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糖”停产 社区焉附

2014-09-13来源 : 互联网

顺德糖厂旧厂房位于顺德区大良街道顺峰居委沙头村,是近代****代机械化甘蔗糖厂,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遗产。因制糖产业萎缩,顺德糖厂拟再转手,3000多人的顺糖社区拟从糖厂转至大良街道办管理。南都记者郑俊彬摄顺德糖厂,康乐楼里,打麻将的老人称“这地方要收回去,很快就没有地方打麻将了”。南都记者郑俊彬摄

南都讯以“糖业救国”之名创建的顺德糖厂去年8月正式停产。这位79岁的高龄的工业*人在市场与原材料双重萎缩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走到了一个时代的转折点,同样处在转折点上的还有依托顺德糖厂,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的顺糖社区,拟从糖厂转至大良街道办管理,社区3000多人正经历着新一轮的交接与管理难题。

“空巢”社区偷盗频发

在靠近德胜西路的顺糖社区门口内,大树下总是散落着一堆被遗弃的旧家具,那里正是顺糖退休职工老陈的“康乐园”。“单单是今年年初就已经发生了三四件入室盗窃案,这还只是我们所知道的,”说话间老陈指向身后一幢9层楼高的员工宿舍,“今年年二十八,这幢宿舍3楼(的住户)从银行里拿了几万块*出来准备回家过年,结果出去吃了顿饭回来后全没了。”“有时候他们连6楼高的也偷。就在前阵子,6楼有一家从香港买了一些金银回来,早上一觉醒来,金银就全被偷走了。”

在过去,这片拥有30幢9层宿舍的顺糖社区使每一位顺德人将顺德糖厂看作是理想中的工作单位,但随着顺糖的衰落,物业管理与*安环境的落后,迫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移居到更为繁华的地方。

顺峰社区顺糖居委小组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整个顺糖社区厂区混合住宅区中,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6:4。在这个3000多人的社区里,流动人口又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比例,而在常住人口当中,大部分属于顺德糖厂的退休职工以及年迈的家属。

顺糖“二代”再就业难

顺德糖厂初建于1934年,1935年3月18日投产,是当时的广东省省长陈济棠工业救国方针的产物。作为****家机械化甘蔗制企业,顺德糖厂曾经威风八面。至20世纪80年代,它的规模依然位居全国**,其利税曾占顺德财政收入的40%。

在上世纪90年代产权改革大潮中,顺德糖厂进行了转制。但在去年8月份停产到年末爆出的2亿骗贷事件,倒闭、易手诸多猜测成为了**搜索上顺糖的另一附加词。而在今年2月27日,顺德糖厂已贴出了关于遣散员工的相关文件,目前相关补偿与交接工作仍在进行。

顺糖的兴盛造就了曾经的铁饭碗,作为顺德糖厂家属之一,卿姐仅仅比顺糖年轻2岁。她另一半的一生是在顺德糖厂里度过的,儿子则赶上了顺糖转制前的*后一班车成为了“老顺糖”的一名电工,但随着糖厂再转手,如今40多岁的年纪却面临着再就业的难题。

“我的儿子原来是在里面的车间工人,被遣散之后现在去了制药厂工作,”已经71岁的严树也曾是糖厂的员工,他回忆说,“当年顺糖*辉煌的时候有3000多员工,由于福利好,很多人挤破头都想进去。”

流动人口和水电并网加大管理过渡难题

由于糖厂停产,顺德糖厂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顺糖社区拟从糖厂转至大良街道办管理。

顺糖居民小组的工作人员证实,在大约10年前,顺峰社区顺糖居民小组开始接管部分顺糖社区的管理工作,包括协助人口普查、免费体检、过年慰问等,但宿舍物业管理目前仍由顺德糖厂工会来承担。

记者也了解到,在已经售出的30幢9层楼高的员工宿舍在当年建成之时按工龄对员工进行分配,以当年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员工,同住一幢宿舍楼的员工共同拥有这一块地,顺德糖厂工会收取每月16元的清洁费用。

但在这些宿舍楼底下,邮箱早已破败不堪,灰尘蒙生。电箱盖大开,旁边就是一大堆破旧沙发等易燃物。被遗弃的破家具被老人们用来休憩纳凉。据顺糖居民小组的工作人员称,*安、环境目前是社区老人反映*多的问题,而该问题的**则在于社区人口结构中有1/3的流动人口。

老年人们称,现在每天都由顺德糖厂行政科的人管门,以防偷盗。但对于偌大的顺糖社区来说,这种管理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但顺德糖厂的相关人士与顺糖居民小组都表示无奈,惟一能做的就是尽快完成与**管理的对接工作,成立小区居民自*委员会,让他们来自主决定聘请物业公司,对小区进行物业管理。

顺德糖厂相关知情人士举例说,由于历史原因,目前顺糖社区的水网、电网并未与大良街道办对接,直至目前社区住宅内的水电供应与清洁管理仍由顺德糖厂继续进行管理。在9月3日,顺德糖厂还到**部门去反映这个问题,但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则称水网、电网并网的资金投入达千万元,这成为了顺糖社区管理过渡的一大难题。

采写:南都记者欧阳少伟实习生苏霭欣

标签: 佛山新闻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