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理财市场冰火两重天

2014-11-12来源 : 互联网

银行产品集体缺席,P2P等纷纷祭出***揽客

■记者 黎华联

昨日是“双十一”,不仅仅是单身汉抽泣的节日,也是全民花*的节日。以往,银行同样分食“双十一”消费盛宴,而今年很多银行却缺席,银行产品收益率也不温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多家理财平台把它变成**的盛宴,加入了“双十一”*客的行列,通过***、低门槛、红包、抽奖等招数,迅速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其中以互联网金融新锐P2P公司的表现*为突出。不过,业内人士表示,理财风险不可忽视,投资还需谨慎。

冷!

银行均未推“双十一”特别产品

与去年不同,今年“双十一”银行理财产品表现得特别淡定。记者昨日通过银率网查询在售理财产品,并没发现有标准“双十一”特别版和专属版等理财产品,而通过同花顺iFinD金融数据终端,也没有发现类似的理财产品有发售。记者在淘宝网、天猫和京东等理财频道上,同样看不到银行理财产品的身影,主要是基金、保险和票据理财等。

而在去年,不少股份制银行纷纷推出各种特别版理财计划,如有银行发行了三款“双十一”电子银行特别计划,也有银行特别推出“双十一光棍节高价Q点理财”,1个月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5.2%,3个月产品预期收益率为5.4%,而有银行也利用其**平台大推“疯狂双十一”理财限时购,年化收益率达5.5%。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的“双十一”,有股份制银行在离“双十一”还有一周的时间,通过其网上营业厅(淘宝天猫)列出将于“双十一”发售的4款理财产品,但是由于**违规炒作,原本准备发行的理财产品并未出售。

数据也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表现温和。普益**发布的银行理财市场周报显示,上周(11月01日-11月07日)64家银行共发行了788款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较上期报告减少5家,产品发行量增加24款。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2%,较上期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预期收益率在6%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共32款,市场占比为4.06%。

有银行理财分析师表示,近期货币市场相对宽松,而由于近期新规对存款偏离度有限制,因此在年末冲时点的行为银行动力不是很足,同时年底将至,年度的指标已完成得差不多,因此银行选择对“双十一”冷眼旁观。

热!

互联网金融新锐狂“*吆喝”

除了各大电商在疯狂促销外,不少互联网金融新锐也开始借“双十一”促销,推出如送积分、返现、降低申购金额、抽奖等,有的甚至高调贴息来吸引人气。

新浪微**在昨日举行的“11.11*包保卫战”中,参加**的几款产品收益率从8.11%-22.22%不等,多数是一个月以内的短期P2P产品。微**昨日晚间网站也显示,“理财界”销售额已经过亿元。

理财通也推出“全民*11倍收益”,在11月6日至10日5天的时间里收益享受翻N倍奖励,*高的11倍。京东在11月11至11月13日也推出“超级理财限量*”的票据理财,7%的收益。此外,京东小金库也有幸运抽奖返现金活动。

此外,P2P也在大做文章。以拍拍贷为例,该平台在10月27日至11月11日期间,使用非即时充值并投资利率高于等于12%的标的,每满10000元即可获得66元投标奖励等。人人聚财也在“双十一”期间搞“认购证”活动。拥有“认购证”,就可在“双十一”活动期间投资双倍年化收益为18%的3个月定投宝项目。

此外,截至昨日下午5时,红岭创投单日成交量已经突破了5亿元,创下P2P史上*大单日成交量纪录。

一些团购理财产品的网站也有“双十一”活动,如“*先生”平台给出11.11%***的**产品。

一位银行人士评价,理财产品不同于普通商品,需要经过专业的风险测评和对产品有足够了解才能确定是否适合自己购买,毕竟互联网理财不等同于银行存款,存在投资和网络支付的安全风险。尤其是P2P产品,在当下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各平台质量又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不要被***所迷惑,尽量选择有国资、上市公司等背景的平台,这些“拼爹”的平台在资金、风控、透明度以及运作等方面相对有明显优势。

标签: 财经资讯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