
2014年,林宜龙被香港工业总会授予“2014香港青年工业家”称号。评委会认为,林宜龙带领格兰达公司一路走来,堪称“创业典范”。
乡情:社团领袖回家乡投资
“20年前,我来到深圳打拼才有今天的成果。未来的20年,我计划将集团发展重点放在江门。”近年,林宜龙与家乡有了更多联系,其目光从珠江口东岸转向西岸的家乡。
“当时不回家乡江门投资,就没有今天的成果。”2011年8月,格兰达集团在江门新会投资成立了格兰达江门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各种数控加工中心机床和从事精密数控加工,作为中国南车**家配套企业落户江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目前,格兰达江门公司已经部分建成并投入使用。
2011年11月,林宜龙作为发起人之一,成立深圳市五邑商会并担任*任会长。而他的主要社会兼职还有:河南省政协委员、香港浸会大学咨议会成员、江门侨联名誉主席、江门工商联副主席等。林宜龙曾在清华、中大、上海交大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耶鲁大学、加拿大伯克利分校培训,现在香港城市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能被大家推荐担任会长,可能是我有6个背景,尤其是回归江门发展这个背景。”林宜龙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是新会人,有海外培训留学经历,自己创业了20年,有国外营商经验和社团商会经验,如今事业又立足,这6个背景应该是各方所看重的。而他也愿意担当这个重任。
[对话]
会员有困难可找海归会
:作为*任会长,你的工作计划是什么?
林宜龙:**个关键词是服务。我希望会员在工作和创业遇到困难时,**个想到海归会。政府支持海归会,为江门海归提供政策支持,我们也会向政府争取更多支持,吸引海归在江门创业发展。
第二是发展。海归会要做好政府的桥梁,帮助会员在江门发展事业,当然,海归会本身就是一个“资源池”。我们也需要加强与其他城市海归会等兄弟单位的联系,并建立国内外友好往来。
第三是贡献。海归在江门能够有好的发展,这既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海归会对江门发展的贡献之一。江门这些年发展速度不快,我个人看,应该把握好发展方向,加强“请进来走出去”。而帮助江门企业对接国外资源,加强国际合作,海归会有优势,也义不容辞。
:对江门海归会长远发展有何考虑?
林宜龙:海归会刚成立,主要依靠会长、常务副会长和副会长们出*出力,但这样走不远。长远来看,海归会要做到以会养会。海归们分布在各行各业,有创业的,有职业经理人,也有大学老师,大家靠什么维系在一起?海归会是非营利的社团机构,是为大家服务的平台。我们只有做好服务,为大家排忧解难,才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我们在运营好海归会的同时,要为海归会的骨干精英们创造更多的合作与发展的机会。
知多D
江门海归们都在做什么
据统计,目前江门市登记在册的海归人员有180多名,其中取得硕士学位的有75名,取得博士学位的有16名。按行业分布有五种类型:
**类是科技型归国留学人员,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高新企业、留学人员孵化基地等单位;
第二类是机关归国留学人员,工作较稳定;
第三类是企事业单位归国留学人员。这部分侧重经营、销售、物流、中介等行业;
第四类是社会归国留学人员。这部分留学人员家庭经济较好,自主创业基础较好,较追求自由,许多是家族经济的接班人;
第五类是刚从国外毕业回国留学人员,侧重找工作,就业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