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区大浪办事处举办现场法律咨询会。
在深圳市委市**围绕“三化一平台”改革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法*城市建设的背景下,龙华新区大浪办事处结合辖区实际,改革普法体制,加大普法投入,创新普法方式,探索建立“与法同行”青工普法模式,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提升市民青工的法律素养,推动辖区形成“尊重法律、相信法律、依靠法律”的良好风气。
引进社会资源,组成“律师+调解社工”法律服务队伍
律师方伟来自中煕律师事务所,现常驻浪口社区,与在律师事务所每次开展工作要涉及报酬谈判不同的是,在社区他是免费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律讲座,必要时还会提供法律援助。
事实上,方伟是凭着律师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在大浪办事处加强普法宣传专业队伍建设时被引进社区。在大浪,像方伟这样工作情况的律师并非个案。据了解,为了组建法律服务专业队伍,2013年4月份,大浪办事处通过购买服务,引进了10名律师为辖区居民提供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咨询,为办事处各单位、社区工作站等提供法律意见等服务。2014年,大浪办事处结合普法宣传开展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律师购买服务力度,将律师队伍增加到12名,其中7名律师常驻办事处提供常态服务。同时,通过龙华新区财政支持,还引进了8名人民调解员社工,组成了由“律师+调解社工”构建的法律服务队伍,为普法宣传提供专业**。
律师、社工们走进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开展普法培训,提供法律咨询,帮助调解纠纷,出具法律意见。“有问题找律师寻求法律解决”,正慢慢成为大浪人的习惯。据悉,律师进驻办事处至今,共提供法律咨询1.2万余人次,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解352宗,为办事处、各社区签订的合同提供法律意见书49份,举办培训86场,辐射2万多人次。
寓教于娱乐,探索建立青工普法新模式
“劳动合同应具备哪些条款?”、“劳动合同是否有试用期?”日前,大浪“星光大浪”歌手比赛中途休息穿插了一个“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环节,现场青工观众踊跃回答,既收获了小奖品,又让“法”在脑海生根,满心欢喜。这是大浪办事处“与法同行”青工普法活动的一个小缩影。
大浪辖区总人口48万,80%为青工群体。作为大浪人口主体,大浪的社会*理,取决于青工群体的状态。也可说,是青工决定了大浪片区的社会形态。因此,如何促进青工群体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成为大浪办事处普法活动的**。
目前,“星光大浪”、“劳动者**”等“青工活力八小时”活动平台正受到越来越多青工的欢迎,大浪办事处决定改变摆摊位接受咨询、派发资料等传统普法形式,借助办事处为丰富青工第三个8小时而创建的圆梦大浪、劳动者**、星光大浪等20余个活动平台,整合现有资源,结合现阶段的舆情热点问题,将法律宣传通过快板、小品、有奖问答等青工喜闻乐见的方式穿插到这些活动中,让广大青工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法、懂法。
在此思路下,2013年9月,大浪办事处在劳动者广场启动“与法同行”青工普法活动仪式。启动当日,**群、庄仲棣等四名专业律师通过青工活力八小时平台“劳动者**”,与大浪青工面对面交流,讲解真实案例,向在场的青工形象生动、细致具体地解答了克扣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违规签订试用期,以及工伤保险等违法问题的处理途径,现场探讨氛围十分浓厚,反响热烈。
2014年,大浪办事处在现有平台上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如在“劳动者**”设婚姻法专场,四位律师圆桌交流婚姻家庭容易出现的法律问题,提出法律解决途径;在“圆梦大浪”公益活动中设立法律小讲堂,每期活动让律师给观众讲20分钟的小课;在“星光大浪”歌唱舞台上穿插法律知识问答;在“青年梦中心”创设“法律超市”,指派驻点法务(调解)社工负责现场调解与咨询,贴身为广大青工解决法律难题,并购置不同类型的法律书籍供青工查阅,为青工提供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一站式”服务。如此之类等等,受到青工朋友的欢迎。
(文、图:王晓涛钟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