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是邑非
第8次城市无车日活动,江门市公交周无车日、走进公汽、支持公交等一系列活动按时启动。按照方案要求,江门市直和蓬江、江海、新会区机关工作人员尽量采用步行或自行车骑行上班,机关、事业单位80%以上的公务车停开**。但据观察,市区车辆未明显减少。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坦承,落实不到位,目前只能倡导(9月23日江门读本)。
目前江门全市公务车约1.5万辆,按照80%停驶计算,也不过1.2万辆。且不说执行到位的可行性有待检验,即使强行实施了,在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了230万辆(汽车超过45万辆)、每月新增过万辆的大背景下,又有多少意义呢?只占机动车总量0.65%的公务车,淹没在滚滚车流中,开还是不开都是杯水车薪。
在汽车时代,开车早已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下班要赶时间,走路要赶时间,坐公交要赶时间,连开车也要赶时间。不少想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公务员或市民,住的地方离单位太远了,算算时间成本,*终在无奈的纠结中放弃公共交通。
即使是坐公交车,在上下班高峰期也是堵得厉害,远没有自己开车来得方便。目前汽车已经成为一种必需品,更是提升生活质量的体现,在这个时候谈不开车还真的不合时宜。可以这样说,只要公共交通比不上**车便捷,无车日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丽愿望。
绿色出行的前提是建立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网络。如果想让市民尽量少开车,就应该采取措施让不开车有各种好处,包括在时间、成本等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一个很老套的说法,但当交通拥堵逐渐成为常态,当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个老调还得继续弹下去。江门公交系统相对发达,但线路配置不合理、候车时间长和“*后一公里”衔接不畅等问题也比较明显。如果公共交通能够畅通无阻,谁会愿意开车在车龙中爬行呢?(三叶草)
本版来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报立场无关。欢迎投稿至ndtsdb@163.com,采用即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