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顺德》不仅是一份报纸,更代表一种态度。我们将触觉延伸至坊间,以*新鲜热辣的民生问题、社会现象为选题,共举办了19期《论道顺德》———2014顺德周末**。在**里,我们关注顺德目前的建设和发展,例如新房改革对市民的作用、参与式预算如何让民众更好地参与和监督、决咨委怎么能更体现**等等;我们还关注未来,我们下一代的发展,包括“单*二孩”落地后的反应、教育的问题。
今天,我们在《论道顺德》的足迹中选取了10期内容,试图通过这些脚印,让各位看官了解,顺德今年关注了什么,我们为城市发展带来了什么助动力。
1**改革效果如何?
话题:《**改革,新办法能否解决老问题?》时间:7月6日
《广东省**条例》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提出“诉访分离”、“分类处理”等原则,对于重大、复杂、疑难的**事项,或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听证的**事项,**部门举行**听证。6月25日,顺德区**局在陈村举行了佛山首个**听证会。外界对此产生的普遍疑虑是,条例出台后实现诉访分离或将迎来新的挑战,其实施会否限制**行为?为此,邀请了**局、政法委、法院、律师、基层维稳等各相关领域的负责人和专家,试图探讨这些**改**办法,能否解决老问题?
在追溯为何要改革**的问题上,嘉宾们观点分歧较大。佛山知名法律学者王学堂认为**制度已经变味,变成了群众对基层干部不信任的体现,应该取消,“**应该把维稳经费拿出来做实事,从法律、救济等多种途径来帮助群众。”邵铭则认为,《**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持**同群众的联系,保护**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秩序。“从这角度来说,**不可能废除,而需要更规范,不仅规范**者,还要规范接访者、规范**秩序。”
至于如何才能让改革行之有效,顺德区**局副局长梁彦权认为,司法部门应该建立相关的衔接机制,将涉法涉诉案件的处理从**部门接手。新条例一大亮点是涉法涉诉**实行诉访分离,并交由各政法机关依法按程序处理,因此改革后政法委地位比较超然。对于改革,佛山中院立案庭**科法官陈广表示乐观,“诉访分离后,**人的一些诉求只能走诉讼程序,法官就可以根据对法律的理解明确告知你解决的途径。事实上是有多种救助途径可以走,并且通过核查实现**终结。”
进展:顺德区**局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出**改革以来的成效:今年1-11月,顺德区上访受理总量(包括**、网络等各种渠道)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7%,其中上访量下降30%,大规模上访(集体上访)量下降22%。
这些数据背后的原因是,顺德区**局推行改革创新,引导逐级走访,并对涉法涉诉的案件不予受理。同时,**局加大了复查复核的力度,以书面的方式引导有需求的市民向上一级**;此外,今年至12月25日,顺德举行6场**听证会,2场**公开评议会,涉及7个镇街,其中勒流2场。
2参与式预算怎样让公众更多参与?
话题:《关注参与式预算》时间:10月18日
顺德是全省首个实施参与式预算制度的先驱,从2012年启动时的2个项目到今年的39个项目,从项目*低300万元到目前今年*高8亿元,这些都是参与式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可见的变化。但**力推的事情,百姓是否认可,这成了**前后本报想解答的问题。在**举办前,本报制定了调查问卷,对参与式预算知晓率进行了调查,但问卷调研数据显示,公众知晓率近1半。
在问卷调研基础上,如何提高公众知晓率、让公众参与到监督上来,也自然成为了**的主基调。嘉宾之一、区决咨委员叶中平提道,“关注参与式预算”**的举办,让部门的工作摊在公众视野中,并且通过群众的热议,向民间寻找更多切实解决问题的智慧。**上,**嘉宾、市人大代表林杰还提出,参与式预算前期听取**后,后期监管落实也同样重要。在**进行时,公众代表徐则亮一再强调在参与式项目里公众参与度低的问题,“监督不能仅靠个人,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
进展:区参与式预算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区财税局监督与绩效科科长陈招扬认为,举办的参与式预算**,来自各方面的专家都提了建议和意见,这些也吸收到了今年10月下旬举办的2015年参与式预算项目面谈会方案中。而在项目面谈会后,有7位热心市民还通过网络渠道对2015年参与式预算项目的实施提供意见,另有一位市民还在参与“8亿元的公交发展资金”项目面谈会后,特地向区参与式预算领导小组递交了一份书面意见。
据悉,区参与式预算领导小组近期还将组织项目面谈会委员、公众代表组成的监督团,对2014年参与式预算的4个项目的实施情况做现场回访。
顺德参与式预算的实践,也得到了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特贴专家白景明的肯定:“参与式预算与新《预算法》的精神非常吻合,强调公开透明,参与式预算还让公众提前介入预算编制,让决策体现公众意志。”
3决咨委运行制度将如何完善?
