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重整 反哺村居

2014-12-05来源 : 互联网

工人在操作自动化设备。有企业家认为,加强技工队伍建设,为机器代人产业结构提供人才支撑。资料图片

整合力

32-38版

一向平静的均安天连村今年2月、9月发生两桩****。两桩事件有同样的背景和因果关系,皆因征地而起,背后指向却是基层组织*理的问题。事实上,类似的新闻在顺德过去十余年屡有发生,随着资源、环境的压缩,基层*理中所面临的冲突和问题更为尖锐,作为顺德三大改革的“基础”,顺德农村综合*理体制改革(后称基层*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思考,如何理顺基层矛盾,整合旧资源,为顺德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强大动力?

而勒流黄连社区由一度辉煌的社区,衰落,再借力产业环境和*理体制改革探索,透过这两个样本,我们试图观察分析大小村居在上世纪90年代建立的利益格局将会如何重新分配和整合,又如何走出属于这个时代的道路。

样本1

天连村:村落失序背后的*理难题

位于均安东南、与中山小榄交界的天连村,总面积近7平方公里,有8000多常住居民。在均安镇**多位**人士看来,在过去的数年间,宗族比较单一的天连一直较有秩序,从未有大的****发生。

而今年2月16日以来,均安天连村民持续聚集到广中江高速公路项目临时工地,对高速路征地等问题表达诉求。一直到9月10日,因阻止施工公安机关带走三名村民调查,事件再次酿成冲突。

据天连村一村民欧阳先生介绍,从去年开始,广中江高速公路项目在该村以及均安其他村居征地,但一直没看到过征地公告和补偿方案,“连到底征多少地,怎么补偿,我们都不知道。”原来,村民对均安镇提出征地补偿每亩15万元有异议,有村民反驳说,同样被这条高速路征地的邻村,补偿价有的超过了20万元每亩。

从2月16日开始发酵的冲突,一开始村民诉求是征地问题,包括该项目合法性、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补偿款兑现和分配以及征用土地收地时间等,但随后村民诉求开始扩大。均安镇**后来在调查分析后称,在事件过程中,群众也由*初反映征地及征地补偿款问题,诉求逐步扩展,包括:天连村历年所征地款及物业租金的去向、财务公开、干部作风等问题。

为了解决村里矛盾,均安镇**派干部进村调查村民诉求,逐家逐户解释政策,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试图缓和矛盾等。据3月份调到天连当支部书记的均安镇党委委员欧阳信祥回忆,他驻村后,曾希望就村民诉求比较集中的账目问题、征地问题等,采取第三方审计以查明是否有问题,“这样做,要求程序上必须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开会表决,结果连开两次会都因为达不到赞成数,这一计划只得搁浅。”

在欧阳信祥看来,天连代表的农村基层已经处于失序状态。“为什么会失序?说实话,我到现在还说不准。”在他看来,集体经济管理引发的质疑固然是一方面,许多群众易于被迷惑、被利用也是重要原因。此外,这些年来基层干部作风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于相信既往经验、工作作风粗暴等,这些导致了事件往恶性发展。

样本2

黄连社区:社区的自我转型

相比天连村,勒流街道黄连社区问题、环境更为复杂。上世纪90年代制造业*蓬勃健壮时,黄连曾撑起勒流经济半壁江山,但当产业转移、外迁,这个有1200多年历史的富饶之地又迅速遭遇“空心化”,变得萧条落索,一度成为顺德村居产业转型失败的典型个案。

村居换届之后,黄连成为顺德区村居综合体制改革的试点,希望重构社区自*体系,**村民信心;除了对基层*理“软环境”的**,黄连也将迎来“硬实力”的突破,一个1734亩的村级工业园区正在升级之中,黄连社区党委书记张乃顺寄望园区除了能够为村居向第三产业转型带来促进力,更希望产业环境的提升能够吸引年轻人回流创业,参与到社区营造当中,重拾对黄连这片土地的热情和信心。

原因

公共服务缺失社区老龄化

在经济*辉煌的时候,黄连基础社区建设并未同步推进,这也直接导致支柱产业抽离后,民生、环境、交通各方面问题尤其突显。

“在改造之前,黄连变成了一个死角位置,只有一条路从龙州路进入,交通非常不便。”“路窄、路暗、路难行”被用于村内现状。张乃顺说,这个村落内至今未有一条标准的市政道路,村内的道路依然来自旧有的机耕路改造和河涌硬地化。“*近有村民向我们党代表提议,问能不能把镇公交引到社区里,我说这个还有难度,因为路不够宽连车也进不来。”

