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江路一家摩托车配件厂内工人在喷漆作业,居民经常投诉这家工厂。7月28日上午,宏达工业区内的厂房和周边居民楼。
《老工业城市的城镇化阵痛》中篇
江门是老工业城市,建国后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化工、电子、五金等产业在广东省内名列**,城市建设相对滞后,真正意义的居民区范围很小。进入新世纪后,江门城市发展异常迅猛,大大小小的楼盘不断出现,居民区不断扩张,渐渐“入侵”到周边的工业区,环境矛盾因而密集**,不可避免地陷入生存困境。在江门城区附近,大大小小的工业区分布,其中的西区工业区、高沙工业区、宏达工业区是三个*重要的工业区,在江门的工业发展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展,这些旧工业区成为了危害市民生存环境的罪魁祸*。近日,南都记者兵分三路深入工业区、居民区走访调查,了解居民投诉的焦点问题。
西区工业区周边
住宅毗邻工厂
粉尘臭气扰民
西区工业区档案
地理位置:覆盖东至天沙河,南至原江门市农药厂,西至江门长青公墓(殡仪馆),北至二合山。
发展历史: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企业情况:现有50多家工业企业,其中包括电镀、粉末冶金、电池、皮革、农药、化工等废气类污染企业
所在区域:蓬江区白沙街道
周边楼盘:玉圭园,建于2010年;汇景湾,建于2011年
投诉情况:投诉粉尘、异味和噪音较多
西区工业区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现共有工业企业50多家,其中以电镀、粉末冶金、电池、皮革、农药、化工等产生工业废气污染的企业较多,一直都是环境监管**区域。西区工业区始建初期,地处偏僻、荒凉的山区,属于典型的工业集聚区。近年来,随着江门市“三旧”改造的大力推进,西区工业区部分区域商住规划开发力度加大,先后建成了包括玉圭园、汇景湾、金怡居等几个大型密集住宅小区。但是,由于部分区域开发进度相对滞后于总体规划,区域连片开发力度不足,导致西区工业区内“住宅包围工厂”现象逐渐凸显,工业废气等污染周边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周边居民住宅小区业主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西区工业区在内的白沙工业区有300多家工厂,规模以上(产值2000万以上)的工厂有20多家。工业区内有不少小工业区,兴隆工业区正是其中一个。
据兴隆工业区负责人陈先生介绍,兴隆工业区内共有8幢厂房,每幢有4个单位,从1998年起正式运作。目前,区内有约15家工厂,除一家蚊帐配件厂和一家袜厂规模稍大外,其余均为小工厂,主要从事五金、橡胶、玻璃加工等传统工业。“兴隆工业区从运营至今,区内工厂已换了几批,2004-2007年市场环境是*好的,但2008年金融海啸后区内的每家工厂都经营得很辛苦。”陈先生说。
南都记者走访见到,兴隆工业区厂房比较残旧,大部分有20年楼龄。厂区虽规模不大,但位置却很*特。工业区正东方向面朝住宅区玉圭园,正西方向则与住宅区汇景湾仅相隔一条马路,工业区离两边住宅区的直线距离均为200米左右。“以前工业区里有一家塑料厂,会排出粉尘,收到的投诉比较多。”陈先生告诉南都记者,该工业区收到的投诉主要有粉尘、空气异味和噪音等方面,环保部门接到投诉后都会到现场要求厂方进行整改。“投诉主要来自玉圭园居民,*严重时一年收到3-4宗投诉,但自从塑料厂在2011年左右搬走后,已基本没有收到环境方面的投诉。”
由于蓬江玉圭园地理位置特殊,处在厂企包围之内,该小区业主向环保部门投诉*多。白沙工业区一直被江门市环保局列为环境监管**区域。特别是近年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内新建住宅小区入住率的不断提升,该局收到相关的环境诉求也有所增加,该局通过加大环境监督和监测频次,依法取证并查处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近年来,先后对区内白沙电镀城和民政五金厂共76条电镀生产线实施停产或搬迁;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格雷蒙磁材(江门)有限公司、江门市蓬江区远洋冷冻厂有限公司内废塑料加工企业、原大光明农药厂内五金喷涂企业、大可塑料厂进行立案查处,责令停止污染工序的生产并予以行政罚款,及时消除了上述企业所造成的废气污染问题;对江磁电工、利威皮革等4家存在废气超标排放问题的企业进行立案查处,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行政罚款;2013年10月,绿色动力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全面停止了医疗垃圾焚烧炉的使用,江粉磁材有限公司全面停止了以工业萘为原料的干式生产线的生产,大大降低或消除了工厂企业排放废气对龙湾路一带居民的影响。