话题:《决咨委,咨询能否在决策前?》时间:7月28日
作为顺德大部制改革的产物,决策咨询制度旨在让社会精英力量为政策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在顺德走过四年,有呼声也有漠视,有疑惑也有理解,下一步如何总结经验再出发?“论道顺德”周末**邀来多位嘉宾探讨决咨制度在顺德的前世今生及未来,多名决咨委员希望民间对决咨委这一事物多包容,区委区**副秘书长李允冠则称要遵从事物发展规律,不可拔苗助长,更透露下阶段除了决咨文化的培育,如何将决咨事项制度化将是重要议题。
多位参会嘉宾来自区级决咨委,都在现场分享了在区决咨委内活动的心得,其中不少人都觉得目前决咨委已经进入了常态化发展。只有北滘镇决咨委主任委员杨文灿成为现场“反对派”,认为区决咨委的活力未能在镇街这些基层体现,个别镇街不重视决咨委,“其中一个原因在于镇街的决咨委不在**考核指标之列。”
而对于“决咨委是小圈子还是**代表”一问,“基层派”支持“应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决咨”的观点,但有与会嘉宾就认为,决咨委是“精英政治”。“决策咨询不是一个全民参与运动。”提出这个观点的是顺德区决咨委委员李少魁,他表示决咨委并非是说全民都来咨询,“它是一个精英政治。”
而尽管在这些问题上各方观点角度不一,但他们均在“决策咨询需往制度化发展方向”上达成了共识,顺德区决咨委委员、西山小学校长陈志斌就曾表示,咨询不只是前和后的关系,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有过程性的咨询。
进展:作为政策制定者,李允冠透露了未来决咨委制度完善的方向。据称,顺德将首先在内容的制度化方面对决策咨询内容进行明确,“区里哪些内容要拿出来,给决咨委进行咨询,要有明确界定。其次是程序的制度化,即整个咨询怎么去运作。
据其透露,顺德将在决咨委的运行制度化上形成相关文件,目前正在研究中,已经有初步方案。
4法定机构到底像谁?
话题:《2岁的法定机构“定性”未?》时间:11月8日
2012年8月顺德首批4家法定机构揭牌,至今已两年多。目前顺德区内已成立有5家法定机构,分别为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区社会创新中心、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区产业服务创新中心和区城市更新发展中心。
今年,各机构理事长、总裁等职都有所调整,从社会上遴选企业家或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这对法定机构的运作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第十七期“论道顺德”**聚焦法定机构,邀请了这5家法定机构的负责人以及**相关官员和具体操办者一道,对顺德法定机构自成立至今运行已两年,从“四不像”话题起,就如何解决“水土不服”和“认知度低”等问题展开讨论。
正方的观点认为,“四不像”现象确实存在,是定位不清引致认知困难。持这方观点的是市民代表王维和顺德产业服务创新中心总裁欧阳红群。王维直言,不了解到底法定机构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服务。作为市民,他关心的问题不外乎两个:第一,能享受什么样的服务,与之前事业单位等社会机构有何不同;第二,钱怎么来怎么花。
顺德区委、区**副秘书长李允冠、顺德区文化艺术中心理事长叶中平则认为“四不像”的说法源于不了解。另外,他们认为,市民对法定机构认识的主动性也不够,**有很多了解渠道,市民有责任去了解。
进展:顺德区委区府办法定机构科科长陈慎武曾透露,在定位问题上,法定机构确实“四不像”,要是它像谁它就不是法定机构了,它承担了改革试验田的角色。据其透露,由顺德法定机构事务委员会整理的《顺德法定机构制度特点归纳表》已发送至相关机构,该归纳表正是为厘清概念和理顺各种权责关系。叶中平对此表示期待。他指权责转移于**层面上是一步一步来的。而作为法定机构,因为承接了**职能,就有了成为第二**的条件,故此顺德**在法定机构的设计上,应设置理事会和执行层相对分离的现代治理模式,大家对这个现代模式不熟悉,才有了“四不像”的说法,他提醒,需尽快建立相关制度。
5美城行动能否与民共舞?