而公共服务的质量也是关键。张乃顺说,黄连社区的集体经济年收益只有600多万元,主要来自社区农贸市场内摊档铺位以及社区集体物业的租金收入。事实上,维持该社区内公共服务的开销一年却需要800万左右,中间缺口近200万元。虽建立行政服务站之后,承接**公共服务职能,勒流当地**有相应的资金划拨,但依然捉襟见肘,直接影响了公共服务质量。“卫生保洁这一块,一年需要开支40万元,黄连自己得贴20万元;民防一年就要60万,自贴的要40万元。”

再次,老龄化、人才空心化的现象突出。黄连社区常住户口2734户,人口8349人,但事实上有2000多人是空挂户,实际本地居民不到6000人,“有点本事的年轻人都去勒流、大良创业、买房了,村里剩下的以老人居多,本地劳动力不足。”张乃顺说。据一项来自去年重阳节敬老活动的统计数据显示,黄连村内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1700人,“今年数字又增加了,新增者中光是90岁以上的老人便有14位。”

本地年轻人才的流失,取而代之的,是超过16000人的流动人口。社区内登记在册的出租屋多达1600多间,高峰时甚至突破1700间。“档次也不高,租金也便宜。”一定程度上,这对社区的*安、卫生环境也带来了影响。

除了在流动人口管理、村居环境保洁、*安维护等需要更大开支外,针对本地户籍人口的支出也让村委会头疼不已。一个例子就是虽然空挂户多,但现时村内有2400人在领取退休金或新农保,但要应付日常公共事务,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早已捉襟见肘。

背景

一度繁华*终企业搬离

所谓“先有黄连后有勒流”,立村于宋朝的黄连由于交通通达,明朝已成“黄连圩”,商铺繁华、蚕桑发达,80年代曾和勒流同属镇建制,1992年顺德立市后成为黄连街道,直到2003年才更名为黄连社区。

黄连原是顺德四小镇之一,与北滘的碧江、容桂的上佳市、龙江的龙山齐名。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产权改革时,勒流*主要的工业几乎都集中于此,社区内大兴制造业,其工业总产值更是占据了整个勒流的半壁江山,更产生了如“老板强”吴志强等富豪。

转变来得悄无声息,2005年前后,由于交通、环境、人力资源等条件的改变,黄连社区原有的本地企业开始有向外转移的趋势,这种情况在之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一年前,位于村中核心位置的顺安达集装箱有限公司搬离,除了这家台资公司,连吴志强旗下的本土大型企业———广东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富华机械”)也因厂房升级而陆续搬离该工业区,员工悉数离开。朱明(化名)深感意外,尽管在此之前,黄连关门的私人小工厂、小作坊已经不少,但富华机械的搬迁还是远远超出他的预料。他从十年前就在黄连工业区开士多,十年来每况愈下,直到富华搬离,生意更是惨淡。

10月中,尽管已是中午,朱明铺头周边不少商户仍然紧锁大门,他记得,10年前的黄连工业区内,大小工程密布,大的可以开厂,小的家里放机床生产零配件也活得不错。他的士多生意随之也红红火火,店铺面积也不断扩大至今天的50平方米。他现在*担心天气变冷,“少了冷饮的收入,可能要亏本了。”他旁边的两家小吃店也因客源不足而几度易主。

张乃顺也见证过过去的辉煌,20年前就曾在黄连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到勒流街道办国土、经科等部门任职,直到28个月前才重新回到黄连。“但过去的生产模式,至今已经走到尽头。”

转折

社区营造的自我尝试

收入低、资源少、人不够、交通差、环境旧……一个个问题互相制约的同时又互相影响,2013年的黄连可以说到了*困难、萧条的时候,再不突围情况难以想象。

2013年8月,在顺德区农村综合改革会议上,宣布勒流街道黄连社区被顺德确认为全区村居综合体制改革试点。该试点将以加强基层党的领导为核心、以重构社区自*体系为目标,将为全省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先行先试。