高沙工业区周边
废气异味严重
买净化器自保
高沙工业区档案
地理位置:高沙港周边,以高沙中路为界集中在高沙中路以东。
发展历史: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企业情况:电子、彩印、集装箱、模具、纸塑、金属制品等10多家,以轻污染企业为主
所在区域:蓬江区北街
周边楼盘:丽苑小区,建于1994年;丽苑南奥园,建于2002年
投诉情况:投诉异味、噪音较多
高沙工业区的工厂以电子、彩印、集装箱、模具、纸塑、金属制品等传统工业为主,目前规模较大的有中远铝业和江门亿都半导体有限公司。该工业区与居民区的分隔主要以高沙中路为界,道路以东为工业区,道路以西则为居民区,其中江门亿都半导体有限公司仍坐落于高沙中路以西,地处丽苑中区旁。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高沙工业区已有多家工厂进驻,小有规模。在高沙居住30多年的邓叔,还记得当时国家及省市**来访高沙港后,曾有一波厂房建设热潮。据北街丽苑社区老居民介绍,高沙工业区*早的工厂有夹板厂、铝合金厂等。
华姨是1996年住入丽苑中区,丽苑社区较早的居民。“要起楼,才把山推了。”华姨说,1993年前后,丽苑置业公司正式在高沙工业区周边拿地,开发商品房。当时丽苑公司在这里开发的楼盘主要集中在现今高沙二三街道一带。
在丽苑小区交楼后,入住的居民就包括许多原先住在高沙港附近单位宿舍的工人,特别是在江门**货柜码头公司(高沙港公司)工作的员工。2002年,丽苑置业公司再次在高沙“推山”建楼盘,这次的住宅丽苑南奥园位于高沙二街,东门出去便是高沙中路,一路之隔便是中远铝材及另一家五金厂。日后,对于附近厂房的污染,南奥园的居民多有投诉。
再后来,高沙工业区小区越来越多,北街街道办丽苑社区成立。据丽苑社区刘主任介绍,*高时丽苑社区3000多户籍人口,流动人口1万多,但目前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基本持平,都是3000人左右。
尽管工业区与居民区有较为清晰的界线,但居民区其实距离工厂区不远。比如丽苑南奥园东门与工业区实际上只相隔一条高沙中路,门口斜对面正是居民投诉得较多的工厂中远铝业。
南都记者在走访时,不少居民纷纷反映附近空气污染问题。家住丽苑南奥园已8年的曾**说,经常会闻到从工业区内散发出来的异味。“有时是臭胶味,有时是烧煤的味道,通常是凌晨时闻到,即使关上门窗仍觉得喉咙很干。”曾**表示,儿子年纪小,抵抗力差,吸入这些空气后经常咳嗽,甚至患上支气管炎。“为了改善家里的空气质量,不得不自行购买空气净化器。”
家住南奥园东区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子表示,过去有一段时间附近工厂新建生产线,噪声特别严重,他曾向环保部门投诉过几次,如今环境情况较之前有所改善。梁**曾在丽苑南奥园居住超过5年,去年她搬到丽苑中区居住。“搬过来后,闻到异味的次数明显变少了,但偶尔还是会闻到。”梁**说。
对于市民的投诉,中远铝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何先生表示,从去年起,该厂已将此前造成空气污染的溶铸工序取消,并已安装大量净尘设备,不再排出污染气体。“我们厂附近有一条大型烟囱,附近居民看到烟囱离我们厂区比较近,以为气体是我们排出的,但实际上该烟囱并不属于我们。”何先生表示,目前该厂已按国家规定程序进行排污,除了对气体污染进行整治外,还装备了完整的污水处理设施。
何先生告诉记者,根据政府的规划,高沙工业区一带企业将会慢慢搬离,但由于该厂目前尚未解决土地问题,预期短时间内暂未会搬走。
江门市环保局介绍,高沙工业区地域范围主要为南至高沙二街,西至港口二路的片区。该工业区内现有工业企业10多家,以轻污染企业为主,目前区内的污染企业配套了相应的治污设施,区域内的环境投诉偶有发生,以废气类为主,没有存在较大环境污染隐患。
宏达工业区周边
夜晚废气刺鼻
空气环境恶劣
宏达工业区档案
地理位置:覆盖东至建设二路,南至宏江路,西至凤山,北至篁庄大道西
所在区域:蓬江区环市街道
发展历史: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企业情况:摩托及五金等摩托车配件产业,约50家
周边楼盘:奥园冠军城,建于2012年;银辉山庄,建于2007年
投诉情况:投诉烟尘、异味、噪音较多
