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闯将”留给深圳什么?

2014-11-24来源 : 互联网

11月21日,张思平退休,卸任深圳市委常委、**部长。男,汉族,1954年10月生,河南延津人,1973年11月加入*****,1971年5月参加工作,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副研究员。

1993.11-1997.12,深圳市体改办主任、党组书记;1997.12-2000.02,广东省体改委主任、党组书记;2000.02-2003.03,广东省****副***;2003.03-2010.05,深圳市人民**副市长;2010.05-2010.06,**深圳市委常委,市**副市长;2010.06-2014.11,深圳市委常委、市委**部长。

“深圳这座城市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强,以先行先试为己任,以改革创新作为立市之本、发展之机、活力之源,改革创新已经成为深圳的根、深圳的魂。”11月7日,*届大梅沙中国创新**上,年满60岁的张思平在致辞中饱含深情地说。这位被外界称之为“改革先锋”的官员,用这样一段话与自己的改革生涯作别。两周后,11月21日,张思平退休,卸任市委常委、**部长。回*过去十多年在深圳的从政生涯,张思平可以说始终是站在特区改革*前沿的人,努力在寻找并重塑深圳的根和魂,成为深圳改革的重要设计者、助推者和实践者。如今,改革先锋退休,而他参与导演的深圳全面深化改革大戏,才刚刚上演。

改革贯穿30年从政生涯

当过工人、教过书、读过研,1954年出生的张思平履历丰富。27岁时,张思平进入湖北省社科院,当时仅是经济研究所一名研究人员,5年后就晋升为副院长。

上世纪80年代末,张思平来到刚刚建省的海南,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改革热土。*任海南省省长梁湘,曾任深圳市委书记、市长,以锐意改革闻名。而张思平在海南工作的两年期间,就是辅佐梁湘搞改革。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张思平与“改革”二字便难以割舍。近30年的从政生涯,改革贯穿始终。

“他一直工作在中国改革的**线,无愧于‘改革先锋’的称号。”深圳市委副***、改革办主任乐正说。

1990年,36岁的张思平出任深圳市委政研室副主任,三年后任体改办主任。那时的他,已经出版过《流域经济学》、《长江经济研究》等专著,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在深圳体改办主政期间,学者出身的张思平开始小试牛刀,为城市改革操刀。1997年初,张思平以市体改办的名义,向市领导呈送了一封《以清理和重定审批项目为重点,实现转变**职能改革重大突破的建议》的手写信,道出了行政审批制度的种种弊端,以及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面对来信,当时的市委书记厉有为、市长李子彬当场回应:改!

紧接着,深圳成立了由时任市长李子彬亲自挂帅任组长,常务副市长李德成任副组长的“市**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一场轰轰烈烈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此展开。曾作为市体改办工作人员参与改革的王慧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引用当年张思平一句豪迈的话:“我们正在做一件在中国行政管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是一场创世纪的改革。”

1998年1月,深圳市正式发布实施《深圳市**审批制度改革方案》,1999年2月以**令的形式发布施行了《深圳市审批制度改革若干规定》。在这一轮改革中,深圳市**部门和单位审批事项减少了418项,减幅57.8%。

尽管这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其时代局限性,但仍不失为张思平一次漂亮的改革*演。

大刀阔斧推行国企改革

梳理张思平的改革履历,深圳国企改革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节点。

早在1994年3月,担任体改办主任的张思平就在一个访谈中表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当时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而深圳争取在两三年内,把市属国有企业改造成有限责任公司。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这项改革未能全面铺开。1997年,张思平调任广东省体改委主任。

2002年12月,深圳召开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出台了十几个配套文件,提出用三年的时间,完成深圳市的国企财产所有权的改造。此后不久,张思平调回特区出任副市长,直接分管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在熟悉深圳政情的观察者看来,张的“回归”,也让深圳国企改革驶上了快车道。

