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股海激荡,他一直很大胆

2015-06-15来源 : 互联网

不甘于“铁饭碗”人生,从“小散”逐步变身“大牛”

1990年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炒股”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那时候的王镇谦,刚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揭阳地区的**工作。后来谁也没想到,王镇谦会丢掉手中的“铁饭碗”,与股票结缘。

白手起家时的****,到野心膨胀时的兵败山倒,王镇谦初出茅庐就给人一种大起大落的印象。但是,“胆大”的他从未放弃对A股的执着,他远离家乡,奔赴广州,一直寻找着东山再起的机会,命运一直垂青于他。人生几度坎坷,输亏胜败对王镇谦而言,都显得那么渺小。转眼20多年过去,他成了实盘赛的常客,也变身为一名职业操盘手。

人至中年,他说他很幸运地选择了这个行业。

■记者 李驰

实习生 蒋婕

同事炒股亏得不行,他看不下去接手就干

1990年,20岁出头的王镇谦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届毕业生。和其他绝大多数同学一样,工作是学校分配的。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家乡揭阳的**工作。“有时候也会想,干**工作,一辈子也只是这个圈子,很想去外面看看。”工作不久之后,王有点不太适应死板的上下班,以及相对闭塞的工作环境。

4年多后的**,接上级**安排,王意外地被调到了揭阳市证券登记中心,“当时需要懂经济的人去干,我正好有这个专业背景。”王听到调动的消息有点兴奋。彼时,上交所和深交所已相继开业,“炒股”步入很多人的生活当中。王正是这个时候慢慢接触“证券”,年少肯干的他看了大量的文件、书籍,也积累了一些股票知识。入市之前,王镇谦比较谨慎。“有同事炒股,我没有炒,不是因为*的问题。”他说,“那个同事手上有6000元*,觉得不够,找我借2000元,我二话没说就借给他了。”可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同事霉运连连,8000元很快就炒成了3000元。而王在这时做了一个反常的决定,“我说你把你的账户给我,我给你5000元,我来炒,多的2000元算是给你的补偿!”

回忆当年的这个决定,王说,“确实是看不下去了,炒股有什么难的?”

每天骑单车去营业部,一年时间豪*180万

1995年,网络技术还没现在发达,股票交易全靠人工打单。

自从接手同事的股票账户后,王便每天骑十几分钟的单车到证券营业部,他主要是买卖权证,“‘买’和‘卖’两个窗口,我每天都要排好几次。”那时的股票交易还是T+0,为了*的更多,王形成了比较激进的风格。而正是这种激进,也让王尝到了炒股的甜头,“正好遇上了当年的5·***行情,我一个星期时间就*了5万多,很开心”。时至年底,王的工作发生变动,他调离揭阳来到广州的一家企业,负责公司的资产管理,“主要是将统筹资金投入二级市场。”而正是这个机会,让他操控着大量的资金,也让他见识到资本市场的魅力。

1996年,王的好运接踵而至,当年沪深股市走出大牛市。由于还没有涨停板限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王的资金规模从几万迅速扩大到180万。他在选股上只看中一个指标“市盈率”,用王的话来说,就是“无知者无畏。”

“说实话,当时心里就有点膨胀了。”*大的**积累让王自信满满,那年头中国工薪阶层只有300元左右的工资,而靠着机械式选股就能轻松成为“百万户”,这让他感到很幸运。但命运从来不会一直偏袒一方。不久后,王的老家一位朋友主动借800万给他炒股,“盈利对半,亏损要贴”。王答应了,前期的盈利让他野心勃勃,他坚信自己的能力,于是答应了。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海外股市暴跌、大洪水等多重因素影响,上证指数9个交易日内跌了20.5%,从1312点直落1043点。王的账户开始告急,100多万的自有资金已无法补上亏损漏洞,他还东拼西凑借了数十万还给了朋友。面对这一重创,他说,“我只告诉自己,不要告诉别人我亏了,其他什么都不想。”

每月300元工资,干守着一辈子都还不清

兵败山倒之后,王承受着*大的压力,“每月三百块死工资,欠别人几十万,如果干守着,可能一辈子也还不清。”思前想后,王决定辞掉在揭阳证券交易中心的工作。“也许会有机会,可以搏一搏。”

1998年底,从小胆子就大的他,只身一人来到了广州。那时,他成家还不到两年,为了以后的生活,他决定拼一把。王说,他喜欢冒险,在很小的时候,和家人打赌一个人去走乡里的墓地,“当时天黑压压的,确实看到了‘鬼火’,心里一直发毛,砰砰直跳。”可是9岁的王还是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而正是这种经历,让他觉得失败只是暂时的。在不见刀光的股海厮杀中,王迎来了人生的蜕变。到广州后,他进入联合证券做起了经纪人,开始系统地接触证券方面的业务。

“这个行业注定了要一直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去认识、了解新的东西。”任职期间,王镇谦看了很多证券方面的书籍,“每本书都有精华。我习惯先看目录,觉得懂的地方就粗粗看下,而重点地方就精读。”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行情说来就来。1999年5·19大行情、转配股上市、上证指数首破2000点、国有股份减持、印花税下调……短短3年时间,王靠着自己扎实的知识和大胆敢为的性格,东山再起,还清了外债。自此,王在圈里也渐渐有了名气,受邀给广州几大报社写股评。

中长线持股考的就是耐力,同事称他“王大师”

踏进2006年,王镇谦再次嗅到了牛市的味道。而此时,王的操作手法不再像以前那样激进,他开始看重公司的质地。

“会注重公司基本面,不轻易去追高。”王说大胆并不等于冒进,而是在深思熟虑后大胆买进并长期持有。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正是这点特质,让他幸运地躲过了2008年股灾。

而在这时,王已经和本报实盘赛结缘。据他回忆,“每一期实盘赛我都参赛,我记得连续几个月的收益都在80%以上。”在王的实盘赛操作中,通常都会重仓一只股票然后长时间持有,等到合适时再抛出。“不得不说的是,中长期持仓既是对自己选股能力的笃定,又是一种忍耐力的考验。”他说。

2009年,王镇谦辞去了所有工作,开始专心在家炒股。但几年过去,他的想法开始有些转变,“总在家不行,得出来做。”前不久,他进入广州*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并担任公司的研发总监,主要负责二级市场的投资。人至中年,王并未止步,“近期公司内部发行了一只阳光私募产品,想尽力得到最好。”王回想起学生时代的一段经历,上初中时,他每天都会跑到学校附近的一座山上玩,“只有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做股票也是一样的道理。”而在同事的口中,或是出于尊敬,大家都习惯性地称他为“王大师”。

■家庭观

“想让女儿学金融,但她却想从事医学”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王几乎将自己所有时间都投向股票,而疏于对家人和孩子的陪同。王的女儿是今年的应届高考生,在高考前夕,王放下手中的活陪女儿高考,“这是她的人生大事。”

“女儿的性格很好,想去什么地方自己会做决定。”王说,女儿的成绩一直不错,就是临考前比较紧张,他便陪女儿聊天,去学校看她。高考结束后,王对女儿很有信心,“重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王也曾希望女儿大学期间能够读和金融相关的专业,可是女儿对此并不感兴趣,“她说想读自己喜欢的专业,想学医”。“她说我*的*保证了一家子的生活,而她学医保证我们的健康!”王听到女儿的想法很欣慰。

说起以后的打算,王表示会一直做下去,“这个行业并不受年纪、精力的限制,巴菲特80多岁了还在做。我很幸运自己选择了这个行业。”

标签: 财经资讯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