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保得住古村落吗?

2014-12-28来源 : 互联网

漫画:张建辉

惠声惠色

点击热点直击要害

围观:日前,国家住房城乡***等部门公布了第三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惠州市惠东县的范和村、皇思扬村入选。至此,惠州市共有7个村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下一阶段,惠州市将根据中国传统村落相关规定要求,加快建立村落档案,编制保护发展规划,保护文化遗产,探索开展保护性**试点,做好保护项目实施管理。

出处:12月15日,南方日报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年头,能同时契合此三重意境的,恐怕唯有为数不多的、远离城市喧嚣的古村落了。

*糟心的是,即便古村落如此珍贵,大多时候却只能“还君明珠双泪垂”。本地媒体曾调查报道过惠州的23个“广东省古村落”,这些古村落不少房屋都受到不同程度损坏,没有得到及时维修。比如博罗县福田镇徐田村,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及原始生态资源的古村,但村内大部分居民都搬走了,围屋内只剩下一对老夫妻。当年大家没搬走的时候,家家户户的房屋是完好的。搬走后,房屋没人住,没人管理,逐渐就漏雨倒塌了。博罗县福田镇山下古村、龙门县永汉镇振东村马图岗也都面临古村落的命脉延续困境。

此次惠东县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稔山镇范和村和多祝镇皇思扬村两座古村落,早已声名在外,但境况也算马马虎虎。一位媒体同行就曾在范和村看到一栋颇有历史的房屋,因为人去楼空,开始破烂,屋顶多处地方出现坍塌。这是古村落现状一个具体而微的表征吧。

近几年呼吁保护古村落的声音此起彼伏。古村落不仅是城市人怀念乡愁或者猎奇的公共空间,更重要的是,在农业文明时代的乡村经济和极富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场域内,人们能够重新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保护古村落,至少可以留存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样本。

意义这东西,谁都能说出三五分,问题是,你越是强调古村落保护的重要性,非但无法扼住它们的衰败趋势,反而越是加剧了它们的消亡。就像学者冯骥才说的,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但我们还来不及阅读它,就很快在城市化的大潮中*****。

这种“消失”,既有乡村无法抗衡城市的被动无奈,也有村落原住**动离弃而产生吊诡的萧条。曾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个古村落经常发生*灾,经过调查发现,*是村民自己放的,只为了改善住房条件。在游人眼中,古村落满是沧桑古意的美,而在原住民看来,则难免具体不堪的痛,潮湿、阴暗、蛀虫、不便,几乎是古村落居民共同的生活记忆。可远观而不可入住,恐是所有背负盛名的古村落一致的评语。

于是有人想到了*。文保主义者持续呼吁惠州加大古村落保护经费的投入,一则通过修缮古民居,改造适合居住的便利条件,以留住原住民,守住古村落的烟*气,二则通过适度的旅游开发,拉动三产,从而反哺古村落保护,提升它自身的造血功能,让原住民得到实惠,进而吸引年轻人回流。当下,比起古村落内部民宅倒塌的衰败表象,传统的乡居模式荡然无存,无疑更为**地昭示着古村落的重生之路漫长无期。砸*重构古村落的物理形态与文化空间,乃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我曾见证过不少古村落在资本进入之后的蜕变,堪称触目惊心。原先质如玉璞的村庄,一旦博得名气,入得**法眼,谋得资金投入,就大肆招商建设,硬要雕琢得金光闪闪,霸气侧漏,才觉得无愧于古村落、原生态的招牌。掀掉麻石路面,重铺水泥路,便于汽车出入。推倒老房子,重建仿古建筑,追求恢弘大气。家家做生意,户户开旅馆,以吃“旅游饭”为荣,丢弃了乡村的传统生计和产业。游人来了宰一刀,你记得也好,*好你忘掉。*后就真的以被游客忘掉而告终,殊为可惜。

范和村和皇思扬村顶着“国字号”传统村落的名号,接下来的日子引起各方的重视和投入应在情理之中。这俩村落的命脉延续或有转机,不过如何防止过度旅游开发带来的村落异化则变得尤为重要。事实上,作为评选认定机构的国家住建部也意识到了此种危机,因而明文规定:凡入选名录的村落如果要进行保护开发,必须编制保护规划,同时相关规划要经过国家部委级机构的审查;禁止将生活街区改成商业街,不允许搬迁全部村民、将传统村落建成“博物馆”等开发行为。

但愿惠州的“国字号”古村落守得住这样的底线,不要一朝发迹就迷失方向。□末丛

标签: 惠州新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