“回归”伊始,张思平即表示,深圳将加大国企改革开放力度,促进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进程。2003年6月5日,深圳市**推出了指导深圳国企改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1+6”文件,该文件也被视为深圳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张思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宣称,2003年深圳国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结束了多年徘徊的局面。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05年的三年时间里,全市共有34户市属一级企业、250多户二级企业完成整体改制,涉及总资产近300亿元,员工约6万名,调整改制涉及的企业数量和资产规模之大、员工数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改革力度之大,在深圳国有企业改革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国企改革初见成效后,另一项牵涉面广、难度巨大的改革,被提上日程,那就是事业单位改革。

当时的改革方案提出,深圳将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推行职员制,公共财政供给不再按人头定费,而是以事定费。更为大胆的是,在现有事业单位中推行法定机构试点,按照董事会的模式进行运作。

由于改革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有人认为操之过急,有人提出强烈反对。2006年底有网友发帖质疑,比如《大刀向深圳期刊砍去!!!》,对一些改革措施表示强烈反对。

张思平在2012年接受专访时曾表示,改革的过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艰难的历程,既有很多人赞成也有不少人反对。“每项改革都会受到不同利益群体的反对或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有不同的声音,事业单位改革、公务员管理改革也是一样。”

无论改革措施引发多大的争议,经过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两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张思平作为一名“改革型”官员的形象已逐渐丰满。

为交通拥堵向市民道歉

在担任深圳市副市长的七年间,张思平分管交通工作,尽管这是一项看似与改革并不密切的工作,张仍将其改革气质与魄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正因为如此,那七年间,深圳交通工作也打上了浓重的张氏印记。

交通领域的工作人员时至今日仍记得张思平创下的多项“**”,比如**个道歉的副市长、**个发布行业白皮书并立下军令状的副市长,**个力推《告市民书》的副市长……

2008年6月的一天,张思平赴龙岗某地调研,18时进入龙城街道,本想从龙城绕上水官高速,却体验到大面积交通拥堵的情形,前后堵了3个小时,21时多才脱离困境。事后,张思平以此为例,痛斥交通拥堵,并向龙岗市民致歉,要求全区大力整治交通问题。在此之前,因为梅林关的拥堵问题,张思平也要求相关部门公开道歉,他说,公开道歉表明**是有责任的**,敢于面对现实承认不足。

在梅林关拥堵引发沸腾民意之时,除了道歉,张思平还要求相关部门发布《关于改善梅林关及周边区域交通状况工作告市民书》,其中谈的更多的是缓解梅林关拥堵的几大措施。

同样是张思平分管的轨道交通建设,在地铁五条线路同时开工引发市民出行不便之时,也选择以《告市民书》形式来与公众沟通,当时这份《告市民书》也是市**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次联合就重点工程建设影响出行向市民发布公告。

在分管交通期间,阻力重重的公交改革,*终拨云见日,这项历时张思平整个副市长任期的改革,也被视为他交通改革的代表作。

公交重组改革在张思平就任副市长后不久即展开,然而由于涉及巨大的利益调整及分配,遭到了强烈反对及抵制,特别是原特区外公交重组,久久未能破冰。

2007年深圳市“两会”上,公交降价的话题被引爆,公交体制改革呼声也空前高涨。张思平公开出面力挺公交降价,并加快推进原特区外公交重组进程。“你想想,要从各个私营企业中将上百条线路收回,难度有多大?”一位熟悉张思平的媒体人说,那时,张会隔三差五去坐公交,一条线路一条线路走。“他的学习能力很强,虽然学的专业是经济,但分管交通后,很快就对交通的情况如数家珍。”

*终,2010年1月27日,宝安*后四条公交线路资产收购谈判结束,深圳市所有公交线路全部收回,标志着深圳公交改革正式结束。

曾经亲历张氏改革过程的西部公交集团前高管评价公交改革,“大刀阔斧,敢于担当。”