说到宏达工业区,就不得不提大长江。时至今日,总部位于宏达工业区的大长江集团仍是江门市区唯一主营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横亘于宏达工业区的大长江几乎成了宏达工业区的代名词。大长江“老厂”位于宏江路3号,现时主要从事整车生产,1992年大长江落户江门*早便是在这旁边租下一个车间进行生产,第一辆摩托车生产出来的时候,大长江自己的厂房还未建好。1996年大长江二期工程动工,就是老市民所说的大长江“新厂”,即现时建达北路主要从事研发及发动机生产的厂房。
大长江在宏达的新旧两厂一北一南,自然工业区周边形成了大量的摩托车配套厂家,目前宏达工业区内工厂以五金、摩配等传统工业为主。附近还有凤山工业区、炜烨工业区、叶坑工业城等,这些工业集聚地都被习惯称为更广义的“宏达工业区”,共有企业数十家。
“宏达”工业区何以叫“宏达”?南都记者从大长江等区内企业工作人员了解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宏达”集团公司在这里开发厂房、招商引资。不过,现时宏达工业区已直接由蓬江区管,“宏达”作为管理主体在工业区早已不复存在。工业区所在的环市街道办龙溪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其辖区*高时户籍人口2000人,流动人口1万多人,不过现时流动人口已减至6000多。问及人口减少的原因,不可避免又与“大长江搬迁”联系起来。
近日,南都记者走访看到,距离宏达工业区*近的住宅小区是奥园冠军城,小区与工业区仅以一条不到10米的小路为界。记者在小区内走访时,不少居民都向记者抱怨工业区飘过来的异味。“味道比较刺鼻,基本每个星期都会闻到,一般是晚上7、8点的时间段。”家住奥园冠军城的谭先生说。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亦告诉记者,在靠近宏江路的15、16幢业主,也有高层业主反映污染情况。
南都记者查阅江门市12345网站,去年以来,宏达工业区曾收到不少环保污染方面的投诉,投诉对象多集中在巨联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白石不锈钢精铸有限公司等,位于宏江路10号的巨联摩托车配件公司被投诉多是因为其排放浓烟及难闻气味;而凤山工业区白石不锈钢公司被投诉则主要因为嗓音大。
在宏江路走访时,南都记者见到,巨联摩托车配件的厂房外观上较为简陋,低矮的厂房表面部分被路边的蕉树等所掩盖。记者从厂方了解到,该厂主要生产摩托车外壳等配件,主要配套给大长江,现时有工人约20人。
施**是巨联摩托车配件公司附近的大坑餐厅工作人员,据其介绍,巨联摩托异味排出的频率约为每周一次,对餐厅就餐客人造成了一定影响。附近一家照明厂家的保安则告诉记者,巨联厂浓烟多在晚上7点半后排出。“以前更严重,烟尘滚滚,后来排烟口调了位置就相对好了一点。”
江门市环保局回复称,该公司主要经营摩托车配件生产加工,市民反映的难闻气味为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喷漆工序产生的气味,该部门已对其厂边界恶臭气味进行了监测,监测报告结果超标,目前已对该公司进行了立案查处,案件现正在法律程序中。而对于浓烟,去年7月及10月环保局两次回复,确认市民反映情况属实,现令该公司完善相应的废气治理设施,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
在巨联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厂房内,南都记者看到现场有一个大锅炉,工厂主管唐先生告诉记者,居民此前见到的黑色浓烟,是因为锅炉烧的是松木。“前年因为成本问题由电锅炉改为烧柴。之前烧的松木,不完全燃料,松木油的味道也较大”,但从今年4月份起,厂里已不再使用松木,改用其它木材,已经有大大改善。对于喷漆工序产生异味问题,唐先生则表示,也已经按照环保局的要求加装过滤器。“居民的投诉我们也清楚,换个角度我是居民也会投诉,我们也很无奈。”唐先生表示,厂房的合约即将到期,今年会搬出宏达工业区,转到杜阮继续生产。
江门市环保局昨日回应说,宏达工业区内的污染企业均配套相应的治污设施,区域内的环境投诉偶有发生,以废气类为主,没有存在较大环境污染隐患。环保部门严格落实环境监察制度,对工业区内企业进行定期巡查和不定期突击检查。
预告
城市发展引发的新问题,如何破局?政府治理环境“见招拆招”,是否有用?“站高望远”对城区工业区发展通盘考虑,制定长远规划,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请留意《老工业城市的城镇化阵痛》(下篇)
统筹:南都记者曾育军
采写:南都记者张奇峰罗韵姿蒋臻曾育军摄影:南都记者孙振飞线索提供陈生奖金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