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失去过爱人的两名英国女性参加世界预防**日活动。CFP供图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青少年死亡原因中,**占据第三位。对于这个**性问题,欧美发达国家有一整套体系来预防和干预,从全国性的防御机构到社会机构,再到学校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还有社区志愿者的行动。
**
香港有多家专门的预防**机构
在香港,也有专门的机构来帮助青少年,比如说生命热线和香港撒玛利亚会。生命热线除了提供24小时预防**热线电话外,还会为情绪受困扰或有**危机的老年人提供定期探访、电话慰问及节日探访活动。对于青少年也提供生命教育服务,并为青少年的身边人(朋辈、家长、教师等)提供全面培训,让他们成为生命守门员,预防青少年**。
撒玛利亚会在电话热线之外增设电邮服务,鼓励喜欢网络沟通的人士积极求助;并每月组织**者亲属支援小组聚会。
2002年,香港大学成立香港赛**防止**研究中心,该中心也通过实证研究来优化实践做法,促进社会发展。
在今年9月10日**防止**日时,香港大学香港赛**防止**研究中心和生命热线、香港撒玛利亚会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呼吁政策制定者与社会各界集结力量,制订长远战略,共同致力于改善福祉、挽救生命。
据港大防止**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部分问题青少年倾向通过即时讯息的方式与他人联系。当遭遇困难时,他们更倾向于在网络论坛与人交流心境。这时新媒介能否帮助他们联系到有效的社会支援就至关重要。中心的另一项研究则发现,不少人士有可能通过互联网搜索行为接触到新的**方法,并因此促成他们的**行为。该研究基于2008至2011年台湾的Google搜索数据,发现当周关于“烧炭**”的搜索量每上升10%,接着下星期的**率便会上升3.8%。
预防机制
国外中小学多有生命教育课程
除了心理咨询和辅导以外,欧美发达国家的中小学也经常开展死亡教育和挫折教育。据首都师范大学张鸿燕老师的文章,从20世纪60年代起,死亡教育逐渐成为美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在参加了死亡教育课程后,认为自己对死亡和死亡相关事件的恐惧较学习这门课程前有所减少。有些州在中小学开设了死亡教育后,**率有了非常明显的下降。
美国中小学的死亡教育具有科学完整的内容,针对这些内容和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开设了正式的死亡教育课程,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作为辅助。正式的教育课程有助于向儿童传授系统的、连贯的、完整的有关死亡的各方面知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死亡教育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有助于使孩子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习死亡的知识,领会死亡教育的精髓,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死亡,内化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有许多中小学将死亡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健康教育、社会研究、文学等课程中。
美国 心理老师经常和问题学生保持接触
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欧美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学校设有心理咨询中心或者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
美国的中小学心理辅导老师,经常会和问题学生保持接触,帮助他们稳定情绪,教他们用正当的方式表达情感。心理辅导员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帮助学生分析心理情绪,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其辅导诀窍之一是避免使用命令式的语言,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让学生明白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后果,让学生用他自己愿意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处理学生打架问题,心理辅导员一般先让学生双方把要说的话说出来,接着进行心理分析:“为什么动手?”“我太愤怒了。”“因为什么愤怒?“他骂人。“这我理解。”
英国 学校非常重视挫折教育
英国很多学校非常重视挫折教育,比如说在一些顶级的中学,他们就会故意推出一些极富挑战性的数学试题,这种试题的挑战性是远远高于中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学校之所以出这样的题是希望学生们从小能够摆脱完美主义的思想,了解失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另外在英国面对这样的挫折教育还有类似国内的方法,比如中学会推出失败周,会邀请一些成功人士和他们一起来分享、了解失败的经历,以及他们如何在失败教训当中获得成功的。另外在家庭教育方面英国家长也常常把给孩子失败的机会挂在嘴边。
澳大利亚 用新媒体方式帮助青少年
现在的青少年经常活跃在社交媒体中。社交媒体咨询是治疗心理健康的前沿方式。澳大利亚就有这样一个项目———儿童热线服务电话(KidsHelpline),网址(http://www.kidshelponline.com.au/),利用Google+平台应用进行个人、团体活动,帮助青少年解决焦虑等问题。
“每三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个拥有社交媒体的账户,而每五个中就有一个可能存在精神健康问题。”KidsHelpline(儿童热线服务电话)通过两种方式为5-25岁的年轻人服务:
1.一对一聊天:24小时免费的一对一私人在线电话,100名来自全澳的咨询人员将一周工作7天,为有需要的人士服务。拨通咨询电话1800551800之后,将听到介绍kidshelpline工作原理的录音,之后会与咨询人员接通电话(人多时可能需要等待)。寻求咨询者可以匿名,可以要求咨询人员的性别,或指定一个具体的咨询人员。咨询人员将会倾听,并引导寻求咨询者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通过电邮和网络连线方式寻求帮助。
2.团体聊天———buddyhelp(同伴互助)项目:由kidshelpline和悉尼大学(心理学高级讲师AndrewCampbell博士)共同运营。这个项目通过google+在线聊天的方式,让一群面临相似情感问题的同龄人(使用化名)与取得专业资格的咨询人士一起沟通。讨论的话题可以围绕年轻人正在遭遇的情绪低落、焦虑等问题。这个项目将运营到2015年,关闭之前会提前一个月告知参与项目者。
在英美,网络媒体如Google、Facebook等,都有相关机制可以将存在**风险的人士,指引或转介给预防**专业机构。当然,其前提是,美国、英国都有全国性预防**机构,其服务素质和信誉获得广泛认可。
WHO建议
各国应建立国家**预防策略
今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首份关于**的报告———《预防**:一项**要务》,“**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每40秒钟就有一人**死亡,而这种死亡是可以预防的。”
报告建议,各国应建立国家**预防策略,这不仅涉及卫生部门,还包括教育、人事、社会保障、司法等部门。同时应将卫生保健服务纳入**预防的核心部分。目前,**有28个国家建立了**预防策略。
报告中说,**是可以得到预防的。减少**手段的可获得性是减少死亡的一种方式。其它一些有效措施包括媒体对**问题负责任地做出报道,比如避免使用使**敏感化的语言以及避免对使用方法进行详细描述等,还包括要通过卫生工作者在社区较早发现精神和物质使用障碍问题并加以处置。
由于**未遂的人再次尝试的风险最大,因此重要的是卫生保健工作者对那些有**企图的人,要通过电话或家访等定期联络方式提供随访保健,同时提供社区支持。
采写:宋金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