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房价是人们永远谈不完的话题。2014年楼市,房地产市场进入更加风起云涌的调整期。这一年,楼市剧情曲折多变,前虽平淡开场,后却风向顿转。随着政策转向、**迭出,观望入市,到了年底,一个翘尾上扬的大行情又给2015年埋下一大悬念。
这一年中,房企更加多变,一改“专一”态度,纷纷“不务正业”,营销事件花样翻新,纷纷触电试探“互联网”思维,转型、洗牌速度随之加速。
这一年中,强者愈强格局形成,大房企求变并加快垄断,于小房企碗中夺食,市场集中程度更高,购房者在淡市中更倾向于选择**房企,前**房企获得更高市场话语权。
2014年,大房企以更多变思维、更多元格局应变未来的“新常态格局”。2015年,洗牌仍将继续,强者还将前行。
**部分:楼市年度盘点之楼市成交:
四季度强力反弹全年房价仍涨13%
又到一年盘点时。2014年的广州楼市,可谓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调整”。大到宏观政策的调整,小到房企、营销手段的调整,每一处调整都贯穿全年。在调整中,每一个开发商,每一个购房者无不心绪波澜。
随着新年的到来,2014广州楼市成绩单也正式出炉。去年全年网签71600套,尽管同比2013年92858套跌了23%,但降幅比上半年有所缩窄。均价则从去年13278元/平上升至15017元/平,同比涨13%,整体呈现量跌价涨的态势。
中原地产分析,虽然全年政策环境宽松、限贷、限价、限签、限售等陆续取消或放宽,但受宏观经济下行、供应增大而需求疲软影响,2014年广州一手住宅成交量特点:纵向看,2014年景气指数与2013年相比有所下降。横向看,在**、二季度趋于稳定,三季度则成交下滑,在第四季度 “930新政”、降息等多重利好之下,年尾广州楼市*热,成交量接连创年度新高。刚刚过去的12月份,全市一手住宅网签9765套,环比涨35%,与前年同期的6487套相比更是大涨50.5%;网签均价14969元/平,环比降3.6%。四季度广州连续三个月网签超7000套,分别在10月和12月两度刷新年度成交量*高记录,楼市翘尾态势明显。整体而言,2014年整体呈u型态势,预计明年成交上行,温和增长。
第二部分:楼市年度盘点之成房企:
强者越强 保利四度蝉联“**王”
跌宕起伏的2014年广州楼市宣告结束。其中,*受业内及购房者关注的莫过于《2014年广州房企销售排行榜》。
2014年,保利凭着较强的品牌影响力、产品力等冲破大体市场的低迷笼罩,勇往直前,以200亿元销售金额稳居**,再夺广州“**王”四连冠。而广东地区更是揽金高达450亿元,展示其作为大央企的**风范。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保利的市场占有率从2013年的8%大幅上升至15%,市场占有率的快速上升充分体现出保利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可谓强者恒强。
作为国内*无霸企业,保利地产产品多元化,仅广州地区在售项目数量便已达到26个。其旗下中**住宅项目保利西海岸、保利东江*府、保利天悦分别以成交30亿、20亿、22亿,在广州商品住宅成交金额排行榜**。而保利大都会、保利云禧则位列区域商用物业、豪宅物业成交销冠。
对比前几年房企销售数据,记者发现,与2010-2013年相比,广州房企综合竞争力排名已发生*大变化。本土中小型房企业绩下滑严重,排名不断下滑,市场份额被品牌房企蚕食,在《2014年广州房企销售金额前10强》的榜单,无一不被品牌房企所包揽,无一中小型房企身影。
受累于楼市成交量整体下滑两成的影响,今年房企销售金额、销售面积和销售套数的榜单前10入围门槛都有所降低,2014年的广州房企销售排行榜TOP10的*低门槛为48.52亿元,比2013年低了7.25亿元。就算是排名进入**的品牌房企,除了前**保利、万科与越秀之外,碧桂园、中海、新世界等品牌房企,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影响,收成下降。
前**房企的销售金额的逆势增长,在市场整体成交量下降的环境下尤为难得。体现了越是淡市,买家越是集中投票于**品牌,强者越强。2014年,开发商、楼盘、产品之间的分化愈演愈烈,大品牌开发商的开发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市场占有量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保利地产,2014年其在广州市场占有率提升了7%,对市场的逆势蚕食能力令人侧目。对此,中原地产广州市场策略总监车德锐分析认为,“随着购房者心态逐步成熟,购房价值将回归根本,在未来几年,不注重品牌、开发综合实力不强的企业日子会越来越难,更多小房企将被洗牌退出。”
第三部分:年度楼市盘点之“迈入新时代”
多元化与转型之路
2014年堪称地产营销年,面对着低迷的市场,各大房企也摩拳擦掌,“十八般武艺”尽出各显神通。与购房者们“一起玩”,是2014年的营销主题。楼盘是否成功“刷脸”,是卖得好与坏的关键,而去广告化,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的价值和理念,更是开发商品牌推广中的一大战略。2014年,大房企也卖萌,紧贴事件营销,*典型的莫过于央企保利,一改央企高大上的“土豪”形象,一会儿是“老总亲自派茶叶蛋”、一会儿是“老总减肥30斤,甩肉抵房款”等等,老总都拿来娱乐化消费,真是营销活泼泼,体现了买方市场下房企求变求生的特点。
房企求变、深度改革,是2014年行业格局*大的变化。2014年5月22日,被业界成为“理想主义者”的绿城创始人宋卫平宣布向融创出售股份并决定退出绿城,引来行业内外一片唏嘘惋惜之声。乍暖还寒时,房企大佬们的内心波澜、变动是对市场冷暖的*生动诠释。这一年,越来越多在“黄金时代”躺着挣钱的房企开始更深刻地感受到,成熟的市场免不了优胜劣汰,中国房企在日趋明朗的新常态下亦“不得不变”。
越来越多房企开始告别“纯卖楼”的角色,不再是卖完楼就拉倒,是成为“运营商”。包括保利、万科等企业都声称,对业主服务与运营成为产生价值的链条,被成为房企的主要盈利构成。比如保利的ECO万能定制商业模式,以服务带动销售,以个性化定制为竞争力,被人形象地戏称为活在保利的“襁褓”里。
进入崭新的2015年,行政性管制或将全面退出历史舞台,楼市回归市场主导新常态。对房企而言,特别像保利、万科等土地储备规模较大的房企,多元化发展与转型之路或许才是新时代赋予房企大佬们的“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