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少压力大休假难 儿科医生接连唔捞

2014-09-03来源 : 互联网

市妇幼**院,一名儿科医生正在为小宝贝做检查。高峰期一个医生**要看120多名患儿。南都记者刘媚摄

南都讯记者肖佩佩实习生周颖华儿科医生压力山大,厦门一家医院一个月四**生集体辞职,一度引起了业内关注。类似情况在东莞同样存在。近两年多来,东莞市妇幼**院儿科医生流失情况比较突出,辞职人数达16人,其中2012年辞职10人,2013年辞职2人,2014年以来辞职4人。

“今年我们面向全国招聘儿科医生,无功而返。”市妇幼**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儿科医生面临高负荷、高风险、低待遇职业境遇,人才青黄不接。

近日,南都记者采访了解到,儿科医生问题在东莞其他综合医院也或多或少存在。业内人士呼吁,希望**能在儿科医生培训、薪酬待遇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现状

辞职儿科医生多是技术骨干

东莞市妇幼**院是全市**市属妇幼**机构,在全市医疗机构中,该院儿科常年人满为患。根据统计,该院儿科日均门诊量接近1100人次,年门诊量近40万人次。

面对庞大的患儿群体,儿科医生紧缺一直是个矛盾。“这一问题*近一年更加突出。”市妇幼**院副院长邓皓辉介绍,近三年来,该院儿科医生辞职人数达18人,辞职率24%,“现还有2**生有辞职意向。”

邓皓辉说,辞职的医生基本都是科室培养出来的技术骨干,很多都是中级职称,主*医生。儿科医生流失问题在东莞的综合医院或多或少存在。“今年以来,我们儿科已走了5个医生。”儿科是东莞太平人民医院特色科室,该院有关负责人说,儿科医生紧缺。

南都记者了解到,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今年儿科也走了两**生。该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综合医院儿科小,医生基数少,相对影响没有专科医院大。”

有编制都不来招聘靠私人感情

人才流失大的同时,儿科医生招聘也难。“现在门诊工作还能正常开展,实在不行只能调配有处方权的行政人员坐门诊,但是人手确实比较紧张。”邓皓辉说,去年以来,该院通过人才招聘网站、市卫计局**医院医生入编招聘等方式,向全国招儿科医生,一个人都没有招到。“今年以来,医院还曾主动到东莞、深圳人才市场招人,广州每场招聘会都跑了,均无功而返,有编制都不来,招聘得出动私人感情,这在往年比较少见。”

儿科医生紧缺,东莞市妇幼**院只能大量招收应届毕业生补充。邓皓辉说,“但是,一个医学毕业生,要经过临床实践,考执业医师证才能有处方权,独立坐诊,这个过程起码要两年。”

邓皓辉以及多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很多医院儿科已面临人才断层、青黄不接问题,“两头大中间小,年纪大的、年轻的都有,中间力量比如主*医师就非常少。”

根据东莞市妇幼**院统计,按照国家制定的医生床位比标准,目前,该院儿科医生缺口达41人。

探因

执业风险高医疗纠纷排名第三

“工作辛苦并不是*重要的,工作压力大,不被尊重才是关键。”市妇幼**院儿科主任彭倩说,儿科常被称为“哑科”,小孩很难说清楚自己的病痛,诊疗难度大,现在很多家长遇到孩子病情变化时,首先不是先去配合医生*疗,而是质疑医生是不是没有进行好的*疗,“有些家长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引起医患争执,患者冲进诊室辱骂或袭击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

“医疗纠纷多发科室中,儿科位居第三。”邓皓辉说,儿童病情变化快,稍有不慎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医护执业风险高,“儿科医生在高负荷工作面前,还有较大心理压力,更容易流失。”

高峰期**要看120多人医生们大多积假20天

“儿科医生如果没有奉献精神,真做不了。”邓皓辉说,儿科工作辛苦业界周知,“医生上班一坐下来,患儿不间断,一上午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昨日上午11:30,接近下班时间,市妇幼**院儿科郭医生的诊室外还排着长队,患儿哭闹不停,“8点上班,到现在看了48名患儿。”郭医生说,现在还是儿科就诊淡季,“儿科就诊高峰期,如每年春、秋季,一个医生**要看120多患儿。”