话题:《美城行动,**别唱*角戏》时间:7月20日
今年6月,区**关于美城行动工作情况的一份报告提及,启动美城行动近4年以来,顺德投入财政超过75亿元。通过大规模的治理,顺德的空气、河涌污染得以遏制并有所好转,市容市貌也得以改善,但75亿元这个数字依然引发公众热议:如此大规模的投入下,**唱*角戏,成效如何?是否存在浪费公共财政?这种投入是否可持续?美城行动这项公共政策的继续推进,必须通过**与社会公众的良性的互动,对以上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从而进行科学决策并获得公众支持。此时,顺德**选择该话题。
北滘决咨委主任委员杨文灿提到,整个美城行动几乎都是**在主导,大投入强管理,社会参与度都不是很高。应该考虑如何让“行动”转化为社会文化,变成常态化和生活化。除了在硬件上投入,软件还要跟得上,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培养城市的人文气质和人文品位,而不是单纯看**在唱*角戏。
进展:今年11月,顺德区城管委公布了美城行动考评办法及标准修改说明,对美城行动考评标准中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进行修改:考虑城乡发展差别,分别执行不同考核指标和标准,逐步解决城市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更加注重效果,删除了诸如垃圾站等要求不超过3只苍蝇、市场内每档应配备一个垃圾容器、市场须配备停车场、垃圾桶每天擦洗2次等过于形式化的标准。同时,顺德城管委推出微信公共账号“@顺德美城随手拍”,加强与市民之间的沟通,并接受市民的监督、投诉和建议。
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顺德实现城市转型的必由之路,需要**与社会达成共识,共同改变。美城行动的继续深入,**需要更多地发动社会参与决策和具体实施。
6教育要公益还是市场?
话题:《如何保证教育公平性?》日期:3月29日
从去年高考结束开始,顺德教育不时受到来自社会、媒体的质疑,普遍的声音认为顺德教育在公办与民办之间失去了平衡,民办教育质量远超公办,但由于收费高昂,一般市民又难以承受,究竟原因出在哪里?随着这些疑问,更由此衍生出对顺德教育的一系列疑问:教育局与民校“勾结”?公办资源是否被占用?民校成为暴利行业?每年这些问题都周而复始。
为了解开这些问题,《顺德》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并举行了论道顺德**《如何保证教育公平性》。在**中,美的学校校长张美如说了民校收费高*直接的原因:“广东民办学校不像国外有很多基金、社会人士资助,所有的支出都源自学费,也不像公办学校那样享受**政策支持,而是一种市场化的运作。”
顺德著名作家袁磊在**中成为了网友、市**见的代言人,将“民怨”*大的一些问题抛了出来。“好的民办学校不再是教育的补充,而是重点学校的替代。如此导致教育在产业化运转,而不是公益性的。”他表明,教育首先要保持公益性,让所有老百姓都能有改变自己阶层属性的可能。
尽管意见无法统一,但郭金元在**后表示,不可能通过一次活动、一次报道就能够彻底改变市民的看法,但起码把一些客观的观点放了出来,让双方都能够得到平等沟通。
进展:值得高兴的是,事情正在发生改变,10月底,佛山市教育局明确民校明年小升初免试入学,以面试成绩作为招生依据。此举是教育主管部门希望以免试入学方式,更好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考察。
在初步意见中,除了个别学校采取单*面谈、测评之外,更多的民校采取集体面谈、体验式课堂、情景设置等方式,告别了一试定终身,在评价体系上变得更为全面、完善和客观。郭金元表示对此非常欣慰,认为顺德民校的这些尝试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一场考试,而是能够影响到家长的培养、教育方式,真正意义上推动了素质教育。
7生还是不生,这是个问题?
话题:《迎接单*二孩,顺德人准备好了吗?》时间:5月11日
广东省“单*二孩”政策3月27日放开后,出于各种考虑,符合条件的夫妻中不少人在是否生育上产生纠结。**举办前顺德所做民调也支持了这一判断,民调数据显示:仅有43%的受访对象表示愿意生育,还没决定的则占了30%,明确表示无意愿生育的则占27%。
在生还是不生问题上,嘉宾态度比较一致,基本都认同“穷有穷养,富有富养”理念,如市民代表李岩称,80后由于多是*生所以从小就蛮孤*,不善于交际,因此她希望能有两个小孩。区决咨委员杨少林认为,“单*二孩”政策客观上给每个家庭提供了一个平台,去追求合理的家庭结构。
还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进行了一次**测验,开始前一次测验中,约1/5的人举手表示打算生二孩,**结束再测验,打算生二孩的占了约1/3。这表明,**讨论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现场部分市民关于“生与不生”的困惑。
进展:据区卫计局公布,自3月27日至10月31日,顺德共收到“单*二孩”申请3367宗。
区卫计局称,从生育情况和政策落实来看,顺德“单*二孩”执行较为平稳。不过也有居村计生工作人员分析,已审批对象中,不排除有部分“先审批下来,等以后再决定生育”情况。
而与“单*二孩”放开几乎同时,包括顺德在内的广东各地爆出“审批捆绑结扎”投诉,省卫计委曾为此专门下发文件规范,而据日前采访多位已获准生育的政策内市民,他们均表示,申请审批时再未遇此类“刁难”。
CFP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