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由谁来创建

2014-09-20来源 : 互联网

区报大家读

冯悦

今年11月至12月,深圳将迎来第四批“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据说是*为关键的一次测评,17日,罗湖区长贺海涛与该区10个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签订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责任书》。

为何罗湖区如此重视?因为以往深圳曾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次自然是势在必得,而历次测评中罗湖均是**受检区域,绝不能拖了后腿,可以理解罗湖的压力。

街道干净,路面下雨不积水,商家服务态度好,公交车上自觉为老人让座,作为普通市民,日常能直观感受到深圳的文明程度,但大家不一定知道,一座城市有怎样的面貌才能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从公布测评标准中,笔者看到考察因素包括地不平、灯不明、环境差、秩序乱、服务差和管理不精细、不完善等,除了硬件,还有城市管理等软件,考验的不仅是**部门的管理,还有市民日常的文明行为。

以往的类似评比,往往成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大考”。而普通市民在做啥?部分关注新闻的市民,看到身边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作出配合,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想着如果遇到了测评组,一定要为这座城市增光。

这次,罗湖区提出创建工作“说到底是也是群众工作”,要吸引市民参与,并将运用新媒体与市民进行良性互动。为何要发动市民参与?以往一提到“发动”这个词,就会有**疑“运动式”“****”,其实回头想想,创建文明城市,是为了谁创建?是为了城市的荣誉,相关部门的政绩,还是在这座城市中生活的普通市民?罗湖区委书记倪泽望提出,要利用测评的机会多思考,积极探索辖区公共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让公共文明建设成为一项惠民工程、民生工程,也就是说,*重要的,还是为了市民。

创建工作中市民不能缺位,如何有效地发动,笔者认为,上述长效机制需切实建立,不能仅仅为了这次创建成功,而要让市民感受到“全国文明城市”是为谁而创,从而发自内心地参与进来,并在今后尽力维护。另外,宣传方式也要创新,避开单方喊话和运动式。

标签: 深圳新闻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