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城行动,政府别唱独角戏

2014-07-31来源 : 互联网

胡祖璇杨文灿陆湘敏李玉华侯文卿李志鹏

“论道顺德”**

第俺期

主持人:

南都记者吴曦

嘉宾:

胡祖璇

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科副科长

李志鹏

北滘镇环运分局党支部副书记

侯文卿

顺德区市政业协会主管环卫副会长

杨文灿

北滘镇决咨委主任委员

李玉华

美城行动考评标准参与制定者

陆湘敏

美城行动**观察者

顺德“美城行动”已推进3年,其间不断遭遇“运动式”*理的质疑。近期,区人大对美城行动的审议中提到,2011年至2014年全区投入超75亿元。该数字让这种质疑发酵:如此高投入是否带来***?**“唱*角戏”的管理模式,市民是否买账,成效是否显现?

昨日,由南都顺德主办,北滘文化中心、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协办的“论道顺德”**邀请了**、镇街、环卫公司、**等就这一话题展开探讨。嘉宾们普遍认为,**在前期投入资金为城市欠账买单之后,要让成效可持续,应该让市**识到自己不单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在城市管理上建立一个公众参与的机制。

焦点1

75亿该不该花?

高投入是为欠账买单

顺德每年可支配财政收入是300亿左右,株洲用三分之一的可支配财政收入去建设城市,顺德还远不到。

主持人:四年投入超75亿元,这个数字引发社会热议是可以预料的。公众普遍关注这些*是怎么花出去的,更多人是直接将顺德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现状与这个数字进行比较,评估*花得值不值。而据我们了解,基层**作为一线执行部门也有诸多压力,有人表示这种大规模财政投入搞美城行动难以为继。

胡祖璇:美城行动启动至今近3年,前段日子我们向人大汇报工作进度,汇报有提到投入了70多亿,2011年10亿,2012年14亿,2013年23亿,2014预算26亿(笔者注:2011年10.372亿元,2012年14.822亿元,2013年23.708亿元,2014年26.6亿元)。

这些投入是大城管的投入,不单单是美城行动,包括平时维护城市管理,投入*大的是市政建设,2012年和2013年去到50%-60%,主要是“五位一体”的景观提升、道路改造和垃圾中转站建成等,此外卫生保洁费占了10%-20%.比如,2014年的预算投入是26亿,69%是用于市政建设和管理等民生工程。

顺德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比其他城市相对滞后,投入的人力物力比较多。搞美城行动,我们曾经去过湖南株洲、常州考察,株洲在城市建设方面做得比较好,他们用3年时间清理了过去近50年的垃圾,装起来有几十个火车车厢那么多。顺德过去发展经济欠下许多历史账单,因此投入相对较多。但其实顺德每年可支配财政收入是300亿左右,株洲用三分之一的可支配财政收入去建设城市,顺德还远不到,这算是对社会认为美城行动是高投入的一个解释。

李志鹏:美城行动对北滘而言,财政上的压力并不大,几个亿的投入(笔者注:综合媒体报道,2013年北滘在美城行动上投入预计超过5个亿)不是问题。统计数据是包括道路建设、垃圾中转站等多方面,单单是美城行动上的投入并没那么多(笔者注:2014年预计投入1个多亿)。如果有压力,也是在下面村居,有些村居过度依赖镇财政,认为美城行动是上级分配的任务,对每年数百万的环卫支出表示有困难。

侯文卿:我们市政企业也是城市管理的基层部门。2007到2009年,环卫公司用*低标准的工资待遇———每个月690元去招人,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到2000元。现在*低工资标准是1310元,涨了近乎一倍。美城行动对环卫工作要求的标准很严格,环卫承受的压力就大,大部分资金都花在环卫工人身上,环卫工人工资一定要升,才能保证请得到工人。现在**要我们实施机械化,但没2000万搞不定。

焦点2

考核严基层压力大?

