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修相机手艺,罗湖还有一家

2014-11-15来源 : 互联网

 摄影赵炎雄 在深圳,修老相机的师傅,并不多。数码相机的大行其道,修相机这样的细致手工活,做的人越来越少。

在宝**路,刘展雄的修相机档显得非常孤单。1992年,从工厂出来后,刘展雄开始自己摸索着修相机。在那个物质更为匮乏的年代,深圳拥有相机的人并不多。那时候人们用的是胶卷机,价格不菲,一旦坏了,都要找师傅修理。

当时,刘展雄的生意不错。因为手工技术好,回头客很多。20多年过去,和刘展雄一起修相机的师傅,留在这行的只剩下两三个。“现在的人大多用数码相机,修传统相机的大多关门了。”刘展雄说,因为喜欢这一行,他决定跟上时代的步伐,转而学习修理数码相机。

其实原理都差不多,修理数码相机对于刘展雄来说,更为容易。“坏了就换配件,不像以前的相机,是要自己打磨配件。”刘展雄说,现在拿相机来修的多是老客户,有时候遇到“疑难杂症”,他还会和当年一起修理老相机的朋友研究研究。

修理相机非常需要耐心,这一传统手艺,慢慢在消失。刘展雄10年前带了两个徒弟,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去学这门手艺。相比数码时代的快捷,修理是一个慢动作。“有时候帮人改装老相机,我都觉得很心痛。”刘展雄说,有客人拿来老的机械式相机,把镜头换到数码相机上,在他看来,那些老的机械式相机都是艺术品,让他不忍心拆开。

时代在改变,传统的手艺却不会因此褪色。刘展雄根据自己的技术,对现代数码相机进行改装,让他感受到技术带来的乐趣。“这些技艺会消失,是因为现代人已经不需要了。”刘展雄感到遗憾,但技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老友记”长者手工兴趣小组圆满结业

 经过6周的相处与学习,“老友记”手工兴趣小组的老友们终于结业啦!

11月6日下午,在绿野·翠竹社区服务中心,“老友记”手工兴趣小组成员们除了完成了“纸巾筒”的制作以外,还意外收获了社工准备的小惊喜,制作一只可爱的小兔子。虽然制作兔子用料少,但是做起来可一点也不省力。组员们打破原有的小组配合,一起研究和探讨着,在*后一分钟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与努力,制作成功。

翠竹社区服务中心社工张雅楠介绍,通过6节课的学习与磨合,老友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完成作品的成就感,更加体验到了协作带来的方便与团体智慧的力量。今后将多组织开展此类的活动,让大家在学到手艺、技巧的同时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

标签: 深圳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