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故居4年前被重新修缮。陈赓蒋先云贺衷寒
湖南陈赓大将故居旁边的生平陈列馆,在他的照片旁边,另有蒋先云和贺衷寒头像,旁边大字注解道:“黄埔三杰”。1924年春天,这三个湖南青年不约而同奔赴广州,成为黄埔军校一期生。他们表现杰出,但终因**立场歧义而各奔前程,同窗好友兵戎相见。
军校中的派系之争
1925年11月,国民革命军东征占领了汕头。总指挥***请部下吃饭。席间,陈赓、蒋先云和贺衷寒等人,话不投机,当着***的面拿着食具打了起来。
黄埔军校内两大派系的摩擦,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以蒋先云为核心的“青年军人联合会”(青军会),代表军校内**党和***左派势力,以贺衷寒为*要的“孙文主义学会”则思想相对右倾。陈赓曾回忆当时的斗争情景说:那时“不懂得争取群众,孤立对方,只是骂人。我们骂他们是反动派,他们骂我们是反动派,吵骂打架。”
决定去广州参加军校前,陈赓曾在湖南当过约4年兵。1921年他“对军阀战争深表怀疑”,脱离行伍读中学,加入****青年团。1923年底被**派往广州时,原本并不是去投奔黄埔军校,而是参加程潜所办的陆军讲武学校,后被黄埔军校合并。
在入学和毕业考试中均为**名的黄埔一期生蒋先云,有工人运动的经验。他成为早期黄埔学生**,也深获***的垂青。
贺衷寒原本也是蒋先云组建的“青军会”活跃分子,但不久退出。
就反对军阀和****而言,贺衷寒和蒋先云、陈赓并无原则性分歧。但在黄埔军校加入***后,贺衷寒逐渐受谢持、邵元冲和戴季陶等人影响,与**主义渐行渐远。在汕头***的宴席上与蒋先云等人打架前一个月,他即公开表示:“一个革命政党内,决不能容许两种不同主义的信仰**存在,**合作。与其将来分开,不如及早各走各的路。”
国共决裂后的选择
蒋先云与***的决裂,是在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他参加了武汉召开的“讨蒋”大会,是大会主席团成员。但蒋先云在“讨蒋”后,仍被部分同志指为投机。蒋先云的尴尬角色,正是当时已夹生的国共合作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之一。
蒋先云的妻子是李立三的妹妹,在攻打临颍城的战役打响之前病逝。25岁的蒋先云似乎是抱着必死信念参加了与张学良部的交战,他骑着白马吸引敌军火力,中弹身亡。
在蒋先云追随***一路北伐之际,1926年9月,陈赓受**中央指派,秘密离开广州,前往苏联学习**保卫和武装暴动经验。1927年2月,他回到上海,此时国共两党已剑拔弩张,因曾在东征时救过***的命,故他被派去见蒋以打探虚实。而后他成为唐生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部特务营营长。
贺衷寒也在1926年到苏联进修。***清共和随后的宁汉合流,导致苏联与***关系紧张。贺衷寒等人也被迫于1927年底回国。1927年12月5日,上海《申报》刊发了一则卫戍司令部参谋函,其中表示:查贺衷寒等三同志本系国民政府派往俄国学生,确为忠实同志,恐归途或发生阻碍,特此电希转饬军警妥为保护为要。
国共两个情报人员
1927年8月,南昌起义失败。陈赓负伤,辗转去了上海,成为**中央新成立的特科第二科(情报科)科长,化名王庸从事情报工作。
1931年,因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陈赓等人被迫离开上海,进入大别山,被任命为红军第四军第十三师第三十八团团长。在离开上海的火车上,他被黄埔军校的教官钱大钧认出。按照《陈赓传》的说法,钱大钧说:你安心地坐你的车吧!咱们黄埔的旧情很深,我们不会对你怎么样的。不过,我劝你还是收敛些。校长很注意你,被他发现就不好了。
贺衷寒从苏联归来也开始了自己的特务生涯,成为***特务机构“蓝衣社”的**,这是一个秘密行动机构,贺衷寒也有自己的公开身份。1931年2月,***南京总部组织“剿匪宣传处”,贺衷寒被委任为处长,该处共计分七十队,在剿共军队中每团均附以一队,随军前进,担任宣传***党主义及绥抚流亡事宜。
1932年,陈赓“腿”再度受伤,他只身一人去了上海。按照陈赓1944年所写自传的说法:“医愈将归,竟而被捕,引渡南京。在狱凡四阅月,当局用尽威吓利诱,我丝毫未为所动。因以黄埔关系,红军势大,当局幻想以我影响红军中之黄埔生,被释放。”《陈赓传》中,还详细描述了他在被捕期间如何怒斥***的经历。
《申报》当时报道称,自*之**张某等二人作证,证明陈赓确为**特务**科长,在武汉时与其为同事。即其妻黄根英(应为王根英),亦为**重要人物,现任**全国总工会妇女部长。诘之,陈赓称:自黄埔军官学校毕业后,即任营团长等职,旋即加入**,与张某确为同事,旋来沪任**军事委员会管理交通之职。民国十九年(1930年),**对我发生疑忌,我已无出路,故于二十年(1931年)无形脱离云云。
在战争洪流中
陈赓在黄埔一期的老同学邓文仪,曾在他被捕后去探望过。邓文仪和贺衷寒一样,都是“蓝衣社”的核心**。《陈赓传》称,邓文仪拿纸笔叫陈赓写悔过书,但陈赓却在每张纸和墙上都写“坚决打倒卖国头子***”字样。
此时贺衷寒还是***身前的红人,1933年,他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训练处处长,将各军、师机关政训处中上级政工干部任命权收回,由他直接委派,并以防止军队异动为名,派政工干部到东北、西北等非***嫡系部队中去。1935年11月,他当选为***中执委,次年又晋升为陆军中将(仅比胡宗南晚一年)。
陈赓1933年8月获释返回瑞金,受到审查,分配到彭杨步兵学校担任校长。接下来的国民政府第五次“围剿”,给**党以重创。长征开始。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合谋发动兵变,扣押***。在***被扣押期间,贺衷寒积极响应何应钦主张,发起“讨逆赴难团”,鼓动出兵,为***夫人宋美龄所不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贺衷寒即受冷落,被派往欧美考察政经,归国后亦被雪藏一段时日。
1946年的重庆和谈,曾给予国家短暂的和平希冀。这年3月17日的《申报》发了一条《共军官陈赓与张*中重晤》的短讯:三日晚上,在复兴饭店的楼梯上,我还看见短小精悍穿一身灰军服的陈赓〔晋南**军*长〕。后来张部长吿诉记者,陈赓是黄埔一期的,十多年不曾见了,那天晚上,陈赓还特别到他房里谈了很久,满亲热的。这些年来,多少分道扬镳的长官部属,老师学生,今天都在和平的洪流中重新的握了手!
其实并没有所谓“和平的洪流”,接下来的内战,死尸枕藉,血流成河。张*中选择了留在大陆,贺衷寒去了台湾。当年在黄埔“同过窗”“扛过枪”的袍泽,至死仍是仇雠。
南都记者韩福东实习生蒋昌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