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50导弹系统55毫米反蛙人*箭炮“山猫”轻型全地形车
本届航展上,中国自主研制的多款兵器亮相:能够击穿目前世界上所有现役坦克前装甲的红箭系列导弹;*次对外公开展示反蛙人*箭炮;“山猫”轻型全地形车能跨越雪地、沼泽。这些成系统、全天候的武器系统体现了中**工“空地一体”的*新研发实力。
兵器谱
国产“地狱*”
可射穿1.4米厚装甲
昨日,蓝箭-7与蓝箭-9在珠海航展兵器馆*次展出。获悉,其中的蓝箭-7此前被网友称为中国版的“地狱*”,能够击穿目前世界上所有现役坦克前装甲。
破甲能力优于红箭
蓝箭系列导弹,虽然被称为空地导弹武器系统,但根据其主要打击目标等参数显示,其也是一款反坦克导弹。不过,与可单兵携带的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不同,蓝箭系列导弹主要用于直升机、无人机、小型舰艇等发射平台,因此发起攻击时,多是采取空地模式。
根据参数,在破甲方面,虽然两系列均装有串联破甲战斗部,除了能够打击坦克外,还能打击装甲车辆和掩体等目标,但蓝箭系列导弹特别是蓝箭-7在破甲方面要优于红箭-12和红箭-8L。前者的破甲深度能达到1400毫米,几乎可击破现役所有主战坦克的前装甲,后两者的破甲深度则分别只达到1100毫米和800毫米。
不过,在其它综合性能方面,蓝箭系列则逊于红箭系列。比如,红箭-12具有“发射前锁定”和“发射后不管”等能力,而蓝箭-7则只具备部分“发射后不管”能力。
性能不逊于美国“地狱*”
蓝箭-7由于外形酷似美国的“地狱*”导弹,因此不少军迷也将其称为中国版的“地狱*”。有军迷称,根据蓝箭-7曝光的一些参数显示,其性能丝毫不逊于“地狱*”。比如具备精确打击能力,其机载雷达向着目标发射雷达波后,蓝箭-7导弹则可接受反射回来的微弱雷达波,从而准确飞向目标。同时,其挂载的作战平台能够使其像“地狱*”导弹那样连续发射,并准确攻击多个目标。
天龙导弹
一次能打12个目标
在昨日航展兵器馆内,天龙系列防空导弹也是亮点之一。天龙50型中程防空导弹系统具备一次可同时打击12个目标能力。而与天龙12型防空导弹系统搭配则更是能够形成重叠状区域防空网,令敌方武装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无人机以及巡航导弹无处可藏。
据介绍,天龙50型中程防空导弹系统是一套作战半径达50公里的区域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包括了一部IBIS50型目标指示雷达、一辆*力分配车、多辆导弹发射车以及一套保障系统,这也使得其*多能同时搜索144个目标并引导12枚导弹进行攻击,其雷达系统能够搜索130公里之内的目标,杀伤目标高度能从30至20000米范围,从而能够有效拦截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和无人机等高、中、低空空中目标,并可独立执行区域防空、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等作战任务。其单发杀伤“歼击机”类目标的概率为80%。
而天龙12型防空导弹系统则可以对高度5公里以下、半径12公里以内的武装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无人机以及巡航导弹等一定扇区的目标同时发起攻击。若两者搭配,将意味着能够形成重叠的区域防空网,打击敌方武装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无人机以及巡航导弹绝对不在话下。
蛙人克星*登场
水下近区目标难逃
在本届航展的兵器馆中,国产CS/AR1型55毫米反蛙人*箭炮亮相,这是我国*次对外公开展示反蛙人*箭炮。
从外观上看,该*箭炮配备有10个发射管。该*箭炮作为水面舰艇近区防卫武器系统装备之一,搭配声纳探测仪,在舰艇驻泊、锚泊时,采用单射、组射或齐射方式,有效歼灭蛙人等水下近区小型运动目标。反蛙人*箭炮主要由*箭炮、发控设备、反蛙人杀伤弹等组成。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占舰面积小,试装性广。
“禁区灵狐”可原地转向
能hold住各种地形
“山猫”轻型全地形车此次亮相航展,这种车由于尺寸小可装备空降部队,随时突袭敌方,被称为“禁区灵狐”。
这种全地形车尺寸很小。采用8×8全时驱动型式,具有原地中心转向功能。空间利用率高,承载能力强、重心高度低,复杂地域行驶稳定性和机动性好,具备水陆两栖行驶能力。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车是部队在山地、丛林、沙漠、雪地、沼泽等特殊复杂地形遂行作战及保障的新型特种作战车辆,特别适合作为人员输送和轻型武器运载、发射平台,上边可自行装备高射机枪、追击炮等。用于战斗班组在特殊复杂抵御遂行突击、侦查和巡逻等机动作战和物资运输等任务。
零距离
来体验翻滚腾挪间的空战快感
在中航工业的航空科普馆有多款飞行模拟设备,人气*旺的要数角落里两台双轴空战模拟设备。
坐进驾驶舱后,工作人员先将的双脚固定在尾舵操纵杆上,然后捆紧安全带。按下绿色开始按钮,前方的屏幕上出现空战前的画面,两架“敌机”一左一右出现在远方。蹬踏尾舵,操纵飞机向左边“杀”过去,随着手柄不自觉地左倾,整个驾驶舱迅速进入翻转状态,整个人也随着开始左翻滚。见“敌机”爬升企图逃窜,于是猛拉操纵杆,机舱迅速进入上仰姿态。虽然没有加速和失重的感觉,但在翻滚腾挪之间伴随紧密的炮*声效,还是非常逼真地模拟了空战的场景。
本版采写:李京高志远刘京名
本版摄影:陈坤荣叶志文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