王荣“点将”重当改革舵手

作为一名改革者,注定要面对各种争议和压力。

2010年5月深圳领导班子五年一次大换届,张思平从**转到党委系统,担任市委常委、**部长,不再分管改革工作。“其实有人认为他当副市长时过于高调,甚至不看好他的仕途。但他的晋升,显示上级对其工作的认可。”上述媒体人分析,张思平的行事风格是“低调为人,高调做事”。他的“高调”,是为了工作的开展,而不是个人作秀。

那时,在历经一系列大动作改革后,深圳改革被外界普遍认为陷入僵局,曾经的锐气不再。而早些年风光无限的改革办,也一度销声匿迹。2011年5月5日,深圳召开改革工作会议,张思平被市委书记王荣“点将”,分管全市改革日常工作。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次重掌改革之舵,实则是张思平主动请缨。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由一位**部长分管改革工作并不多见,而深圳在改革饱受诟病、在外界舆论压力下选择由张思平挂帅改革,看重的是其过往的改革经验、魄力及智慧。

在这次会议上,改革者的姿态再度回归。张思平态度鲜明地表示,改革是一项长期坚持的任务,必须迎难而上。

此前已经淡出公众视野的改革办,亦再次“复出”。改革办,这个在2005年由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亲自揭牌,并希望其“不怕得罪人”、专门负责推进深圳改革事项的机构,在几经调整后,由市**直属机构归并到市委政策研究室,在“复出”前,几乎已经不再承担有关改革的推进引导功能。“复出”之后,新的改革办也被赋予在改革顶层设计、整体规划、组织推进和监督评估上的各项责任。

重新“回归”的张思平及改革办,很快便以一连串的改革计划,意图重拾内部对改革的共识和决心,以及外界对深圳改革的信心。当年出台的《深圳市2011年改革计划》,确定32项改革计划,包括社会组织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公务员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区级**机构改革等8项重点改革项目。知情人士告诉,全市改革工作会议结束后,张思平就率领相关工作人员马不停蹄调研改革进行情况,了解改革进行的难点并协调解决,督办改革如期进行。

时至今日,各项改革都在低调进行当中,自那以后,全市关于改革的会议已经召开30多次。深圳市改革办主任乐正说,改革不是一蹴而就,有些跨年度的改革,仅凭当年是难以完成的。目前,社会组织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公务员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等改革都在有序进行,有的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在他看来,有张思平的主导,以及市主要领导的频繁听取汇报,改革办才能拥有跨部门协调能力。

与担任副市长时的高调不同,重新挂帅改革工作后的张思平,显得低调内敛许多。在乐正看来,与张思平共事时,感觉张思平不仅有改革激情,也有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在中国,有这样改革激情的官员不多见,更难的是始终不渝、坚韧不拔的改革信念。”乐正说,共事的人很容易被这种激情所感染。

在乐正看来,同样重要的是改革经验,而这一点恰恰是张思平的优势。没有改革经验就会产生矛盾,留下很多改革后遗症。

值得一提的是,担任市委常委、**部长期间,张思平还分管工会工作,近年来,深圳市总工会开展的企业工会直选及集体协商制度等,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知情人士表示,这里面也少不了张思平的鼎力支持,他曾要求市总工会大胆改革,在工会组建、职工维权、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等方面大胆探索与创新。

直面阻力敢于啃硬骨头

“他的改革创新意识特别强,对经济很内行,加上他亲民、平易近人,不少人对他评价颇好。”深圳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执委张翔与出任**部长后的张思平接触较多。张翔说,**次见面,张思平就主动提供联系方法,平时会通过电话、微信等跟他联系。接触一段时间后,张翔发现张思平非常善于学习和思考,无论是他擅长的经济,还是在法治建设、前海改革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接近张思平的多位人士告诉,张思平之所以能够推动一些改革,在于他的坚持以及直面阻力,不回避问题。“就好比他当初向市民道歉,其实他完全可以换个方式,但他选择了直接面对”。

