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与大众点评绯闻成真,O2O市场也有了*无霸
■记者 陈庆麟
昨日,除了“ah”大婚的消息外,还有一双绯闻对象也证实了“联姻”的消息。随着昨日美团CEO王兴和大众点评CEO张涛分别公开两封内部信,国庆*后**假期被业内疯传的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的传闻尘埃落定。新公司将实施联席CEO制度,王兴和张涛同时担任联席CEO和联席董事长。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立运营,包括以团购和闪惠为主体的高频到店业务,同时将加强优势互补,推动行业升级。业内认为,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成为万亿O2O市场下的新*头,甚至有望打破BAT三*头格局。
市场出现共同敌人
据了解,美团与大众点评身后也各有*头的身影,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投资了美团和大众点评。根据大众点评和美团的新闻稿透露,本次战略合作得到了双方战略投资人和财务投资人的大力支持,华兴资本担任本次交易双方的*家财务顾问。
事实上双方的绯闻并非**次传出,但为何此次*终能成事?业内分析认为,这与滴滴和快的合并一样,皆因竞争激烈,两者有了新的共同的敌人。
易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团购市场规模为770亿元人民币(约合121亿美元),五年前成立的美团处于**地位,市场份额达到了51.9%。而大众点评市场份额为29.5%,**糯米为13.6%。但6月30日,**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宣布将在三年内投入200亿元重金到**糯米将其作为O2O平台大战的桥头堡,让美团和大众点评坐立不安。
“2015年下半年的形势突变,资本市场日趋严峻,无论是美团还是大众点评,都面临**困境。而且,**糯米在*额资金支持下,市场份额确实在提升,大众点评保二有*大压力,美团*立成七(721格局中的7)变泡影。”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认为,**的优势是流量+资金,在技术上也不差,尤其现阶段资金为王,正打中了美团和大众点评的软肋。从更长远来看,近期,阿里大力铺设线下支付、配合新口碑的大力推广,一旦全力押宝线下,美团和大众点评未必能占优。
能否“白头偕老”还看差异互补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类似合并案例并不鲜见,视频网站当年一度是优酷和土豆双雄争霸,合并案背景也与如今美团和大众点评形势略有相似,都是在烧*黑洞*大、难见盈利曙光的情况下选择彼此妥协。但强强联合很快就演变成优酷对较为弱势的土豆从业务资源到人员派系之间的大清洗,土豆CEO王微及众多元老离任,土豆网流量、营收、市场份额断崖式下滑。在优酷享受短暂“补血”之后也迅速滑落,如今优酷土豆市场份额相加也难与当年相比。
大众点评在几次转型之后越来越接近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而美团虽然也在垂直领域不断深耕,但全部采取自营模式。业界认为,大众点评和美团双方在很多地方的差异或许将决定此次合作的*终成败。
对此,王兴表示,将在产品创新、体验改进和新业务拓展上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既然我们已经决定合作,就要抱定白头偕老的信念。”
烧*还是不能停
各家生活服务O2O平台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疯狂烧*补贴,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消费者更关心补贴会不会越来越少。
黄渊普认为,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后的市场份额优势绝对没问题,但是否能达到规模经济则存疑。“合并后,双方能够节省市场成本、裁减部分人员后节省人员成本,但依然存在第三方(**糯米、**外卖、新口碑)竞争的前提下,提高商家的佣金比例将十分有限且十分危险。”
事实上,纵观美团与大众点评之前的今年三大行业*头合并(2015年2月14日,滴滴与快的实现战略合并;2015年5月22日,携程投资艺龙,成为艺龙*大股东;2015年8月6日,58同城战略入股赶集网),*头合并之后,非但没有降低补贴力度,反而竞争更加激烈。普华永道的一份报告显示,滴滴快的为了和Uber争夺中国市场,每年要拿出超过10亿美元(约合64亿元人民币),用来补贴司机和乘客。至于58和赶集合并后,也迅速进入二手车市场的烧*大战。
事实上,**糯米昨日就有了应对,宣布推出10亿元的摇一摇红包,并即日正式上线,还称因为有糯米,这场战争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