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淞沪会战,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被视为这场战争*为悲壮的场景。正如那*闻名的《歌八百壮士》所唱,“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疆场……”四行仓库上飘起的中国国旗,在沦亡的上海提振了公众的决定信念,也鼓舞着**青年弃文就武,奔赴**疆场。这支孤军的批示官是时任***陆军第88师524团团长谢晋元。谢晋元,梅州蕉岭人,结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淞沪会战中,他带着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后为叛徒杀戮,年仅37岁,国民当局追赠其陆军少将。鲜为人知的是,谢晋元的两个从兄弟和两个侄子也是黄埔生,谢家一门走出了5名黄埔生。
5月,在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记者采访了谢晋元之子谢继民,听他讲述父辈故事和八百壮士的*后归宿。
●记者 李梦瑶 练习生 陈绮君 余淋
本栏目由广东省黄埔军校同窗会、广东革命汗青博物馆、广东省岭南文化对交际流协会供给撑持
总筹谋:张东明 王更辉 孙爱群
指 挥:段功伟 郎国华 张翼飞
统 筹:徐 林金 强林亚茗
从未碰面,既遥远又生疏
谈父亲
从未碰面,既遥远又生疏
谢继民和父亲平生从未碰面,“父亲”这个词让他感觉“既遥远又生疏”。他说:“我甚至从没有感觉本身是什么**的儿女,此前很少和外界提起。父亲归天后,谢家人就是但愿能和通俗人一样,过平和平静的日子。”
:您小时辰见过父亲吗?您是经由过程如何的体例领会父亲的履历的?
谢继民:我跟我父亲没有见过。1946年,我们全家都回到了上海,跟着母亲糊口,一向到她归天。母亲告诉我,1936年春节事后,父亲亲自护送她和3个孩子回到蕉岭老家,那时辰母亲已经怀孕了,父亲就对母亲说:“日寇侵华的野心不死,中日之战就要**。这场战争将会很是残酷。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如是男孩就叫‘继民’,让他担当前辈的优良风致……比及抗战胜利,再接你和孩子们归去……”这个孩子就是我。母亲说,没想到此次却成了她和父亲的*后一次碰头。
:报考黄埔军校是您父亲一向的设法吗?
谢继民:成为一名甲士,一起头并不是我父亲的意愿。父亲17岁时考入广东大学,就是此刻的中山大学读预科。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全国各地****,广东大学、黄埔军校的学生都有介入。**到沙基时,英法戎行隔河开枪,打死打伤**的公众。父亲那时受到很大刺激,认为在中国的地盘上竟有外国甲士胡作非为,决议弃文就武。1925年末,父亲转学进入黄埔军校。
:谢家包罗您父亲在内一共走出了5名黄埔生,很了不得。
谢继民:父亲进入黄埔军校之后,叔叔1926年从广东大学结业后也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工兵科,后来还加入了北伐战争。之后谢家又有3人接踵考上黄埔军校。
:您父亲的履历中,让您印象*深的是什么?
谢继民:父亲加入过北伐、**战争。父亲1935年在庐山军官练习团受训,回上海龙华家中歇息时老是忽忽不乐,后来才知道,在练习过程中,父亲一向在跟人争论,他认为“一·二八”事情后中日可以开战,其他人说我父亲无邪,说中国不成能和日本人开打,因为我们的兵器跟日军的差距其实太大。而我父亲的概念是:“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全国承平矣!作为一个甲士,做好本身的天职,不怕死,我们这么大一个中国,会亡给日本人,我死也不相信。”
母亲一人肩挑8口人生计
谈糊口
谢晋元过世后,老婆承担起身庭的重任。谢继民说:“我无法想象,母亲原是一个衣食无忧、快乐喜爱音乐和艺术的女子,日后天天下地播种、挑粪、施肥……前半生和后半生完全分歧,但她挺了过来。成婚时,我只对老婆提了一个前提,请善待我的母亲,因为她太不轻易了!”
:父亲过世后,一家情面况若何?
谢继民:父亲过世之后,一家长幼的生计问题全都落在了我母切身上。父亲殉国后,国民当局出格抚恤5万元,母亲和阿公一人分得2.5万元,她用这些钱买了3亩地,本身耕耘,维持一家8口的糊口。十分困难熬到抗战胜利,母亲带着我们4个后代前去上海,因为钱款不敷,路上整整走了两个月。沿途只要传闻是谢团长的遗孤,大师城市热心帮忙,让我们很打动。后来动静传到上海,八百壮士中幸存的,有好几人来接我们。母亲为了4个后代的念书问题以及本身和八百壮士幸存者的栖身、工作问题等四处奔波。
:八百壮士幸存者后来的糊口怎么样?
谢继民:我们一家1946年迁回上海时,还有几十名八百壮士幸存者也在上海,*多的时辰有100多人。母亲到上海后就想法子弄一些钱,给他们发点糊口费,或操纵我父亲以前的关系给他们介绍工作。没有工作的,母亲会每月给他们糊口费,给一些米、粮、油,让他们维持糊口。
前辈精力应继续发扬光大
谈黄埔
前辈精力应继续发扬光大
78岁的谢继民仍在上海市黄埔军校同窗会任职,还在四行仓库旧址博物馆为参观者讲解昔时的故事。在他看来,一代代年青人应该领会这段汗青,传承好前辈的精力。“若何传承黄埔精力和爱国主义精力,任重而道远。”
:作为黄埔甲士的儿女,您若何理解黄埔精力?
谢继民:黄埔精力就是孙中山师长教师的爱国思惟、革命意志和朝上进步精力,增强国内外中华儿女连合。我们要把黄埔精力的好传统继续发扬光大。两岸要增强交流和接触,更进一步走向融合,配合成长经济、改善民生。所以,对反其道而行之的概念,我们要果断否决;对适应这个汗青潮水的,我们都要撑持和鼓动勉励。对我们这些黄埔后辈而言,更应该发扬前辈的精力,更应该在这方面做出本身菲薄单薄的尽力。
:传闻您还会到四行仓库旧址博物馆来为参观者讲解昔时的故事。
谢继民:对。良多台湾各界人士到上海来,城市到四行仓库旧址看看。曩昔这里是八百壮士轰轰烈烈保卫战斗的处所,此刻它仍是可以阐扬感化,海外的伴侣来了,可以在这里更好地体验那时全民族抗战的艰辛,这对提高中华民族的凝集力和向心力都是有益处的。但愿这处遗址能再扩大完美。
八百壮士今何在
1937年10月30日,在四行仓库与敌苦战4天4夜、毙敌200余名后,大军队突围成功,谢晋元接到号令退却到上海公共租界。据谢继民介绍,英军此后将这支孤军缴械,安设在胶州路“孤虎帐”内。
1941年12月28日,日军俄然攻入“孤虎帐”,抓捕赤手空拳的340余人。日军原筹算将其改编为伪军,遭毅然拒绝。慑于这支戎行的影响力,日军不敢将其杀戮,遂将他们分离押解到浙江诸暨、杭州,南京孝陵卫,南洋的新几内亚等地做苦工。一部门人在日军非人的苦工奴役中接踵死去,活下来的人一向没有遏制斗争。
抗战胜利后,孤军幸存者从各地陆续返回上海,总计100余人。他们请回谢晋元的遗孀,在老团长陵墓周围搭棚栖身,为老团长守灵。上海解放后,时任上海市长陈毅曾亲自为这些孤军壮士放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