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董事长雷军:为什么坚持不上市?

2014-12-15来源 : 互联网

小米,瘸腿的“*轮车”?

在小米手机成立之初,雷军曾将手机硬件、米聊和MIUI称之为小米成长的“三驾马车”。但仅过一年的时间,小米就已成为只靠手机硬件**的“*轮车”。

MIUI可以说是小米*具口碑的产品,为小米早期积累用户做了大量的市场铺垫,本应是建立小米文化的核心产品。但11月初,当小米手机用户系统升级之后,发现在更换手机主题时,质量高的主题都需付费。让很多用户觉得“愤怒”的是,连自己之前已下载过的主题也不能使用。一次MIUI主题收费事件,让很多之前狂热的“米粉”一夜变“米黑”。

与MIUI相比,米聊在**的冲击下用户增长已经停滞,活跃度甚至负增长。马化腾近日宣称**下月用户就将超过3亿,而米聊用户官方数字不足2000万,甚至还不如“交友神器”陌陌。

目前小米并不缺*,每月利润1亿元,意味着每天在小米用户身上产生的利润超过300万元,名副其实的“日进斗金”。那么MIUI为什么要强推收费?

惟一的解释就是雷军急于给投资人讲述除硬件之外的“**”故事。

上市,即“见光死”?

小米创立于2010年4月,当年8月即发布**款小米手机,并从10月起进行网络销售。

按照雷军说法,小米手机今年销量有望达到700万部,今年的销售额有望达到130亿元(约合20亿美元)。但雷军坚持称,“小米未来5年内不会考虑上市”。

雷军的这个提法很有意思。今年6月小米从新加坡****基金新加坡**投资公司和其他投资者手中获得了2.16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40亿美元。在此之前,小米曾于2010年底和2011年12月先后**4100万美元和9000万美元。

但对于启明、IDG等投资公司来说,长达七年的投资风险极大,即使强如摩托罗拉、诺基亚也从未在激烈的手机市场竞争中保持七年持续增长的“不败金身”。那么,坚持“不上市”的雷军,如何来回报投资人?如何回报每周6天x12小时工作的小米员工?背后原因又是什么?

答案可能就是小米在手机销量方面“见光死”。查看小米手机生产和发售历史,可以发现诸多数据“打架”。

在2012年2月之前,小米手机惟一代工来自南京英华达工厂。而按照小米官方公布的数据:2011年9月*次开放预定30万部,实际有效数字21.5万部,转化率高的惊人。小米同时宣称,“***万名米粉将于10月份拿到手机”。

而据英华达南京公司品质管理处协理、小米事业部主管黄建勋之前对媒体公布的数据,英华达和小米于2011年3月达成合作,3月22日**次试生产。9月2日**批1000部工程样机出货,10月14日**批1050部量产手机出货。而实际上,直到10月31日英华达工厂才完成“*个1万部出货”,小米宣称另外“到货”的9万部手机从哪里来?

按照黄建勋的说法,南京英华达工厂真正开始规模生产小米手机是在2011年的11月份,并于11月30日完成了*个10万部生产。而今年8月,小米宣布其1代手机总销量超过350万部。

也就是说,从小米手机2011年8月份发布开始的一年期内,其前四个月发货量只有总发货量的2.86%。也就是说,小米在拿4个月甚至半年后的手机价格,来跟发布时期的其他手机厂商的手机进行竞争,是名符其实的“期货手机”。

有意思的是,2013年2月,在CDMA版小米手机发布会上,雷军曾对媒体公开宣布将于4月份对外公布官方的销售审计报告。但在今年6月广州电信天翼终端发布会采访中,《经济观察报》某女记者就此问题跟进采访时,雷军就此失态,并当场拍桌子“爆粗口”。

雷军也就此落下了“雷一折”的称号,意思是说,小米实际发货量约占其官方宣称的1/10左右。一旦选择上市公开财务数据,必然“见光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