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问民意,不要一年一个样

2014-11-15来源 : 互联网

众议苑       

□曾德雄(广州市人大代表)

近日,广东省2015年十件民生实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省“十件民生实事”*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前不久广州市的十件民生实事,只不过广州的做法是海选,要求“无导向性地征询市**见,确定十件民生实事,由过去的‘**配餐’改为‘群众点菜”。结果却遇冷,20天仅征集到15条意见,网络问卷调查中97.49%的被访者称“不知道”民生实事在海选。

省里不是海选,而是拟好了十件民生实事然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间是从本月11—18日。这么短的时间,不知会不会像广州那样遇冷?这是很让人好奇的。所以我同样也很期待时间截止后可以公布一下有多少人提了一些什么样的意见。

像这类的**行为,我认为应该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模式和程序,使公众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时间一到就知道**要以什么方式做什么事。类似现在这样省里是征求意见,市里是海选,真让人有点犯糊涂。但愿将来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办法,每年都照此办理,不要让人老觉得一年一个样。

省里**的这十件民生实事,我觉得都挺好,尽管不乏“促进”、“改进”、“强化”、“优化”这类被**诟病为凌空蹈虚的词汇,但每一个虚词下面,其实是有些实在东西的,比如第二件“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小学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从950元提高到1150元/生·年,初中从1550元提高到1950元/生·年;第三件“改进医疗卫生服务”: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35元/人提高到40元/人,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年人均320元提高到360元,等等。

这么好的民生实事,还会遇冷吗?如果遇冷的话,我觉得无外乎三个原因:一是民众对**的这类行为缺乏信任、信心、兴趣;二是有意见但人微言轻说了也白说———在我们这个社会,个体的渺小无力感几乎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三是很多意见可能都跟个别有关,但这些民生实事往往都是些宏大叙事,很难照顾到个别,比如第八件“改善生态环境”:累计淘汰、替代和*理珠三角高污染的工业锅炉37650蒸吨;珠三角淘汰营运黄标车15.3万辆;将**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从22元/亩提高到24元/亩,建设173万亩碳汇林,对粤东西北护林员按照300元/月的标准给予补助。说得都很好,但这并不妨碍粤东或粤西某条村的村民要继续忍受有毒的水和空气———很可能投诉无门,年复一年。

但不管怎么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是一件好事。不论采取哪种方式,**的民生实事一定要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享受到,如此方不负民生实事之名。

标签: 广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