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千万整改体育场馆标识,值不值?

2014-12-28来源 : 互联网

报载,广州市体育局继去年投入600多万元对13个场馆的公用信息标志进行整改后,今年再投580万元,对另外6个场馆的公共信息标志进行整改,且已完成招投标工作。而明年,体育局还将投入30万元对下属一家科研所的公共信息标志进行整改。

算下来,广州为体育场馆公共信息标识整改共计投资1200多万元,以达到“与**接轨”的目的,据称“*理想的状态是在不看文字的情况下,不仅广州市民能看懂标志,外地、外国人也能看懂”。

尽管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标识整改“不会全部推倒重来”,但总免不了被人追问“值不值”的问题:投入千万去做体育场馆信息标识的整改,究竟是否紧迫且必要?

遗憾的是,这样的追问总是迟到且徒劳的。且不说去年投入的600多万已经使用完毕、就是今年的580万元,不也是已完成了招投标工作吗?此时媒体再来报道此事,公众纵然反对,也是无力回天了。

在目前的财政预算体制下,体育局整改标识的这笔*应该是早在年初“**”时就通过了人大审议的,是一笔合法支出,只是因为它被裹挟在厚厚的财政预算报告里,在“**”紧凑而有限的审议预算报告时间内,不大可能被注意到并被单*拎出来讨论罢了。因此,当这笔*真正花出去并被媒体报道的时候,公众才可能留意到,进而质疑:财政资金为什么要这样花?

是啊,为什么要花上千万去整改体育场馆的标识?在部分体育场馆常年闭门谢客、居民健身缺乏体育场地的情况下,有限的资金没有用于改善体育场馆的经营或是扩建体育场地,却用来整改标识,这果真是明智之举吗?

当然,**部门一定不难找出诸多支持标识整改的理由,“上级要求”、“与**接轨”等都是很好的说辞。可是,“与**接轨”的同时,能不能也“与本地接轨”,与民心接轨呢?为什么本地民众呼吁标识整改的时候就那么难呢?

以广州地铁更改站名为例,2011年底的时候,地铁方面执行**决策,将3号线及APM线的赤岗塔站更名为广州塔站,APM线的歌剧院站更名为大剧院站,而市民呼吁的将“西朗”地铁站纠正为“西塱”,却被地铁公司以费用太高而**了。

同是更改标识,市民诉求和**决策却总不能“合拍”,在埋怨的同时,媒体和公众可能也需要想想办法:如何能让公众意见及早、有效地影响公共决策呢?我们是否在埋怨人大代表没有仔细审议预算报告的同时,却又将宝贵的注意力放在了**期间一些无关痛痒的花絮报道上了?若想从源头管住**的*袋子,媒体和公众就不能只是在**花*的时候才表现出惊诧,而应想办法在预算制定和审议的过程中,就有效影响公共决策。□柳絮(中大老师)

标签: 广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