除了产业流失,当时勒流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梁晴尔认为黄连社区衰退的原因,也因为过去村居委会的行政色彩过于浓厚,“自认为也被简单地误认为是**的代言人和代理人”,形成部分村居两委成员热衷争权夺利,淡漠公共服务的现象。他认为,由于体制的缺陷造成群众对村居事务的参与度不高,村居的*理变成了“两委”几个人的事情。“由于村居委会的自*职能弱化,大量问题和矛盾不断积累。”

“唯重建改造,以作出路。”作为全区试点,张乃顺的改造思路,并非先“开源”引企业来为黄连带来动力,改造是以社区营造概念的引入开始的,先造软环境。社区营造,旨在把黄连现有的资源重新挖掘、整合、盘活。

试点行动

党代表“洗楼”听民意

张乃顺在试点第一步,希望首先能够激活冷漠。他形容黄连过去“民生欠账多,民怨欠数多”,村民对社区居委会干部已经丧失信心,“对两委已经不抱希望,年轻人的出走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因此能否重获民心,直接影响其后措施的推进。

黄连首先推行基层党组织工作实务化。“我们建立了社区党代表和党员志愿者两支队伍。在社区党总支内部设立组织建设部、社区联络部、培训宣传部三个工作部门,分别负责党员管理、联系群众和培训宣传等具体工作。”张乃顺介绍,队伍在社区党委要求挑选80名党员作为社区党代表,每人定向联系40户群众,上门联系次数每月不少于1次,认真收集民情民意。这种方法,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以及容桂党委之前所探索的“洗楼”很相似。

开始得很艰难,就连张乃顺所带头的第一组,200多户里也有几十户推搪。“我理解的,就是对我们不信任。”一切回归到*基本、*琐碎的事做起,如环境卫生恶劣问题,张乃顺定了三个任务———垃圾、沙井盖、街灯。“卫生环境脏乱差,我们就买垃圾桶,加大密度,坏了、不见了马上换新的,就是希望先从*基本的东西改善环境。”

党代表、党员志愿者建立了微信群,“洗楼”过程遇到什么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麻烦,马上沟通,然后联络解决。“一般的事件从发现到解决、反馈,几个小时就能走完。”张乃顺希望对于居民反映的问题能做到“事事有回应”,“无论如何都给一个答复。”

在这种信心重建的过程中,除了有党员主动走上去,也能有村民走过来,一年多来,社区的服务中心、党代表工作室不断建立和完善。

勒流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柯宇威每周也会来黄连,倾听基层诉求。柯宇威说,在黄连,党代表往往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群众诉求,再根据问题性质寻找社工、民警或者职能部门,逐步建立了一个有活力的*理结构网络,“可能大家看起来都会觉得这些都是很琐碎的小问题,但实际上这些都是群众切切实实需要我们去帮助解决的问题。”

张乃顺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时黄连社区的党总支部已初步实现了“联系观众”的目标。虽然依然有党代表等反映说,与村民间依然未熟络,彼此的互信尚未建立起来,但张乃顺表示乐观,“先从相识开始嘛。”

除此之外,黄连居委会也探索政务协助工作的经费由街道办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支付,双方必须签订《政务协助合同》,列明金额和居委会需承担的义务。居委会承接政务协助事项时可以与专业机构和其它社会组织开展合作,进行转委托,尝试服务分包、外包,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在这些社区基础服务基本稳定后,张乃顺强调社区自*体系重构中的“在地性”问题。社区该怎么走,他觉得答案应该由居民来决定。唤醒居民对当地发展的关注后,再通过党员、乡绅梳理和解决问题,同时从文化、体育等公共领域寻找共同话题。

作为顺德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黄连的尝试获得了区、镇两级的资金扶持。据顺德农业局消息,今年10月一笔专项资金已经划拨。

突破土地瓶颈升级改造工业园

民心的回归,让黄连开始变得有活力。但是经济效益与村民直接挂钩,如何提高收入维持民心稳定则是另一个难题。如果今年顺德两会没有提出对村级工业园区的升级改造,黄连的突破没有那么简单。

1700亩土地将升级改造

农村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和稀缺资源,在上世纪90年代被过度利用。黄连也不例外,它的辖区面积3.65平方公里,建成区3.3平方公里,全村有6个股份社,但其中5个已“全征地”。尚未被征地的土地位于农田保护区内,利用难度大。如今的黄连没法依靠租地买地的简单方式来进行“吸金”。

