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田海燕通讯员张晓辉小学开学已一周,有些家长接到老师的反馈,孩子在课堂总是坐不住,很难集中注意力,小动作多,喜欢破坏课堂纪律。“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啊?要不要看医生啊?”家长们开始坐不住了。
不要轻易扣上多动症的帽子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的集中、自我控制的能力,需要慢慢培养才能形成,家长们不必太着急。因为幼儿园的教学模式跟小学有很大不同,孩子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多动症的帽子。”佛山市妇幼**院儿童**科医生黄赛君介绍。
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孩子入学半年前,就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每天晚上抽出半小时教孩子认字、阅读,或者做做描画练习,训练拿笔、握笔的姿势,让大脑逐渐适应这种行为习惯,以后做家庭作业,孩子就不会产生排斥心理。”
黄赛君说,现在不少家长图省事,会给孩子看动画片或听音乐,适度是可以的,但这种娱乐方式主要调动的是被动注意力。孩子在课堂上课,更需要集中注意力,家长可以让孩子多进行拼插积木的游戏,可以较好地提升这种能力。
家长应定期与老师交流
“但是如果孩子进入学校3个月后,仍存在以下现象:一是注意力涣散,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做做玩玩,粗心大意等;二是活动过度:如话多、小动作多,不能遵守课堂纪律;三是易冲动,没有规则感,不愿意排队,上课时大声讲话,不听老师指令。这就要引起家长警惕了,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评估,看是否患上多动症。”黄赛君提醒家长。
“多动症的症状在学龄前期就已经出现,但大多数家长以为孩子顽皮而忽视了,而到了小学症状会表现得更为明显。所以家长要定期主动与老师交流,*好2周1次,以便早发现早*疗。”
链接
多动症的孩子往往学业落后
多动症全称为“注意力缺乏多动障碍”,这样的孩子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如果未经*疗控制,其危害可能延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期。多动症的孩子往往学业落后,容易出现休学、辍学;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在社交上感到困难,甚至有***倾向或犯罪问题;行动冲动、丢三落四,影响工作表现和事业发展;自我管理、约束能力差,有可能产生酗烟酗酒、吸毒等恶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