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茶话
顺德开通政务百事通热线电话,匹配8种渠道投诉建言,如果真能“拨一拨就灵”,无疑疏通政务“*后一公里”的创新。针对此前一些**热线成为空号,挥霍公信力现象,顺德做了相应的具体安排和管理机制,本身也存在技术问题,诸如容量多大、人手多少等要根据来电量增加而及时增加,线路够用,又能减少广告植入,相信会减少“占线”现象。
应当说,政务百事通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是起码要求,然而答复并不只是接线员悦耳的声音、温婉的回应,关键要看与职能部门的衔接密度,以及职能部门跟办的质量。要是职能“大杂烩”没有清淅的界定,反馈也是笔糊涂账,民众遭遇了“踢皮球”可能会冷却热情。显然,政务百事通承载了民众的信任,更是排忧解难的“判官”,必须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
公开是重建信任的基础,有关部门可以定期向市民开放,让大家走走看看,了解办理的标准和流程;群众给各职能部门的投诉、举报、建议放在网上,部门的回复和办理及时公开,诸如此类,结合行风政风的评议,由市民或网友来打分,好评和差评一目了然,职能部门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方能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引入了低成本监督,效果比内部监控更好。
政务百事通是责任**的“晴雨表”,热线电话不应当作花瓶、作秀,有关部门不怕群众“找麻烦”,*先自己要不怕麻烦,打得通是**步,群众有什么困难、委屈、希望,解得了的关键在于提升**部门的服务意识,克服人浮于事、责任心不强等“病灶”,当然要有风险杠杆的制约。不是说末位淘汰就很科学,然而拖拉、敷衍、塞责等“机关病”,适当问责才有“洗心革面”的动力。否则,热线电话打通了,跟办却遥遥无期,质量也难令人满意,还不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卢俊安
以上言论仅代表本人观点。顺德的大小新闻你有话想说,欢迎@南都顺德发表评论,如果觉得140个字唔够喉,可以给我一只猫:ndsdp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