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至成:菲律宾华裔首富的创业传奇

2015-12-17来源 : 互联网

施至成认为:“成功并不全靠好运气,它是辛勤劳作、良好信用、机遇、时刻准备和恰当时机的化合物。”

菲律宾首富、零售大王、金融巨子……,89岁高龄的施至成身上拥有着太多令人望其项背的美誉,而眺望这位华裔富商脚下的庞大商业王国——菲律宾最大的商业银行、马尼拉最大的上市公司、亚洲最大的商城,以及誓言在中国建造的数量繁多的购物中心,人们可以看到施至成一生勤耕不辍和逆流而上的传奇大戏。

从“脚”下起步

没有父母的陪同,也没有路人的指引,更没有任何的犹豫,12岁那年施至成背上了里面只有几块干粮的布包一脚踏上了从福建晋江开往菲律宾马尼拉的一艘商船,此时他心中唯一的愿望就是找到早年为谋生而闯荡菲国的父亲和母亲。“许多年前,一个陌生的小男孩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身无分文,也不知道英语或他加禄语(菲律宾国语)为何物。”施至成后来在一次大学的演讲中如此描述他漂洋过海的经历。

迎接施至成的除了父母亲慈祥的笑脸外,还有比想象中要贫穷的家。不过,在施至成来到菲律宾的第二年,父亲拿出了家中的全部积蓄在街道的拐角处开了一家主卖蔬菜、干货和日用品的“菜仔店”(小杂货铺)。因此,每天一放学,施至成就会主动跑到店里为父亲帮忙。

然而,正当这家小店能够为全家创造微薄稳定收入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整个马尼拉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父亲的杂货铺自然也没能逃脱被日本人烧毁的命运,施至成一家人的生活重又陷入困境。无奈之下,父亲选择了回国,而施至成则毅然选择继续待留在菲律宾。为了生存和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施至成走进了一家小鞋店当起了学徒。

应当说这段做学徒工的意义对于施至成来说并不只是解决生计的问题,也从此划定了他的人生轨迹。在“二战”炮火停息后,施至成在给客人服务的同时,敏锐地觉察到当时菲律宾的很多人都没有拖鞋,还有许多人更没有鞋穿。于是,施至成与鞋店的老板商量,自己免费打工,而作为交换条件,老板允许施至成在鞋店出售他从美国大兵或者其他地方引进来的鞋子。结果老板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施至成承担起了为人打工和替己买鞋的两份工作。

鞋子的销路比施至成预料的要好。大学毕业的那年,施至成已经有了一部分积蓄。而为了专心经营鞋子销售,施至成不仅辞掉了鞋点打工的工作,而且也中断了在远东大学的商科专业学习。1958年,施至成在马尼拉开设了一家鞋子销售商店,取名为Shoe Mart(鞋庄),由此产生了日后赫赫有名的菲律宾SM集团。

SM经营了三年之后,施至成已经将“鞋庄”门店扩展成了三家,为了能够保证充分的上游货源,更为了更新鞋店的产品种类以满足顾客需求,施至成决定前往美国的波士顿和纽约取经。按照施至成后来的回忆,由于当时只有螺旋桨飞机,去一次美国要颠簸40多个小时,自己因此格外珍惜每一次到美的机会,除了与当地的鞋子制造企业一起讨论提高鞋子产量和款式之外,他说当时从美国学到了不少的生意经。

“鞋庄”的变身应当发生在施至成娶妻成家之后。出于施至成设想之外,在自己向顾客兜售鞋子的同时,新婚不久的妻子也将童装摆上了柜台,渐渐地,女装加了进来,男装和饰品加了进来。销售产品的多元化带来了“鞋庄”销售收入的猛增,施至成顺水推舟,在1972年将“鞋庄”正式更名为SM百货商场,而为了应付繁忙的收银业务,施至成特地从美国进口了一部黄铜收银机,这台收银机至今还陈列在施至成的办公室中。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