上述人士还以公交改革为例,表示公交重组改革难度非常之大,如果换做别人,很可能就不想改,或者改不动就不改了,而张思平选择了啃下这块硬骨头。

事实上,在公交重组改革完成后,张思平就曾表示,为了此次改革**花费了巨大代价,而且也有失误和教训,但面对种种乱象,还是下决心采取一切手段收回公交线路。

让媒体印象深刻的,是张思平对媒体的熟悉及善用。据了解,张思平每天都会翻阅大量报纸,甚至还填写过南方都市报的读者调查表。早在1997年推动深圳体制改革时,他就利用媒体进行广泛的舆论宣传给改革造势。

分管交通工作时,面对每天庞大的交通出行群体,面对大量的媒体负面报道,他选择面对而不是逃避,每次被媒体问到交通弊端,他都会详细解释,甚至主动召集媒体进行专访,向市民说明*近的交通主要工作。“善用媒体,让改革措施充分与民意互动,可能也是他很多改革得以成功的因素。”一位本地媒体观察人士说。

一位曾跑交通线的报社说,张思平分管交通时,几乎叫得出所有跑线的名字。“他开会基本都是脱稿的。”

2003年3月17日,刚刚履新深圳副市长的张思平曾发表了一番肺腑之言。“我知道改革必然涉及既得者利益,可能会得罪一些人。但只要自己干干净净干事情,只要自己一身正气,肯定能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我非常热爱深圳,我相信谁也抛弃不了深圳!”

11年后,这位改革先锋正式谢幕,或许围绕张的争议,甚至不解、质疑不断,但是,他的改革印记已经深深镌刻在深圳特区发展史上……

2010-2014

职务:深圳市委常委、**部部长

推动全面改革

改革成效:《深圳市2011年改革计划》,确定32项改革计划,包括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社会组织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公务员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区级**机构改革等8项重点改革项目。

2003-2010

职务:深圳市副市长

公交改革

改革成效:从2007年8月启动到2010年1月完成,共解除了200多条承包线路合同,移交了5000多辆公交车辆,并及时进行了规范与整合,按三大公交企业的标准进行服务。

事业单位改革

改革成效:此次改革涉及市属事业单位518家,编制41726人,实有在编人员28281人,临聘人员10641人。涉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办企业270家,人员54678人。

国企改革

改革成效:从2003年到2005年的三年时间里,全市共有34户市属一级企业、250多户二级企业完成整体改制,涉及总资产近300亿,员工约6万名。

1993-1997

职务:深圳市体改办主任

审批制度改革

改革成效:深圳市**部门和单位审批事项减少了418项,减幅57.8%

感言

我知道改革必然涉及既得者利益,可能会得罪一些人。但只要自己干干净净干事情,只要自己一身正气,肯定能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我非常热爱深圳,我相信谁也抛弃不了深圳! ———2003年3月17日,刚刚履新深圳副市长的张思平发表任职感言

条件成熟的我们就迈大步,搞突破;条件不成熟的我们就迈半步;既不能迈大步也不能迈半步的,我们就小步前进,以小胜为大胜,永不停止,一步一步实现深圳改革的目标。———2011年5月5日,深圳召开改革工作会议,市委常委、**部长张思平被市委书记王荣“点将”,分管全市改革日常工作,张思平发表改革宣言

深圳这座城市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强,以先行先试为己任,以改革创新作为立市之本、发展之机、活力之源,改革创新已经成为深圳的根、深圳的魂。———2014年11月7日,在*届大梅沙中国创新**上,张思平用这样一段话与自己的改革生涯作别

MON

官察

TUE

每人计

WED

私家

深港

THU

发现

深港

FRI

人文

深圳

12-13版主笔:

孙天明

采写:孙天明庄树雄张小玲

标签: 深圳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