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第一、二批历史建筑名单今公布

2014-12-28来源 : 互联网

3

海珠桥、兰圃、新爱群大厦、花园酒店、大同酒家、友谊剧院,以及俗称“63层”的广东**大厦……这些广州人耳熟能详的地标,承载了无数广州人的集体记忆,虽然建成的时间较晚,但都被收进了广州市历史建筑的名单里。

获悉,广州市**批、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已经敲定,今日将在广州市规划局官网公布。

广州将是目前***公布历史建筑*多的城市

经过专业部门普查、**、申报、反复征求**和相关单位意见、市名城委审议,广州市**于今年先后确定了两批历史建筑名单,其中**批有398处,第二批有80处,两批共计478处。今年12月,广东省**、省住建厅同意广州市公布历史建筑名单。

今日,两批名单在广州市规划局*页的“通知公告”栏目挂网后,据市规划局介绍,广州将是目前全国***公布历史建筑*多的城市。

这两批历史建筑中,*早的是伍氏宗祠遗迹(1806年),*晚的是南越王墓博物馆建筑群(1989年),*密集的区域是荔湾区耀华大街、越秀区盐运西街、海珠区溪峡街。入册的建筑突出广州作为中西融合及岭南建筑发源和兴起的城市,兼具岭南传统、西方传统、中西结合、早期现代及岭南现代建筑风格的多样性。

**、二批历史建筑涵盖**类型,居住类建筑所占比例*大,超过七成。其中文化设施共11处,办公及教育科研共38处,医疗卫生共4处,商业设施共8处,旅馆业共17处,宗教及祠堂建筑共22处,居住建筑共342处,工业遗产共9处,市政交通设施共4处,园林绿地及构筑物共23处。

作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延伸,这两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加强了对清中晚期、民国时期、解放初期乃至改革开放时期近200年时间的建构筑物保护。

第三批名单正接受各界**

广州建筑保护方面有业内人士认为,广州原有的文物保护体系,对历史久远的建筑比较关注,保护名录里较少出现清末以后的建筑。“这次公布的历史建筑名单,会有助于完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体系,补足广州近代城市功能、历史记忆的记录。”

随着两批历史建筑名单出炉,这意味着,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初步建立了广州历史建筑保护层次和工作框架。

该业内人士透露,第三批名单正在接受各界**阶段。据悉,在**批、第二批名单产生的过程中,**相关部门**161处,学术研究团体**281处,媒体挖掘报道**134处,个人或团体自主**11处。

关注

专项保护资金如何解决

广州市规划局表示保护方案、专项资金正在推进

目前,广州尚未有针对历史建筑的专项保护资金。据了解,上海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而且80%历史建筑是公房,与广州80%历史建筑属私房的现状大为不同。对广州来说,历史建筑专项保护资金*要是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

广州市规划局昨日表示,保护方案、专项资金等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正在推进。广州市**批历史建筑入户调查宣传已于今年完成,以区为主体的全市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正在开展,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规划、修缮指引等管理及技术规定也都在推进。

相关部门曾透露,广州争取明年也有历史建筑专项保护资金,如能做到“**出一部分资金,业主自付一部分资金”,业主修葺自身拥有的历史建筑有望更有行动力。

据悉,今年上海的历史建筑专项保护资金有1.7亿元,明年达2亿元,计划到2020年历史建筑专项保护资金累计额度达200亿元。

早在今年2月1日,《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已公布实施,《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也在上月11日经省**批准实施。

广州建筑保护方面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历史建筑名单之前出台的《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可以避免名单出现“裸奔”的情况,但相关的保护办法仍需要陆续完善,包括保护法规、专项资金如何支持,对历史建筑如何活化、修缮,保护人员的安排,如何执行等等,都应该有细化的规范。

**、二批历史建筑包括**类型:

1.文化设施(共11处)

2.办公及教育科研(共38处)

3.医疗卫生(共4处)

4.商业设施(共8处)

5.旅馆业(共17处)

6.宗教及祠堂建筑(共22处)

7.居住建筑(共342处)

8.工业遗产(共9处)

9.市政交通设施(共4处)

10.园林绿地及构筑物(共23处)

两批历史建筑之“*”

*早建筑:

伍氏宗祠遗迹(1806年)

*晚建筑:

南越王墓博物馆建筑群(1989年)

*高建筑:

广东**大厦(63层,200米高)

*长建筑:

珠江大桥(415米长)

*大建筑: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路旧址(11万平方米)

海珠桥

海珠桥是广州市**座跨江桥,于1929年12月动工,1933年2月落成通车,时桥长180米,宽18.3米,为简支拱形下承钢桁架梁,并可开合供船只通行。以其临近“海珠石”改名为“海珠桥”,落成时“海珠桥”题字为曾任国民**主席的胡汉民。1938年日机轰炸,将桥体开合器震坏,此后日军将整套设备盗走,后虽经修建,中段桥面开合部分已无法复原。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前夕遭国民党军队炸毁。1950年3月25日,广州市**重建海珠桥,由中山大学建筑工程系罗明燏教授负责结构设计。

秦牧旧居

秦牧旧居位于越秀区启明二马路2号,是秦牧先生于1950年5月至1966年的住处。秦牧(1919-1992),广东澄海县人,当代著名散文家,原名林觉夫,归国华侨。秦牧曾历任中华书局广州编辑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作品》杂志主编,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文联委员,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顾问。该建筑为两层红砖曲尺形建筑,坐北朝南,屋顶有天台,部分采用西式近代建筑手法,一楼正面有两开间设柱廊,二楼正面设拱券窗。

林克明旧居

越秀北路394号别墅为岭南著名建筑师林克明先生为自己设计的住宅,保存完整,对于研究岭南现代建筑思潮和实践具有极大的意义。建筑物为两层半的平顶现代风格,依地势而起,造型稳重。外观为简洁的平屋顶,有跌落的大平台和弧形阳台,设钢管栏杆,现代感很强。

大同酒家

大同酒家位于越秀区沿江西路63、65、67、69号,前身为日本人中泽亲礼办的“广州园酒家”,后转让给香港饮食界名流马俭生,改用在香港已负盛名的“大同酒家”做店名。该建筑建于1936年,为上世纪30年代广州流行的ArtDeco风格,强烈的竖向线条与立面中部入口的设计都有相当的标识性。大同酒家在1993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2000年12月被评为“广州老字号”。

华侨糖厂旧址(拱形仓库)

广州华侨糖厂于1956年下半年在广州市西郊松溪乡沙贝村动工兴建,1958年投产,全厂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广州华侨糖厂日榨蔗2000吨,采用碳酸法生产白砂糖,从甘蔗运输到压榨、澄清、煮炼及成品包装等工序作业都是当时机械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红棉牌白砂糖是广东省、广州市*批著名商标。这座拱形仓库长80米,由十几条钢筋混凝土拱结构支撑起,气势如虹。

采写:罗苑尹张艳芬邓艳珊穗规宣

标签: 广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