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中,黄连工业园区作为勒流镇重点项目,1734.51亩的园区土地也纳入其中。据统计,顺德全区需要改造的村级工业园占地55平方公里,已启动和正在改造的有5000亩。其中,纳入考核的重点改造项目共有10个。

10月底,黄连萧地公交站后面的围墙内,沙土漫天,原本的旧厂房早已清拆一空,在黄连的中央地域留下大面积的空地。不远处,骏达电子有限公司的升级改造项目已经初具规模,这是勒流黄连村级工业园提升改造试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占地20多亩,改造前容积率仅0.99,经过3000多万元的投入,不仅把容积率提升到2.5,还增加了5000万元年产能,新增就业岗位250个。

除了骏达电子,勒流街道还选定黄连村级工业园内连片的“宏宇勒流工业园”、“盛世产业园”作为三大改造项目(面积合共312.11亩)。勒流街道希望以点促面,实现区域旧厂房的全面升级改造,提高村级工业园用地效率。

据负责宏宇项目招租工作的工作人员介绍说,项目一、二两期厂房均以整栋出售方式推出,二期厂房每栋5层约8000平方米,并配备两台电梯。而三期将建两栋厂房,面积约2.3万平方米,计划在明年开工,在2016年完成全部改造。届时,标准厂房的使用面积将比原来增加3倍,产能也将有大幅提升。二期项目尽管还没有正式招商,但因拥有员工宿舍、食堂等生活配套,已经有不少创业者、企业家计划进驻。“一星期大约能接到3-5个咨询电话。”

“硬件”提升吸引民心回归

张乃顺每日的电话响个不停,随身带着的塑料文件包内也塞满了各个工业园区的资料和图纸,工业园区若能成功转型升级,不但会为黄连带来突破,也将有新的机遇,并且对道路、环境、服务业也有了新的需求。当前他*希望的就是环保、高科技企业的进驻,能够促进黄连从过去的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同时对社区环境带来改变。为此,黄连工业园区周边的道路将会进行扩阔,道路衔接也会有所调整,而历史久远的西市地段,也将会进行翻修,提升景观布局。

而园区升级除了带来“硬件”的提升,张乃顺也寄望能够由此继续提升居民对黄连的信心。黄连社区还谋划建立一个社区营造管理委员会,张乃顺称:“会有类似决咨委的咨询、研究内容,但更重要的是让黄连的名流乡绅、企业家、党员、专家能够参与到社区营造之中,为自己的社区建设出一份力。另外也会有慈善的功能,吸引他们投入到社区的公益事业当中。”

士多老板朱明也留意到门前这片大空地有了新的动静,虽然暂时生意不景气,但他没有打算离开,他等待着工业园区重新热闹起来,“守两年,希望会有转机。”

手记

改革攻坚之路仍漫长

《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无论是均安天连村的冲突,还是勒流黄连社区的试点,两个样本所经历的事情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2013年8月,在顺德区农村综合改革会议上,勒流街道黄连社区被顺德确认为全区村居综合体制改革试点。而成为基层*理体制改革试点后的大半年,黄连村民应该是感受其中变化*深的。民生之事琐碎如垃圾桶、道路标识……看似“小儿科”等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黄连社区组织处理情况均纳入勒流政务督办范畴,设定时限、跟踪督办;创新如村民手机上了解村务,微信参与村居事务……城市升级归根到底是人的升级,这些经验措施获得了肯定。在今年农改会议上,顺德区委常委、区**常务副区长邓永强认为,黄连改革经验值得推广。他指出要善用社区党代表和党员志愿者两支队伍,开展各类服务活动,继续深化改革。

而今年8月顺德区委组织部更是发文称,黄连社区打造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构建起合作互助的幸福社区*理新模式。“尤其以基层党组织工作‘实务’作为活动载体,重构党群关系、重塑支部威信、重建社区形态,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不过,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首要条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内容包括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和文化资源的均衡配置、村居环境的统一规划、生态环境的统一整*以及社会*理的同步推进等,还强调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载体的建设和社会力量对公共服务的补充供给,这些内容十分丰富。黄连社区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有经济的支撑,而经济的支撑*终要借力升级改造,增加附加值,而这个附加值既要改变社区环境又要保持生态人们宜居。这么看来,黄连试点之路漫长艰巨,仍须努力。

标签: 顺德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