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张建辉
惠声惠色
点击热点直击要害
围观:经过3个月的评选,惠城中心区“*差公交线路”(服务质量评选得分*低)揭晓。44路、36路、9路、23路、26路成为“垫底”的5条线路,而问题都集中在运力不足、等车时间太长。根据方案,惠州市交通局将分析这些公交线路所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限期整改。
来源:10月9日,南方都市报
说说:“报喜不报忧、晒好不晒丑”曾是官方评选活动的常态,顶着“*优”、“*佳”、“*美”等头衔的评选活动所在多有,天天审美,难免腻歪。近段时间,**部门也学习了逆向思维,顺应**,体悟到公共服务需要树立**来放大**效应,展示正能量,也需要通过曝光负面典型,强化并形塑揭短亮丑的意义。“*优”重在表彰,而“*差”重在监督,有监督打底,表彰才有价值,不把“*差”示众,所谓“*优”不过是分猪肉。
以此衡量惠州市交通局组织开展的惠城中心区“*差公交线路”评选活动,确实值得加分。市交通局机关党委书记郭琼英此前接受媒体采访亦表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敢于揭短亮丑,评“*差公交线路”正是践行这一原则。相比之前**部门声称的那些“*差”评选,交通局的可贵之处在于有头有尾,没让新闻烂尾,*终如期曝光了5条“*差公交线路”。而很多喧闹一时的“*差”评选,*后基本都不了了之,至少是不会把结果公之于众,向市民揭短亮丑的。
好话说完,再来讲讲此次“*差公交线路”评选的问题所在。在我看来,这次活动的开展与结果和交通局宣称的“揭短亮丑”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以初衷来评判的话,顶多算是一次事与愿违的评选活动。
首先,活动结果存在明显的“伪差评”问题。根据媒体报道,5条被曝光的“*差公交线路”中,得分*低的44路(南线客运站至市汽车客运总站)为87.94分;36路(华轩居至惠州学院)为89.29分;39路(市汽车客运总站至东江高新区)为89.31分;23路(下马庄至红花湖)为89.32分;26路(松山至住润电装厂至惠州市公共汽车总公司)为89.79分。也就是说,所谓“*差生”,在“100分试卷”中也拿到了近90分的“好成绩”,敢问这是用小学一年级的试卷考大学生吗?当然,活动有自己的评分细则,在此不赘述。但高分居末位的评选现象,仍旧暴露了当前**部门组织的“评差”活动不过是“评优”活动换了件马甲罢了,*终目的乃是为了证明**的公共服务整体水平是很高很高的。
其次,活动中主管部门交通局显然有意规避了“评差”的本意,自我反思付之阙如。按照交通局的描述,这是一次“揭短亮丑”的评选活动,问题是,揭谁的短,亮谁的丑?那当然是揭自己(交通局)的短,亮自己(交通局)的丑,而不是止步于揭下属单位(公交公司)的短,亮下属单位(公交公司)的丑。事实上,交通局精明地避免了惹火烧身,表示将勒令相关公交线路限期整改。假如“*差公交线路”的问题主要出在安全运营、服务质量等方面,交通局的表态还情有可原,可是评选结果事与愿违,问题主要集中在候车时间长、车辆运力不足两方面。这无疑都指向了公共交通的投入不足问题,显然不是公交公司所能承担的罪过,而是上升为交通部门乃至市**的决策缺陷。寻找替罪羊是容易的,但无助于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改进。
只有真正意识到,“*差公交线路”的背后也站着一个“*差”的交通部门,所谓的“揭短亮丑”才能触及自身灵魂。否则,你手里还拿着牧鞭,我们知道,你只会鞭打替罪羊,绝对不会鞭打自己。□末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