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领导“扎堆”社团“官员影响力”无边界?

2014-10-15来源 : 互联网

据***电 从研究会、促进会到学会、协会,原本是民间性质的社团组织,如今却是干部“扎堆”,“官味”十足,有的甚至沦为不当利益的“输送带”和**蔓延的“灰色圈”。

科技部主管社团近半法人代表为**干部

湖南清理在社会组织兼职的党政**干部4332人,新疆排查出983人,山西清理兼职的处级以上**干部544人……继**巡视组前不久专门指出“干部兼职过多”问题,少数省份相继晒出“两栖干部”清理“成绩单”。尽管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的问题屡被诟病,但这样的数字依然令人瞠目,社团组织在官员**中扮演的角色也引起社会关注。

“对所主管的学会、协会缺乏有效监管,干部兼职过多”———这是今年7月公布的2014年**巡视组*轮巡视中向科技部指出的问题。何为“过多”?民间社团变味异化

“兼职是表面现象,更多地在借机延展自己的影响力和‘待遇’。”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强烈的“行政化”色彩下,一些社会团体特别是行业类协会、商会易出现“变味”和“异化”。从已曝光案例看,大多集中在建筑、医卫文体、珠宝、****等领域。

一是干部增收的“*袋子”。今年以来,湖南在*理**干部社团兼职问题时就发现,个别干部还在兼职的社会组织领取报酬。2013年陕西省书协“**扎堆”现象被曝光,30多名主席中有不少官员的身影,这些官员一旦“挤”进“主席团名单”,其书法作品价格便水涨船高。据了解,一般省书协副主席的四尺作品5000元,而书协主席作品能上涨到两三万元。

二是隐性**的“灰色圈”。由于握有会费等收入来源,部分社团组织成为一些**部门和干部“提款机”。2012年审计署审计报告指出,2010年和2011年,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多收取理事单位会费200万元,专门用于支付常务理事单位休闲度假等与协会无关的开支。

三是不当利益的“输送带”。广东省纪委今年7月就通报,2013年春节前,深圳市盐田区安监局17名工作人员接受区安全生产协会过节慰问金3.4万元,每人2000元。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未经组织审批许可,任命自己为省珠宝协会的名誉会长,后收受价值不菲的玉石。

四是违规敛财的“收款机”。因违规收费、未经批准开展评比达标、有偿提供信息等原因,今年6月底审计署公布的报告中,国家卫计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3个部门主管的35个社会组织被“点名”。

标签: 深圳新闻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