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6月12日电5名年迈的耋耄白叟,12日下战书齐聚珠海金湾区三灶镇,向珠海市博物馆**指认了3处被侵华日军占有并改成姑且批示部、慰安所的房子等罪证遗址。
现年92岁的钟泉曾在日据时代任日军病院**人员,他指着位于莲塘村旭秀街二巷33号的谭家旧屋说:“这里就是日军慰安妇的宿舍、饭堂和浴室,”
据其介绍,这座建筑面积146.5平方米的房子原是美国檀香山华侨谭焕于1923年兴建,这里栖身过的“慰安妇”是由日军分批送来的,**批来自朝鲜,有10人,厥后依次是台湾10人,香港和广州各9人,送来一批不久后又送走前一批。
83岁的曾棠是原美国纽约三灶同亲会主席,他特地从美国新泽西州赶回珠海,在他的记忆中,旭秀街二巷28号青砖屋也是华侨谭氏的老屋,这里被侵华日军占有用作慰安所。“这就是慰安妇供给性办事的场合,”曾棠指着青砖墙上几个用砖块封堵起来的窗洞说:“这里本来被日军扒开做窗子,1945年日本降服佩服后,衡宇主人就用砖头、石块把窗洞堵上了。”
曾棠眼中的慰安妇穿戴通俗时装,大家被编上数字号码,那时年幼的曾棠在屋渠下“常见到小小的胶套……有的小伴侣把它吹成气球。”他后来从长者口中得知这是避孕套。
83岁的谭添伦自称平生中*难忘的,就是1938年夏历正月十七,日军在正表村对面的长沙拦登岸,海面4艘渔船因开仗抵当,船上男女老小七八十人被日军推到沙岸上用机枪扫射,渔船被泼上柴油焚毁,“一个月之后,日军还把上表村的男女老小从山林里赶出来,把全村成年男人拉到长沙栏枪杀。”谭添伦称本身的祖父和父亲就是此日被日军杀戮的。
87岁的谭振棠指着旭秀街一巷22号的“就业堂”洋楼告诉**,在1938年至1941年,日军将这座建筑面积186平方米的洋楼做为姑且批示部,直至日军在三灶海澄村建成飞机场、病院和批示部后,才将批示部从这里搬出。
据统计,在三灶岛沦亡的8年中,日军共杀戮三灶同胞2891人,同时日军还将从朝鲜等地抓来修机场的3000多名民工奥秘杀戮。
珠海市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杨长征认为,此次人证物证齐备,5名见证人参加指证侵华日军占有遗址,加上之前发现的日军特报,日军侵华罪证就更充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