对过高标准做了删改

对橱窗广告,警示性、装饰性以及硬性需求招租招工等张贴,只要符合比较美观的要求就不会扣分。

主持人:除了大规模财政投入产生的压力,严格的美城考核标准也被认为对基层执行部门造成巨大的压力。

侯文卿:一般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2005年,一年检查大概29次左右,现在一年检查365次都不止,有时候是重复检查。我想说,垃圾是人为产生的,不是从天而降,顺德目前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各有一百多万,素质高低不一,有的人环保意识比较强,但大部分就相对较弱。有些市民甚至认为,交了垃圾清理费,就可以随意扔垃圾,顺德每年在车道上捡拾垃圾被撞死的环卫工人在3个以上。所以,接下来,美城考核的标准应该贴近顺德人口素质的实际情况。

李玉华:今年年初起征求了各部门、镇街和村居意见,召开了三四次会议,普遍认为以前标准有不合理的地方,原因是没经验,另外佛山考核顺德,这样我们就需要听取市**的意见。上周召集各部门、镇街代表,面对面做了沟通,对过高的考核标准做了删改。例如,对橱窗广告,警示性、装饰性以及硬性需求招租招工等张贴,只要符合比较美观的要求就不会扣分,但大面积张贴导致脏乱差的就会扣分。

焦点3

这份“美”可持续否?

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这么大的投入背后,能否让好的一面保持和延续下去。毕竟,我们要考虑的是生活在这里的好几代人。

主持人:**投入了这么大财力、物力、人力,目前看来成效是有的,但从市民预期的角度来看,仍有一定的差距。并且,我们注意到,这种由**主导的城市管理模式,市民的参与热情并未被引燃,其可持续性如何值得商榷。

陆湘敏:从成效来看,我的感觉是“水略清、天略蓝、城更美”,内河涌污染得到一定遏制、大气污染防*全面铺开。在大投入严考核的推动下,新打造了一批绿化、道路景观,市政改造得以提升,水浸街、停车难也得以缓解。

但依然能感觉到一些地方重建设轻管理,例如容桂千禧广场改造,竣工后管理跟不上,出现大量烧烤摊贩,地下车场也迟迟未启用;重面子轻里子,例如各镇街主干道秩序井然,但如果深入内街巷就可以看到混乱,即便在一些严管地段,管理的精细化也不够,而且存在规划不够前瞻,缺乏长远眼光、各种“美城”力量协调不够等问题。

我觉得城市升级还应从管理上突破,但执法者不能唱*角戏,不能将受益者排除在外,而是需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让居民既是美城的受益者,也是监督者和参与者。

杨文灿:**投入大是好事,可以看到城市面貌在美城行动前后的变化很大,但我们也要思考,这么大的投入背后,能否让好的一面保持和延续下去。毕竟,我们要考虑的是生活在这里的好几代人。

现在整个美城行动几乎都是**在主导,大投入强管理,社会参与度都不是很高。应该考虑如何让“行动”转化为社会文化,变成常态化和生活化。说句不大好听的,在街上随便扔垃圾的人都是没把顺德当成自己的家的人,如何改变这些人的习惯,除了在硬件上投入,软件还要跟得上,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培养城市的人文气质和人文品位,而不是单纯看**在唱*角戏。

胡祖璇:对于美城,我们也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也在思考如何从单打*斗转变为发动市民参与。目前,顺德正在推进美城义工,大约有200多名,这些人有别于普通义工,他们很多是城市管理者,有的是退休工人或企业家,他们会在上下班时间去各大路口、自发性地组织前往各镇街宣传美城行动,引导市民自觉参与。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以及数字城管等高技术管理方式,逐渐转变为建管并重、变突击性检查为长效管理,让管理更加常态化。然后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一些需要较长时间去解决的,如水环境、管线规划建设等项目中。

统筹:南都记者

陈宇卢凯阳

采写:南都记者

何奎山卢凯阳

实习生林晓红

摄影:

南都记者郑俊彬

标签: 佛山新闻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