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莞谈不要全面只要意见
新闻回放:近日,南都对东莞社会抚养费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了持续跟踪报道。昨日,又有5个镇街对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用途等方面的信息公开进行回应。但仅个别镇街回应用途,多称“用于计生”或“镇里统筹”。(南都东莞读本8月27日报道)
对于超生子女的社会抚养费,一直都有争议。超生一个孩子,居民大约要交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罚款,这自然会让一些弱势者不开心,也会让一些**主义者**。比如生孩子是天赋**等等。抛开那些繁琐的理论不争议,只从现实角度看。现阶段,超生人口的社会抚养费仍是必需品。尤其是地少人稠的经济发达地区。因为超生一个人,客观说就要占有一个人的社会公共资源,超额占有公共资源当然要交*,这跟交税其实是一个道理。如果不交社会抚养费,岂不是变成了多生者占少生者的便宜。
事实上一个小孩长到十八岁,整个社会要付出的代价(比如教育、公共交通、公共服务等),可能还不止这点*。这里其实还隐藏着一层意思,我们要鼓励量力而行的生育,有一定的条件再去生孩子,这样也可以提高人口素质。父母也有一定抚养的能力,**了超生者的生活质量。作为一个理性的社会,不能提倡一些穷得无片瓦遮梁的人,无休止地生育。他们的算盘是以数量来换以后的养老机会,就是“现在喝粥多放一碗水,这个孩子不争气还有那一个”的**。收高昂抚养费,就是遏制这种不负责任的想法,也是有利于民族素质的优化的。用经济手段控制生育,不是*讲道理的做法,但确实是*有效*可行的做法。
真正的争议点在于收费后,费用支出在什么地方。这一点都很不清晰。如果计划生育的罚款用于提高计生干部的待遇,那就走错路了。尽管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个“腹黑”的怀疑,但似乎确实也没有人说清楚每笔罚款的去向,包括计生部门运行费用所占的比例。这才是我们要改革和进步的地方。□蓝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