这种状况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常年可见。“中午肯定会忙到12点半,下午2点半忙到6点多,常常下班了,病人还堵在门口。”东莞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康春华说,人手不足,儿科医生加班成了“例牌”。

人手紧缺,休假更是奢望。东莞市妇幼**院一儿科医生介绍,现在基本每个儿科医生的积假都有20天左右,“你一休假,就有医生做双份工,吃不消。”

经济效益差儿科医生待遇不高

“儿科是医院经济效益较差的科室,很多医院儿科还是亏本经营,儿科医生待遇也比较低。”邓皓辉解释,儿童病种相对单纯,超过1/3都是感冒发热,辅助检查少、用药量比较小,“儿科收费也比较低,过去没考虑到儿科医护工作的特殊性,仅按照较成人收费相对减少的原则定价,几十年没变。”

此外,有医院负责人还表示,儿童患者比较特殊,需要医生护士较多,人力成本高。

“现在医院多是自负盈亏,如果医院按照科室经济收入来绩效考核,儿科的奖金肯定低于其他科室。”邓皓辉说,“我们医院儿科医生工资近万元,已属于全市数一数二水平。”

建议

全市大幅度增加儿科专业规培人数

“基于这些因素,现在很多儿科医生和临床医学生选择逃离儿科。”东莞市妇幼**院院长隗伏冰说,辞职的儿科医生中,有人已是技术骨干,宁可去学校做校医,“有些儿科医生则去了新成立的康复医院或去了周边城市、上级医院,要么不用上夜班,要么待遇较高。”

“针对儿科医生紧缺,我们医院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隗伏冰举例,比如医院会对儿科医生待遇倾斜,“为了缓解就诊压力、矛盾,我们现在也在大力推预约挂号。”

不过,隗伏冰也建议,希望**能够从政策层面倾斜,“比如在儿科医生培养方面,希望在东莞市统一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大幅度增加儿科专业规培人数,并给予培训的儿科专业基地一定的政策支持。”

隗伏冰还表示,因儿科诊疗风险和成本高,建议提高儿科医师的相关诊疗收费,包括诊金、检查费等,可考虑提高到成人收费的150%。

另外,有业内人士还表示,医院从人力资源配备、薪酬待遇方面给予倾斜,降低儿科医师日常劳动强度及压力,确实提高薪酬待遇。

医生素描

“早出晚归加班一周,

宝宝都不要我了”

邹姒妮:市妇幼**院普儿科医生,做医生5年

今年是邹姒妮医生生涯的第5个年头。“得益于生孩子,今年我放了5个月产假,这也是5年来难得的假期。”*近,邹姒妮回归工作,忙碌又开始了。

每天早上7:30,邹姒妮准时出门,8点前到达科室。“要为查房做准备,看看新收的病人、夜班病人,重症病人情况。”邹姒妮一个人管16个床位,“查完房大约1个半小时。”

早上9:30左右,邹姒妮开始为患者办理出院,开医嘱,收新病人,“如果一切正常,得忙到中午,如果有突发抢救,这些工作都得加班做。”邹姒妮说,基本上没有午休过,“利用中午时间赶紧写病历,否则晚上得加班到很晚,因为下午还有其他忙不完的事情。”

邹姒妮记得,自己已经常年早出晚归,“休产假时我天天给宝宝喂奶睡觉,工作后每天晚上回家宝宝都睡了,结果上班一周后,宝宝就不要我了,睡觉只找奶奶。”

不仅疏远了孩子,邹姒妮也基本没时间和丈夫享受二人世界。“我们周末也会有轮休,但是,早上都必须回去查房,通常半天就没了,偶尔周末有时间和老公凑一块,他就特别高兴。”

“儿科工作繁忙,医生常不受尊重。”邹姒妮也有郁闷的时候,“我也常想转行,但是,*后还是舍不得,当儿科医生是我学生时候的愿望,儿科的病大多能*好,愈后也不错,会很有满足感。”

现在只能靠私人感情来招人,碰到学术会议,就抓个熟人来问,有没有儿科医生介绍,有个做肾穿的专家招了20个毕业生,我就问他培训完之后,能不能留几个给我。

———市妇幼**院副院长邓皓辉

标签: 东莞新闻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